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报 | 那些被建议用于观察市场节奏的指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19:31 2

摘要:很多投资者最近的心态有点微妙,既怕市场不涨(人气就此涣散),又怕市场暴涨(疯牛也难以把握)。既怕又怕的心情背后,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对市场的节奏有更多一些的把握,而不是每天追着跑。

很多投资者最近的心态有点微妙,既怕市场不涨(人气就此涣散),又怕市场暴涨(疯牛也难以把握)。既怕又怕的心情背后,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对市场的节奏有更多一些的把握,而不是每天追着跑。

那么问题来了,当下的行情,哪些指标被建议用来观察市场节奏?

信达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如果是经济和盈利驱动的牛市,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跟踪经济指标变化可以感知牛市节奏,但如果是流动性的牛市,感知牛市的节奏难度会更大,需要重点跟踪监管政策、股市供需周期、市场交易热度、板块轮动特点等。当下则可以关注换手率(A股总成交额/总流通市值)。

该报告之所以这样建议,一是因为换手率的高点比指数的高点更稳定,经常在10年维度内牛市换手率高点非常接近(约10%),上限很难高很多;二是因为每一轮牛市都会有多次换手率比较接近的高点(之前牛市,至少有两个换手率的高点,很多还有3-5个换手率的高点),换手率较高后,市场容易出现震荡或休整。考虑到从单日换手率来看,上周高点虽低于2024年10月8日,但换手率5日均值已经接近彼时的高点,因此市场波动可能会略有增加。

开源证券的报告中提到,本轮行情与分子端盈利表现出现一定错位。在宏观预期相对缺位的背景下,本轮行情与以往典型的“指数牛”存在相似特征:分子端盈利修复并未成为主导力量,指数突破上行更多依赖于资金承载力的增强与主题交易的活跃,因此可将证券化率指标(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作为识别估值高点的有效参考工具。

该报告提到,历史经验表明,“大级别指数牛”多由流动性与估值扩张主导,分子端指标的参考价值有限。证券化率作为衡量金融市场深度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参数,在识别指数牛估值高点时更具实用性:盈利改善驱动下,市值与GDP同步上升,证券化率变化有限;而流动性驱动下,证券化率则显著抬升。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和直接融资占主导的国家证券化率通常维持在1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则更容易受到约束。中国作为大陆法系的发展中国家,其证券化率长期稳定在1以下,在2005–2007年与2014–2015年的指数牛阶段,该指标分别上升至1.57和1.16,而当前(报告发布于8月22日)证券化率为0.83,证券化率突破一倍的位置应作为估值重要关注点。

除此之外,华创证券的报告中提到了十个观察指标,分别是宏观视角下的“市值与GDP之比”与“市值与居民存款之比”,交易视角下的“成交额及换手率”、“交易拥挤度”以及“盈亏比与回撤风险”,增量资金视角下的“两融规模及占市值之比”、“开户数量变化”以及“新发行基金份额变化”,股债估值比较下的“ERP”和“股债收益率”。

当下在这十大指标之中,该报告认为“市值与GDP之比”与“市值与居民存款之比”尚有提升空间。“成交额及换手率”尚有上行空间,但拥挤度提高幅度属于偏高水平。回撤风险目前属于历次行情中较低的一次,后续波动可能会有所加大。两融余额、开户、偏股型基金的发行仍有上行空间。股债估值对比来看,相对优势有所回落,但依然属于偏高水平。

当然,很多情况下的指标可以用于“描述”市场,帮助我们相对细致地感知市场的冷热。但“描述”不同于“预判”,并不具备拐点预测的能力。

参考报告

《用换手率判断牛市节奏》,信达策略,2025年8月

《牛市进程:十大观察指标》,华创证券,2025年9月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