摘要:老陈慢慢抬起头,从破塑料袋里掏出那个锈迹斑斑的搪瓷杯,平静地说:
王主任满脸怒气地冲向角落,手指颤抖着指着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老头:
"我他妈的忍了你八年了!什么破烂货都往我银行里钻,客户都被你吓跑了!"
老陈慢慢抬起头,从破塑料袋里掏出那个锈迹斑斑的搪瓷杯,平静地说:
"我只是想要杯水而已,我没惹任何人。"
"要水?你他妈当这是什么地方?收容所吗?"
王主任的唾沫星子都喷到了老陈脸上:"赶紧滚,别让我再看见你这张老脸!"
小刘站在保安台后面,看着这一幕心如刀绞。
这个老大爷从2015年就开始每天来银行坐着,风雨无阻,从来没有影响过任何人。
他想起了老家那个被城管追赶的爷爷,同样的无助,同样的绝望。
小刘硬着头皮说道:"王主任,外面四十多度,您就让老人家坐会儿吧。"
谁也没想到,这一坐就坐了整整八年。
更没人想到,当小刘即将调走的那一天,这个所有人眼中的"老乞丐",会掏出一张让整个银行都为之震撼的东西...
01
2015年7月的鞍山市,热浪翻滚得像要把人烤熟。
这座曾经辉煌的钢铁之城,如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倒闭工厂留下的废墟。
古槐街上,只剩下一家建设银行还在坚守,成了这条破败街道上唯一有空调的地方。
上午九点整,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头推门而入,带着一股汗臭味和贫穷的味道。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上面打了七八个补丁;
脚上的解放鞋开了口,露出里面发黄的袜子。
"妈的,又来了个要饭的。"柜台后面的小张捂着鼻子,声音压得很低但充满厌恶。
"这些垃圾怎么总往我们这里钻?能不能有点自觉!"
老陈听不到这些刻薄的话,他径直走到休息区最角落的位置坐下。
他从破得不能再破的塑料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搪瓷杯。
杯子上的红色五角星早就掉了漆,杯沿还有个豁口。
但老陈用袖子仔细地擦拭着,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珍宝。
王主任从办公室里冲出来,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喂,老头!"
"你来这里干什么?这是银行,不是你们这种人该来的地方!"
老陈缓缓抬起头,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皱纹,眼神却异常平静:"我想要杯水。"
"要水?"王主任的声音陡然提高八度:"你他妈当这是什么地方?"
"慈善机构吗?赶紧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老陈没有动,只是紧紧握着手中的搪瓷杯:"外面太热了,我就坐一会儿。"
"坐一会儿?"王主任气得脸都红了:"你看看你这身打扮,像个叫花子一样!"
"客户看了都恶心,谁还敢来我们银行?"
小刘站在保安台后面,看着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老大爷看上去有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满脸都是岁月刻下的沟壑。
虽然衣服破旧,但洗得很干净,坐姿也很端正,一点都不像那些无赖。
"王主任,天这么热,给老人家倒杯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刘鼓起勇气说道。
"小刘,你他妈脑子进水了?"
王主任转头恶狠狠地瞪着他:"今天给他倒水,明天他就天天来了!"
"这种穷鬼最他妈麻烦,给他们一点好脸色就蹬鼻子上脸!"
老陈听着这些难听的话,眼神没有任何波动,只是安静地坐着。
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但他依然挺直腰板,像个等待检阅的老兵。
"我说你这老不死的,聋了吗?"
王主任走到老陈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赶紧滚,别逼我叫保安赶你!"
就在这时,银行的清洁工赵姨端着一杯水走过来。
她五十多岁,脸上满是善意的皱纹:"大爷,喝水吧,外面确实太热了。"
"谢谢,谢谢。"老陈双手颤抖着接过水杯,眼眶湿润了:"好人哪,好人哪。"
他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那种珍惜的样子让人心疼。
然后把杯子放在腿上,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
王主任气得浑身发抖:"赵姨,你他妈什么意思?"
"我刚说完不让给他水,你就跟我对着干?"
