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筑牢安全防线,开发区公安分局积极推进经开义警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通过“微光汇成炬,肩灯亮万家”的举措,赢得辖区群众“平安建设看得见、在身边”的良好评价,公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筑牢安全防线,开发区公安分局积极推进经开义警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通过“微光汇成炬,肩灯亮万家”的举措,赢得辖区群众“平安建设看得见、在身边”的良好评价,公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平安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分局统筹组织社会力量,发动并整合网格员、保安员、企业内保、学校治保、物业等人员,组建经开义警队伍,配备“五件套”——喇叭(哨子)、肩灯、红袖箍、巡防马甲和闪灯棒,形成规范、整齐的群防群治力量。目前已建立21支经开义警小分队,动态维持约400人的规模。
“走共建共治之路,聚共管共治之力”。工作中,以网格化巡防机制为管理模式,按“区域治理”原则,督促各行各业履行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的主体责任。公安机关牵头引导、指导和督促开展基础防范,构建“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工作合力。
“平安建设看得见,公众安全在身边”。推动“防电诈、防盗窃、防打架、防事故”等宣防工作进社区,对发现的情况或潜在风险实现“吹哨预警”“拍肩提醒”;通过开展矛盾调解、巡逻防范、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使警务真正下沉社区、贴近群众,让平安建设变得“可感可触”。
“感知风险千里眼,前瞻处突桥头堡”。日常工作中,义警队伍驻守网格、深入社区、屯警街面,由专职民警和巡防力量带队巡逻、现场指导。并根据需要,适时组织集中培训或单兵训练,将义警发展为应急处置最小作战单元。通过“战中练、练中战”,将义警小分队打造成一线处突的“桥头堡”。
来源:鹤壁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