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浙江省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地师生通过“云端联课”形式,共同开启以“铭记历史、感恩奋进新征程;薪火相传、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这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教育对话,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浙青两地深化教育协作、推动民族团结的创新
青海日报融媒体9月2日讯(通讯员 吴婷婷)9月1日,浙江省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地师生通过“云端联课”形式,共同开启以“铭记历史、感恩奋进新征程;薪火相传、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这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教育对话,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浙青两地深化教育协作、推动民族团结的创新举措。
在德令哈市第一中学,专职副书记、道德与法治教师段成霞以《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为题,结合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节点,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感悟奋斗精神。八年级学生王嘉旭在课堂上坚定表示:“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更要奋发努力。”与此同时,浙江省多所学校的师生通过直播同步参与课程,千里同屏的场景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
课程还融入科技主题。在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屏幕连接起浙青两地,浙江教师通过视频,将当地城市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晰呈现,激发起高原学子对科技的兴趣。六年级学生文德斯感叹:“这堂课点燃了我对科技的热情,我意识到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争取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为科技发展添彩。”两地师生虽隔山海,却在互动中实现了“教相通、育与共”。
“活动旨在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厚植学生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六批浙江援青教育领队、海西州教育局副局长李海峰表示。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落幕,但从钱塘江畔到昆仑山下,浙青两地教育协作的故事仍在续写,数字桥梁正让教育共富的画卷愈发绚烂。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