"王主任,就一杯水而已..."赵姨有些害怕,但还是坚持说道:"人家也没做什么坏事。"
王主任指着老陈,恨不得把他撕碎:"没做坏事?他坐在这里就是最大的坏事!"
"影响银行形象,吓跑客户,这还不够坏吗?"
老陈喝完水,仔细地把杯子洗干净,然后放回塑料袋里。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像一尊石雕一样一动不动。
"我他妈的..."王主任还想发火,但看到有客户进来,只能强忍着怒气。
他恶狠狠地对小刘说:"你看着他,要是出什么问题,我唯你是问!"
下午五点,银行准备下班,老陈才慢慢起身。
他对赵姨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您的水,好人有好报。"
然后他拎着那个破塑料袋,佝偻着身子走出银行大门,消失在夕阳中。
"明天可别再来了。"王主任冲着老陈的背影恶狠狠地说道。
但是第二天上午九点,老陈又准时出现了。
02
一个星期过去了,老陈天天来,天天准时。
他总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安安静静,从不主动和任何人说话。
王主任的火气越来越大,几次想要直接动手赶人,都被小刘以各种理由阻止了。
王主任把小刘拉到一边,压低声音但语气恶毒:"小刘,你他妈到底什么意思?"
"你是不是收了这老头的钱?要不然怎么天天护着他?"
小刘被气得脸都红了:"王主任,您怎么能这样说我?"
"我只是觉得他一个老人家,挺可怜的..."
王主任的眼神充满了恶意:"可怜?这世界上可怜的人多了去了,你能管得过来吗?"
"我告诉你,要是因为这老头影响了我们的业绩,我第一个收拾你!"
老陈每天都带着同样的塑料袋,里面除了搪瓷杯,还有用报纸包着的馒头和咸菜。
他从来不买银行里的任何东西,连免费的纸巾都不拿。
有一次,一个客户抱怨座位不够,老陈立刻起身让座,然后静静地站在墙边等着。
那个客户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但还是坐下了。
"这老头还挺有眼色的。"柜员小张改变了最初的看法:"至少不像那些无赖,知道进退。"
赵姨观察得更仔细,她发现老陈虽然衣服破旧,但每天都是干净的。
那双破鞋虽然开了口,但擦得很亮;指甲虽然有些发黄,但剪得整整齐齐。
赵姨悄悄对小刘说:"这人不简单。"
"你看他坐着的姿势,腰板挺得笔直,不像普通老百姓。"
小刘也注意到了这些细节,老陈喝水的时候总是小口小口的,从来不咕咚咕咚地大口喝;
吃东西的时候也很文雅,没有一点狼吞虎咽的样子。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神。
虽然衣着破旧,但那双眼睛很清澈,没有那种长期贫困的人身上常见的麻木和绝望。
2016年夏天到了,老陈依然天天准点出现。
王主任想了各种阴损的办法,比如把休息区的椅子搬走,或者故意把那边的空调关掉。
但无论他做什么,老陈都能默默忍受。
没有椅子,他就站着靠墙;没有空调,他就用那个破扇子扇风。
无论王主任怎么为难他,他都不反抗,不抱怨,像一块顽石一样坚持着。
王主任终于忍不住当面爆发了:"你这老头怎么这么厚脸皮?"
"我都快被你烦死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老陈看着王主任,眼神依然平静:"我只是想有个凉快的地方坐坐。"
坐坐?你他妈一坐就是一整天!"王主任的声音在银行大厅里回荡:"你当这是你家吗?"
"我没妨碍任何人,也没向你们要过一分钱。"老陈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你没要钱?你天天蹭我们的空调,这不是要钱是什么?"
老陈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小心翼翼地数了数:
"这是十块钱,够我一天的空调费吗?"
王主任看着那几张破旧的钞票,更加恼火:"你他妈侮辱谁呢?就这几块破钱够什么?"
"那您说多少合适?"老陈认真地问道。
"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要脸?"
王主任彻底爆发了,指着老陈的鼻子骂道:"赶紧滚,别让我再看见你这张老脸!"
