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残疾人坚持“学听跟”专项活动至关重要,这既是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体现,也是紧跟党共创幸福未来的必然要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残疾人坚持“学听跟”专项活动至关重要,这既是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体现,也是紧跟党共创幸福未来的必然要求。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围绕“学听跟”专项活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在黑暗中坚守光明——谍战叙事中的民族精神”的文学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勇先作为主讲嘉宾,吸引了区内残疾人领读人、文学爱好者及致公党朝阳区党员志愿者等众人参与。
活动以“铭记历史共筑梦想”为主题,通过文艺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全勇先以其代表作《悬崖》为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该剧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思路。作为一部优秀的抗战题材作品,《悬崖》通过谍战叙事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特殊的教育意义。
在长达90分钟的讲座中,全勇先从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如何通过影视作品传递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他表示:“谍战叙事不仅仅是讲述隐蔽战线的斗争故事,更重要的是展现那个特殊年代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坚守光明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正是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参与者踊跃提问,就文学创作、历史认知和精神传承等话题与全勇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参与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一位肢体残疾的听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全老师提到谍战叙事里‘黑暗中坚守光明’的精神特别触动我。生活中,我曾因身体不便陷入低谷,但这种在困境中不放弃的品质,和抗战时期先辈们的坚守太像了。今后我也会带着这份精神,克服生活里的难题,活出自己的价值。”
记者从朝阳区残联了解到,本次活动是区残联“学听跟+文学讲座”特色文化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提升残疾人群体对抗战历史的认知,促进残疾人文学素养的提高,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未来,区残联将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
本次文学讲座不仅为残疾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与知名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打造残疾人文化品牌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残疾人践行“学思想、听党话、跟党走”意义重大,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迈向美好生活的关键指引。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