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赓续抗战精神,从开学《开学第一课》中汲取力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2 18:02 2

摘要:9月1日晚,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9月1日晚,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据介绍,节目邀请英雄连队指导员、纪念馆馆长、抗战亲历者后代等讲述抗战故事,通过回顾十四年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抗日战争锻造和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历经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精神特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传递给青少年,让他们明白,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顽强抗争砺炼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赓续抗战精神,对青少年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青少年听到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故事时,他们会深刻地理解“家国”二字的重量。赵一曼那藏在家书里的牵挂、面对酷刑时的坚贞,让家国情怀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生命印记。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青少年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责任感。

赓续抗战精神,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英雄主义,是《开学第一课》给予青少年的重要启示。抗战时期,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英勇献身。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左权从小立下报国志,直至战死疆场;杨靖宇战斗到只剩下自己,面对日本鬼子的劝降,发出铮铮怒吼:“如果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开学第一课》通过讲述这些感人故事,让青少年明白,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每一个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行动中。同时,也鼓励青少年在新时代发扬英雄主义精神,敢于担当,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惧困难,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赓续抗战精神,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开学第一课》告诉青少年,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奋斗,是当代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学第一课》中讲到,抗日战争时期,成立了新安旅行团,平均年龄只有15岁,他们一路南下,宣传抗日主张,筹措抗战经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要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做好准备。同时,知行合一,广大青少年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从《开学第一课》中汲取前行力量。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2025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通过回顾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开学第一课。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抗战精神,锻造家国情怀,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张通 审核:史册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来源:四川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