小刘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把钱递还给老陈:
"大爷,您别这样,这钱您拿回去。我们不要您的钱。"
老陈摇摇头,坚持把钱放在桌子上:"该给的还是要给,我不占任何人的便宜。"
这句话让小刘心里狠狠地震了一下。
在这个什么都讲利益的时代,一个看上去穷困潦倒的老人,却坚持要为蹭空调付费。
这种品格,比那些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高贵得多。
王主任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恶狠狠地瞪着老陈,然后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
从那以后,老陈每天都会留下十块钱作为"空调费"。
小刘每次都想退还给他,但老陈坚持不收。
"这是我应该付的,不能白占便宜。"老陈的话朴实无华,但让人肃然起敬。
03
2017年深秋的一个下午,银行来了四个纹身男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脖子上挂着粗大的金链子,说话声音大得整个银行都能听见。
"哪个是王主任?给老子出来!"
领头的光头男子嗓门特别大,脸上有一道刀疤:"别他妈躲着,老子知道你在!"
王主任听到声音,吓得脸都白了,躲在办公室里不敢出来。
其他客户也都惊慌失措,纷纷往门口挤。
小刘虽然害怕,但职责所在,还是硬着头皮走过去:"几位,有什么事可以好好说..."
"你算老几?"光头男子一把推开小刘:"让王主任出来!这条街的保护费该交了!"
"什么保护费?"小刘不解地问。
"你他妈装糊涂是吧?"另一个男子掏出一把刀:"每个月五千,一分都不能少!"
银行大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到了极点,客户们吓得瑟瑟发抖,连柜员都躲到了里面。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直坐在角落里的老陈慢慢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很慢,但每一步都很稳,那种从容不迫的样子和刚才判若两人。
老陈走到几个男子面前,声音不大但有种莫名的威严:"小伙子们,有话好好说。"
"这里是银行,闹事对谁都不好。"
"老头,关你什么事?"光头男子不屑地看着老陈的破衣服:"一边待着去,别多管闲事!"
老陈没有退缩,反而向前走了一步。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身上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气场。
老陈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个字都很有力量:"我在这里坐了两年多,算是半个熟人。"
"你们要是真有事,可以找我聊聊。"
"找你聊?你他妈算什么东西?"光头男子举起刀子:"穿得像个叫花子,还敢管我们的事?"
老陈看着那把刀,眼神没有一丝惧色:
"刀子我见得多了,小伙子,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是干什么的吗?"
"干什么的?要饭的?"
"管事的。"老陈的声音突然变得冰冷:"专门管你们这种不听话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几个男子被老陈的气势震住了。
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威严,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光头男子拿刀的手开始发抖,其他几个人也不自觉地后退了几步。
"老头,你到底是什么人?"光头男子的声音有些发颤。
老陈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我说过了,退休的老工人。"
"但年轻的时候,确实管过一些事,小伙子,听我一句劝,这种买卖不长久,趁早收手吧。"
"你...你威胁我们?"
"不是威胁,是忠告。"老陈的声音更加威严。
"我这个年纪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你们这点道行,在我眼里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四个男子面面相觑,完全被老陈的气场压制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光头男子才硬着头皮说:
"行...行了,今天就算了,老头,你最好别多管闲事。"
"我管定了。"老陈寸步不让:"这里的人都是我朋友,谁敢动他们,就是跟我过不去。"
几个男子灰溜溜地走了,银行大厅里恢复了安静。
客户们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老陈投去感激和敬佩的目光。
小刘走过来,眼中满是震撼:"大爷,您刚才太厉害了!"
"那几个人一看就是混社会的,您怎么敢..."
老陈重新坐回原来的位置,又变回了那个普通的老人:"没什么,就是见得多了。"
"您以前真的是工人吗?"小刘忍不住问道。
老陈笑了笑:"工人怎么了?工人就不能有点威严?"
