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到胃癌,总共5个阶段,想逆转要抓住时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5:20 2

摘要:首先从正常的胃粘膜开始,它可能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轻的胃病,很多人做胃镜检查时,都会被发现。虽然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胀、烧心等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浅表性胃炎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

其实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首先从正常的胃粘膜开始,它可能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轻的胃病,很多人做胃镜检查时,都会被发现。虽然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胀、烧心等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浅表性胃炎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很常见,一般通过口腔传播。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最好进行分餐,并加强个人卫生,以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导致胃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正常情况下,胃是高酸环境,很少有微生物能在此存活,但幽门螺旋杆菌是少数能在强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之一。一般来说,酸度越强,PH 值越低;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胃酸分泌减少、酸性降低,PH 值会增大,甚至能达到 3 或 4。这种低酸环境会导致其他微生物滋生,进一步损害胃部,甚至导致肠化生。

从肠化生再往下加重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成异型增生。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种情况被称作癌前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存在萎缩,而没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那基本上暂时没有胃癌的风险,即使有风险也极低;但一旦出现了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恶变风险就会成倍的增加。

1、浅表性胃炎阶段:主要表现为脾虚、肝郁。

2、萎缩性胃炎阶段:首先表现为脾胃虚,此时舌苔通常呈淡白色,但也可能与情绪有关。许多萎缩性胃炎患者也会出现肝郁,这时舌质开始会发暗,此时胃内的郁热和湿热比较严重,舌苔变红的可能性也会更高,舌头可能比浅表性胃炎的舌头更暗更红。

3、病情加重至癌前病变阶段:随着病情的加重,舌苔的变化也逐渐加重,从不太厚变得非常厚和黄腻,这说明湿热的症状在加重。

4、胃癌隐患期:在疾病的后期,可能会出现胃的阴虚。把脾和胃的情况比喻成人的性格,脾容易受凉,会出现脾气不好,脾阳虚等症状;而胃是阳性器官,很少出现阳虚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胃火、胃热或胃阴虚等。当疾病逐渐发展到胃阴虚时,就会为胃癌埋下隐患,这时舌苔会逐渐消失,症状变得非常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治疗,只是治疗会更加困难。

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再到胃癌,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而且并非一定会发展成胃癌。因此,大家平时要注意情绪和饮食的调整,要到正规医院,选择合适的医生,进行精准的辨证施治,抑制不让它发展,争取逆转,成为一个正常的胃。

本文参考资料:

[1] 吴昊天,范玉雯,张晓岚.《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解读[J].临床荟萃,2023,38(10):926-930.

[2] 蒋海洋,王慧雯,李莉,等.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中医舌象与舌苔菌群的关联性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09):3050-3055.

[3] 韩冰阁,张志明,雍文兴,等.舌苔微生态与脾胃病[J].中医学报,2021,36(06):1222-1226.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6.260.

[4] 冯媛媛,刘宣,周利红,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舌苔分布情况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6):3192-3195.

来源:黄俭主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