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根,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社长肖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科技进步与对策》主编穆荣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柳卸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教授,华中
8月23至24日,由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和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青年学者论坛在南昌成功举行。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根,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社长肖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科技进步与对策》主编穆荣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柳卸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智强教授,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南京理工大学戚湧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张玉锋教授,加拿大阿尔戈马大学商学院院长魏小军教授,安康学院副校长、西安理工大学胡海青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陈露洁,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资深专家初宪,北京创景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乐乐等出席活动。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论坛。
李春根在致辞时强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高等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李春根同时指出,江财近期召开全校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将科技创新置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此次工商管理学院和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联合举办本次论坛,与学校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呼应,必将对实现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数字财经高地、服务江西发展标杆的建设目标提供助益。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论坛期间,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发表真知灼见,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宝贵智慧和力量。
肖松在致辞时指出,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为主题,精准契合国家战略与时代发展脉搏,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实践意义。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承与时代同行、与创新共进的发展理念,通过杂志和论坛的举办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目前已构建“一库三中心、一报告两平台”的支撑体系。他认为,此次论坛汇聚各方智慧,必将为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迈向更高台阶,开启创新发展新篇章。
主旨报告:学术盛宴精彩纷呈
论坛主旨报告分别由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衣长军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宝库教授主持。围绕本次论坛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柳卸林、张振刚、刘智强、戚湧、张玉锋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柳卸林以“分布式创新系统与新兴产业发展”为题,探讨创新系统如何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新兴产业分布式快速涌现的特征,强调构建差异化分布创业创新生态体系以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并给出了分布式解决方案。
张振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3个因素,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3个特征,教育、科技、人才3个要素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从AI发展趋势出发,探讨了智能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刘智强在题为“人-AI协同进化与复杂产品创新推进”的报告中剖析了复杂产品创新领域的诸多关键要点,指出复杂产品具有创新技术复杂性与组织复杂性。在复杂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之外的关键约束是技术社会系统,这一系统深深嵌入社会环境之中,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诸多社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戚湧的报告以“AIfor Science时代背景下,科研新范式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展开这一时代背景下科研范式变革的趋势、特征和意义的讨论,并从“数据密集—智能涌现—人机协同”的三元认知方法论,提出形成数据、算法、人类智慧相互激发的智能系统。
张玉锋的报告“MachineIntelligence and Human Creativity forInnovation”探讨了机器智能、人类的创造力,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智慧与机器结合的过程特征,并在此条件下可能形成的新商业生态。
对话与交流:思维碰撞智慧交融
穆荣平、胡海波、陈露洁、初宪等四位专家在“主旨报告与对话”环节围绕主题做主旨演讲。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胡登峰教授、青岛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王庆金教授先后主持了对话交流环节。
穆荣平在演讲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如今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之中,应该共同探讨科学研究范式、技术开发范式、产业发展范式、社会服务范式、环境发展范式、文化发展范式等一系列范式的改变。穆荣平同时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创业、产业创新、社会创新、政府创新等领域取得成果,并结合正在进行的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谈了值得尝试的相关政策。
胡海波在演讲中强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并以案例研究为切口,论述了江财工商管理学院以学科加学术加话语构建工商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尝试,并分享了学院以扎根中国实践的案例来创造知识、发展理论、传播文化的具体实践。
陈露洁介绍了现象驱动研究的基本概念,并以自身研究为例,阐述了基于现象驱动的管理学研究的步骤,即选择现象、提出研究方法、收集现象数据、研究框定、提出假设、数据验证、解释现象。
初宪展示了公司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具体功能,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主要围绕让人工智能像人一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他同时结合电影特效解释了基座模型能力差异,并结合公司产品研发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期待。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苏屹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贾建锋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尹西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张赤东教授等四位青年委员会成员分别与演讲嘉宾进行了对话交流。专家们前沿的思路和新颖的观点,搭建了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与实践领域的互动,为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背景下开展多元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探索路径。
专题论坛:AI赋能学科与商学院发展
本次论坛特设院长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经管学院的30余位院长、副院长以及企业嘉宾围绕面向“十五五”的商学院发展战略、AI赋能商学院转型升级、产教融合与商学院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肖松在致辞时指出,在年度论坛中设置院长论坛不仅是连接全国商学院院长的重要纽带,也推动了杂志社与各高校学院的深度合作。期待未来我们可以在打造高水平技术装备,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培育青年杰出人才上共同发力,为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魏小军在线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案例教学法创新”报告。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凭借远超于人的信息生成和执行速度深刻重塑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业形态、他同时例举多个教学案例,强调未来必须在教学和科研中有效利用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才能适应新时代创新要求。
胡海青以陕西省的实际案例,指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高校要实现科技创新与转化,关键在于为地方政府提供有效参考,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实际贡献。胡海青还就科研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有关知识产权归属、配套激励政策等观点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韩乐乐以公司的实际产品为例,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商学院转型的具体途径,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颠覆以往的办公及信息系统,商学院可以利用这一趋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教育教学、培养质量的“弯道超车”。
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陈福时在总结时表示,《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始终坚持服务学科、服务学者、服务学术、服务科技创新。未来,期待与各高校联合办专栏、论坛,以及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学术交流,加深与全国高校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共话未来。
论坛同时设有以“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青年学者圆桌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郭颖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林春培教授、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朱永跃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凤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杨张博教授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莉静教授主持下,围绕学科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运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本次论坛还设有7个论文分论坛和3个博士生分论坛,分别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机协同、人工智能治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企业科技创新、区域创新驱动与生态系统、知识产权与数据要素、科技创新与管理等主题和相关论文撰写开展学术研讨和论文探讨。
未来展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以创新求发展,7月9日举行的江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将科技创新打造成为转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数字财经大学和服务江西标杆大学的战略引擎与核心支撑。工商管理学院、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科技进步论坛以本届科技进步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为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注入活力。
本届论坛通过图片方式进行在线直播,关注人数超1.5万人次。中国网、江西新闻、今日头条、新浪、网易等国内主流媒体对论坛活动进行了报道。未来,工商管理学院将坚持以理论创新驱动教学、科研、实践等多方位创新,为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目标,建设新时代商学院不断探索前行。
来源:聚焦教育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