"小刘,这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件事让小刘对老陈刮目相看,他开始留意这个神秘的老人,发现了更多不寻常的地方。
老陈看报纸的时候,总是重点看财经版面,而且看得很认真,有时还会皱眉思考。
他的眼神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重要文件。
有一次银行系统出故障,客户们排队等了两个小时都办不了业务,大家都在抱怨。
老陈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无意中说了一句:
"这个版本的系统确实有问题,下午三点以后特别容易卡机。"
小刘愣住了:"大爷,您怎么知道这些?"
老陈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摆手:"瞎说的,瞎说的,我一个老头子懂什么电脑。"
但小刘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专门观察,发现银行的系统确实经常在下午三点左右出问题。
而且每次都和老陈说的一模一样,连银行的技术员都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还有一次,一个客户想买理财产品,柜员介绍了半天,客户还是拿不定主意。
老陈在旁边听着,忍不住插了一句:"这个产品风险系数偏高。"
"年化收益率虽然看起来诱人,但流动性不好,而且有提前赎回的惩罚条款。"
"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不太合适。"
客户和柜员都愣住了,一个穿着破衣服的老头,怎么对理财产品的条款这么清楚?
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比专业的理财师还要准确。
老陈意识到又说错话了,赶紧闭嘴不再开口。
但是那个客户按照他的建议,最终选择了更稳健的产品。
小刘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多,这个老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他为什么对银行业务这么熟悉?为什么能一眼看穿那些混混的本质?
04
2019年春天,王主任终于熬到了升职,调到市分行当副行长去了。
新来的张行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温和中年人,对老陈没有什么偏见。
"这位老先生天天来?"张行长第一天上任就注意到了老陈。
"是的,已经四年了,风雨无阻。"小刘如实回答。
"那就让他坐着吧,也不妨碍什么。"张行长很宽容:"人家也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
有了张行长的默许,老陈在银行里的地位算是彻底稳定了。
他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习惯,准时来,准时走,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从不给任何人添麻烦。
小刘开始主动和老陈聊天,发现这个老人知识极其渊博。
尤其对经济形势和投资理财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深刻见解。
"大爷,您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工人吗?"小刘好奇地问。
"厂里干了一辈子。"老陈的回答依然很简单。
"什么厂?"
"华北化工厂,倒闭很多年了,说了你也不知道。"
老陈避开了这个话题:"小刘,你对投资有兴趣吗?"
从那以后,老陈偶尔会给小刘讲一些投资知识。
他的分析总是精准得让人震惊,对市场走向的判断几乎从来没有错过。
有一次,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要把所有积蓄都投进高风险的股票基金里。
老陈听到后,悄悄对小刘说:
"这种产品波动太大,不适合老年人。你劝劝她选择稳健一点的。"
小刘按照老陈的建议,花了很大力气才说服老太太选择了债券基金。
一个月后,股市暴跌,老太太专门来银行道谢,说幸亏听了建议,否则老本都要赔光了。
"大爷,您怎么什么都能算准?"小刘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陈笑而不答,只是说:"经验而已,多看多想,自然就明白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老陈总是能提前预警各种金融风险,帮助客户避免损失。
渐渐地,银行的员工都知道角落里坐着一个"民间股神"。
甚至有些客户专门来咨询老陈的意见,而老陈也总是耐心地给出建议。
他的分析专业得让人怀疑,准确率高得吓人。
2020年疫情期间,银行要求减少人员聚集,但张行长特意交代:
"那位老先生可以继续来,他是特殊情况。"
老陈依然天天准时出现,只是多戴了口罩。
他的生活习惯没有任何改变。
他依然自带干粮,依然只喝免费的白开水,依然每天留下十块钱作为"空调费"。
小刘越来越好奇老陈的真实身份。
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怎么可能有这么丰富的金融知识?
而且从他偶尔流露出来的气质看,绝对不是普通人。
有一次,小刘忍不住问:"大爷,您真的只是普通工人吗?我感觉您好像很不一般。"
老陈看了小刘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小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事情,说出来对谁都没好处。"
"可是我觉得您不像..."
