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八月的海河之滨,清风送爽。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世界目光聚焦“上合峰会”,期待这一多边合作机制为世界注入新的稳定力量。从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从解决边境问题的对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八月的海河之滨,清风送爽。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世界目光聚焦“上合峰会”,期待这一多边合作机制为世界注入新的稳定力量。从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从解决边境问题的对话机制,发展成为如今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求同存异、对话合作”的国际重要平台,更成为赋能全球经济发展、造福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之源。
“合作”,始终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共同目标,唯有合作共赢,才能共同铺就发展的坦途。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祝酒辞中所言:“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的责任更加重大。” 越是面临挑战,越需要民相亲、心相通。肩负责任,携手同心,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上海合作组织正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每一次的相向而行,都打开经贸、民间、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新空间,期待各国不断延伸合作的触角,打开共赢的新空间,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新的共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连日来,“喜迎上合峰会 共绘津彩画卷”青少年绘画比赛、“上合之约·津彩国际”外国留学生文艺展演、上合国家青年学生“万花筒”文化市集,以及“上合之约·精彩骑行”等活动接连上演,让不同文明在天津街头巷尾轻轻和鸣。从共鸣到和鸣,从高层对话交流到民间互动往来,上海合作组织合作交流不断走深,为国与国交流交融写下了生动注脚。民间交流往往始于微末,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上合示范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通的42条海上航线、223条航空线路,不仅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让国际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更顺畅,更拉近了民间心灵交流的距离。上合示范区已建成全国首个上合国家文化体验基地,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次。从“畅”到“通”再到“融”,这种“越走越亲”的民间交往,正为推动国际关系走深走实提供着更为稳固的社会基础和民意支持。
时间见证,越走越亲。人口约占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上合组织,其发展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契合人类进步方向。合作之手越牵越紧的上合组织,正成为世界变局之下不可或缺的稳定力量之源,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繁荣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价值和作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深化合作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今,“上合航船”载着更多国家和人民的期许,“上海精神”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中亚谚语说:“付出就有回报,播种就能收获”;中国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高层到基层,从官方到民间,从经贸到文化……当各国人民越走越近,彼此理解、互相信任,就能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开启充满希望的新航程!(作者 周军)
来源:安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