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教师的应急救护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8月29日下午,白水县红十字会走进白水县城关中学,为学校教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急救知识储备,更为校园安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为提升教师的应急救护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8月29日下午,白水县红十字会走进白水县城关中学,为学校教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急救知识储备,更为校园安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活动开始前,滚动播放“三救三献”及“AED的使用”宣传片。随后红十字会的专业讲师围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等关键急救技能展开详细讲解。在心肺复苏部分,讲师着重强调了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方法,胸外按压的标准位置、频率(每分钟100 - 120次)和深度(5 - 6厘米),以及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 ,让教师们充分理解“黄金四分钟”对于抢救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海姆立克急救法,讲师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如异物堵塞气道等,详细演示了针对成人、儿童和婴儿的不同操作手法。理论知识讲解后,进入实操环节。讲师利用模拟人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完整操作流程,动作规范、步骤清晰,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到位。随后,教师们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大家热情高涨,积极上手体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对教师们的操作进行一对一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在AED使用教学中,讲师结合实际设备,介绍了设备的开启方法、电极片的粘贴位置以及设备语音提示下的操作要点,教师们通过实际操作,消除了对AED的陌生感。
此外,为了让教师们在课后也能随时查阅学习,白水县红十字会还为大家发放了《应急救护手册》等宣传册。手册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此次培训的所有知识点,图文并茂,方便教师们随时巩固学习成果。
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城关中学教师们的一致好评。许多教师表示,以前虽然知道应急救护的重要性,但缺乏系统学习,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增强了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信心和勇气。白水县红十字会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校园应急救护工作,组织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为更多学校师生普及急救知识,助力打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来源:渭南医疗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