"不像什么?不像穷人?"老陈苦笑了一下:"穷富都是相对的,心境才是绝对的。"
这话说得很有哲理,但小刘更加确信老陈绝对不简单。
05
2021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小刘值夜班,无意中在垃圾桶里发现了老陈丢弃的一页笔记。
那是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股票代码、财经数据。
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分析详细得像专业研究报告。
最让小刘震惊的是,这些分析的准确性简直可怕。
笔记上预测某支股票会在三天内下跌15%,结果一个字不差。
还预测了某个政策的出台时间,也完全准确。
"这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写出来的。"小刘心里震撼得无以复加。
第二天,他想问老陈关于笔记的事,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就在这时,银行来了一个穿着名牌西装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有钱人。
他自称是某投资公司的总经理,专门来找"那位民间高手"。
"我听说你们银行有个老先生,投资眼光特别准?"
男子对小刘说:"我想请他给我们公司做顾问。"
小刘看了看角落里的老陈:"您说的是他吗?"
男子一看老陈的穿着,脸上立刻露出失望的表情:
"就这个老头?算了算了,我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呢。"
说完就走了,连招呼都没打一个。
老陈全程都在旁边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但小刘注意到,他的手握成了拳头。
大爷,您没关系吧?"小刘走过去关心地问。
"没关系,习惯了。"老陈的声音很平静:"有钱人嘛,看不起穷人很正常。"
但小刘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说不出的东西,像是嘲讽,又像是无奈。
2022年秋天,小刘下班后偶然路过废品回收站,看到老陈在那里翻找纸箱。
"大爷,您这是..."小刘有些尴尬。
老陈很自然地说:"收集一些包装盒,家里能用得上。"
"扔了可惜,我这人从小就不爱浪费。"
小刘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对金融市场如此精通的人,居然要到废品站捡纸箱,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
但是更让他困惑的是,老陈捡的都是很好的纸箱,而且挑选得很仔细。
这不像是单纯为了节省,更像是有什么特殊用途。
2023年春天,传言银行要大规模裁员,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就在大家最焦虑的时候,老陈悄悄告诉小刘:
"别担心,不会裁员的,上级刚批了新的资金注入,还要扩大业务规模呢。"
"大爷,您怎么知道的?"小刘奇怪地问:"这种消息连我们内部都不知道。"
"瞎猜的。"老陈依然不肯多说,但小刘注意到他说话时那种胸有成竹的表情。
果然,一个星期后,银行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宣布要新招一批员工,扩大理财业务部门。
张行长还专门开会说,上级下拨了三千万的专项资金,要把古槐街支行打造成样板网点。
小刘彻底震惊了,老陈的消息比银行内部还要准确,这简直不可思议。
更让他困惑的是,老陈虽然用的是一部按键老年机,但对最新的金融政策了如指掌。
央行一有风吹草动,他总是第一个知道。
有一次,央行降准的消息刚刚在新闻联播里播出,老陈就对小刘说:
"明天股市要大涨了,银行股特别值得关注。"
第二天开盘,股市果然一片飘红,银行股涨幅居前。
"大爷,您真是神了。"小刘佩服得不行:"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老陈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小刘,你知道什么叫做'大隐隐于市'吗?"
"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老陈的眼神有些深远:"越是张扬的,越是表面的。"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小刘总觉得老陈话里有话。
赵姨这时候也凑过来:"陈大爷,您说话总是这么有哲理。"
"我在银行干了十几年,就没见过像您这样的人。"
"我有什么特别的?"老陈反问。
"您虽然穿得破,但气质不一般。"赵姨认真地说。
"而且您对银行的规矩比我们员工还清楚,连各种手续费是多少,您都一清二楚。"
老陈听了这话,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表情:"在这里坐了这么多年,自然就熟悉了。"
但小刘知道,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老陈身上的谜团越来越多,而他越是不愿意说,就越让人好奇。
最让小刘费解的是,老陈明明那么节俭,连电费都舍不得,为什么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却如此深入?
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哪里来的这些专业知识?
