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律明白人”,是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居)民。
“法律明白人”,是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居)民。
1
法治宣传教育应采取什么方式?
普法方式直接决定普法效果,要坚持什么方式管用就用什么方式,以群众视角和语言开展精准普法。
一是坚持好长期普法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如针对农村空巢家庭多、留守老人和儿童多等特点,可多运用喇叭、广播、标语等方式,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让普法沉下去、暖起来。
二是用好用活新媒体新技术,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开展智慧普法,让普法传开来、热起来。
三是以案普法,通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对典型案例的深人解读,形成全民普法的公开课,让普法实起来、活起来。
2
如何反映真实的社情民意?
调查研究是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更是做好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工作的基础。要想使反映的社情民意真实、有价值,受到关注,就必须深人每家每户,深人生活,走到群众中间,倾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关心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困难。要通过仔细调查摸清情况,全面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杜绝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对群众反映的每一条信息,都必须调查核实,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全面透彻地反映问题。
3
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怎样反映热点难点?
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内容,要着眼于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服务,提出的意见建议既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又要考虑到党和政府的工作实际,力求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从内容上看,社情民意信息可以是关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也可以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计民生,还可以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情民愿。
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应该是动态的,要反映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动向、揭示新苗头。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