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辅导孩子作业简直成了好多家庭的“大难题”。就拿我熟悉的一位家长来说吧,每天晚上陪着孩子写作业,原本挺温馨的氛围,老是被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给破坏了。孩子一会儿摆弄摆弄橡皮,一会儿看看窗外,原本半小时能搞定的作业,非要拖到两小时。家长在
在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辅导孩子作业简直成了好多家庭的“大难题”。就拿我熟悉的一位家长来说吧,每天晚上陪着孩子写作业,原本挺温馨的氛围,老是被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给破坏了。孩子一会儿摆弄摆弄橡皮,一会儿看看窗外,原本半小时能搞定的作业,非要拖到两小时。家长在旁边干着急,忍不住说几句,孩子还满脸不耐烦,亲子关系变得特别紧张。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孩子学习时心不在焉,自己急得不行却又没办法。
其实啊,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和他们专注力发展的特点有关。低龄儿童大脑还在发育,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就只能专注几分钟,到了小学低年级,也就能集中十几分钟。这不是孩子故意不想好好学,而是他们的大脑还做不到长时间专注。所以,咱们不能光怪孩子,得想办法帮他们突破这个限制。
我在教学里发现,番茄钟是个挺有用的时间管理工具。不过呢,要让它发挥最大效果,得遵循三个关键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专注时长要根据孩子年龄来调整。幼儿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番茄钟的专注时长可以设置在8 - 12分钟。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从15分钟开始比较合适。这样能让孩子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保持专注,不会因为时间太长而觉得累或者厌烦。
第二个原则是选合适的计时器。对于孩子来说,物理计时器比电子设备更好。那选什么样的物理计时器呢?我建议选那种带彩虹色块显示和柔和铃声的。彩虹色块能让孩子更清楚地看到时间过去多少,就像在玩游戏一样有意思。柔和的铃声不会吓着孩子,也不会打断他们的思路。我之前给孩子们推荐过一款,它的彩虹色块特别吸引孩子,铃声也很温柔,孩子们都挺喜欢用。
第三个原则是家长要建立奖励机制。可以把完成番茄钟和游戏时间联系起来,给孩子正向反馈。比如说,孩子按时完成了一个番茄钟的学习任务,就奖励他玩一会儿喜欢的游戏。这样孩子就更有动力专注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有回报的事儿。
说了这么多原则,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实际的应用场景。
先说说数学作业。孩子放学回家,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就可以开始写数学作业了。把番茄钟设置成15分钟,让孩子在这15分钟里专心写作业,中间别去打扰他。时间到了,铃声一响,孩子就可以休息几分钟,活动活动身体,放松下眼睛。然后再设置下一个15分钟,接着完成作业。这样孩子注意力能更集中,作业完成得也快。
再讲讲钢琴练习。有些孩子学钢琴,练一会儿就不想练了。这时候,番茄钟就能派上用场。把它设置好,让孩子专注练15 - 20分钟,然后休息一下。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练琴枯燥,反而更有积极性。
不过,在使用番茄钟的时候,有三个家长常犯的错误,得注意一下。
第一个错误是频繁打断孩子。当孩子进入专注状态时,别强制孩子休息。有些家长看到时间到了,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写到关键地方,就马上让孩子停下来,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影响他们的专注力。
第二个错误是奖励机制不合理。有些家长设置的奖励太难拿到,或者奖励对孩子没吸引力,这样孩子就没动力了。奖励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来定,让孩子觉得努努力就能得到。
第三个错误是只看时间,不看学习效果。用番茄钟是为了提高孩子专注力和学习效率,不是只看时间过了多久。要是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但质量很差,那也不行。我们既要关注时间,也要关注孩子学习得怎么样。
希望家长们用番茄钟的时候,能避开这些错误,让孩子学习更轻松、更高效。
来源:听春桃诉说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