而且他注意到,老陈看财经新闻的时候,眼神特别专注,不像在学习,更像是在验证什么。
有时候看到某个消息,他还会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老陈绝对不是他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06
2023年7月14日下午,小刘接到人事部门的正式通知:
明天就要调到省分行工作,担任业务主管。
这是他做梦都想要的机会,月薪直接翻倍,还有光明的前途。
但听到这个消息,小刘心里却五味杂陈。
八年了,从一个青涩的农村小伙子到现在的业务骨干,这家银行见证了他的全部成长过程。
更重要的是,还有老陈。
这八年来,老陈就像一个神秘的导师。
他虽然从不正面传授什么,但总是在关键时候给出最正确的建议。
小刘现在的理财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老陈的无意点拨。
"大爷,我明天就要调走了。"下午四点,小刘坐在老陈旁边,心情复杂地说道。
老陈正在看一份《证券日报》,听到这话缓缓抬起头:"调到哪里?"
"省分行,业务部门。"小刘的声音有些不舍。
"那是好事情,恭喜你。"老陈放下报纸,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年轻人就应该往高处走。"
"可是..."小刘犹豫了一下:"可是我舍不得这里,舍不得您。"
老陈看着小刘,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小刘,你知道吗?这八年来,你是唯一一个真正把我当人看的。"
这话让小刘心里一震。
确实,除了他和赵姨,其他人都把老陈当成了讨厌的累赘。
"那些人看我的眼神,我都记得。"老陈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可闻。
"嫌弃、厌恶、鄙视,好像我是什么脏东西一样。"
"大爷..."小刘想安慰他。
"但你不一样,从第一天开始,你就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老人对待。"
老陈的眼眶有些湿润:"没有施舍,没有同情,就是最简单的尊重。"
小刘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老陈则站起了身。
他看了看银行大厅里的柜员和客户,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走之前,我想跟你说个事。"
这句话引起了大厅里所有人的注意。
平时安安静静的老陈,突然变得这么正式,让人感觉有些异常。
银行大厅里正在办业务的客户和柜员们都转过头来,赵姨也停下了手中的拖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老陈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
小刘的心跳开始加速,他从来没见过老陈这样严肃的表情。
八年了,这个神秘的老人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从来没有成为过众人关注的焦点。
老陈环视了一圈银行大厅,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要说什么。
连正在办业务的客户都停下了手头的事情,气氛紧张得像是要发生什么大事。
张行长听到动静,也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脸上写满了疑惑。
老陈深吸一口气,从贴身口袋里慢慢掏出什么东西。
他的动作很慢,但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老陈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在大厅的灯光下泛着诱人的金色光芒。
那是一张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卡片,表面是黑色的,边缘镶着金边,上面的银行标志闪闪发亮。
整个银行大厅瞬间鸦雀无声,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老陈手中的那张卡片,眼神中写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
"我的天...那是什么卡?"有客户忍不住小声惊呼。
赵姨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手中的拖把差点掉在地上。
她在银行工作了十五年,当然知道那张卡意味着什么。
"这...这不可能..."一个年轻的柜员结结巴巴地说:"那好像是我们银行的钻石黑金卡..."
小刘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膛,大脑一片空白。
钻石黑金卡他只在银行内部培训时见过照片。
那是专门为超级VIP客户定制的,全国也就几十张,每张背后都代表着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张行长看到那张卡,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作为行长,他当然知道这张卡的份量。
老陈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脸上露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笑容。
那种笑容里有解脱,有欣慰,还有八年来积压的所有情绪。
"小刘,你陪了我八年,有些话确实该说了。"
老陈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你想知道我为什么每天都来这里吗?"
银行大厅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有人开始拿出手机想要拍照,但被老陈的威严给震住了。
几个正在排队的客户也忘记了办业务,全都围了过来。
一个穿着名牌的中年女子指着老陈的破衣服,不敢置信地说:
"他怎么可能有钻石卡?这一定是假的!"
但张行长已经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陈老,您终于愿意..."
"你认识我?"老陈有些意外。
"我当然认识您,"张行长的声音都在颤抖:"您是我们银行最..."
"别说了。"老陈摆手打断:"让我自己说。"
他转向小刘,眼神中满含着复杂的情感:"小刘,你想知道这张卡里有多少钱嘛?”
来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