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官方宣布,那个火爆今夏、被网友亲切称为“苏超”的赛事,正式更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新名字长得让人喘不过气,被网友调侃“不像联赛,倒像是某个文旅项目的立项报告”。
一纸公文,一场博弈,一颗渴望摆脱束缚的足球,正滚向未知的远方。
9月2日,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官方宣布,那个火爆今夏、被网友亲切称为“苏超”的赛事,正式更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
。新名字长得让人喘不过气,被网友调侃“不像联赛,倒像是某个文旅项目的立项报告”。
更名背后,是赛事主办方与足协管理新规之间一场不动声色的较量。官方特意强调,该赛事“以文旅活动为主,不属于职业联赛性质,不受足协管辖”。
就在更名风波前三天,“苏超”第十轮比赛如火如荼。南通队主场2:1战胜苏州队,取得惊人的九连胜,继续雄霸积分榜榜首。
南京队客场2:1力克镇江队,成功跻身积分榜第二;连云港队主场1:0赢下“盐帮德比”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被称为中国“南鸟巢”,当晚吸引了31996名球迷现场观赛
。
这个夏天,苏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数据:13座城市、11轮比赛、50亿文旅收入、场均3万人,抖音播放量达100亿次。
目前苏超的观看人数,商业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中超联赛。
8月27日,中国足协印发了《社会足球赛事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
。这份文件在48小时内把“苏超”推上了风口浪尖
。
规定要求所有民间赛事须提前30天向足协申报,未经批准“禁止擅自举办”,还需缴纳金额不菲的“赛事管理费”
。这被许多球迷斥为“保护费”
。
新规还要求地方承办国足热身赛须承诺:3万人专业场+五星酒店+安保医疗全包+草皮按国际级改造。这导致江苏、江西体育局集体拒办,直言“承办一场亏数十万”。
新名称强调“健康文化旅游”,弱化“足球”色彩,巧妙地与足协管辖范围划清界限
。网友纷纷点赞:“干得漂亮”、“就该这么硬气”
。
有人甚至建议:“既然都不想跟足协搭界了,不如狠到底,直接把‘足球’换成‘蹴鞠’”
。改成“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蹴鞠城市联赛”,掏出非遗证书,让足协彻底断了念想
。
苏超、村超等民间赛事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以娱乐为目的的非常纯粹”,一旦沾染上某些气息就不纯粹了,网友也就不爱看了
。
这些赛事有着严格的草根规定:每队最多3名职业球员且须本地户籍;拒绝VAR,“误判也是烟火气”;球员白天送快递、晚上当城市英雄
。
9.9元的低价门票让足球回归大众,用社群运营和线上互动,把球迷重新拉回赛场;用真诚和热情,吸引赞助商信任
。这种模式与足协多年垄断经营的对比鲜明。
足协新规出台后,球迷们最大的担忧是:“千万不要把苏超毁了呀!”
。
球迷害怕,一旦足协的裁判、保险、KPI入场,516名业余球员就得先填表再踢球,赞助商的钱先进足协账户,“纯粹的乐趣”瞬间变味
。
在搜狐发起的投票里,超75%网友反对足协介入,留言清一色“别把草根足球变成第二个中超”
。球迷们呼吁足协“应该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再去管别人”
。
更名后的苏超能否保持其纯粹性,仍是未知数。
常州某动物园甚至更名为“赢球野生动物世界”为家乡球队助威。南京与镇江赛前,球迷联合倡议文明观赛,互换礼物
。
民间足球的火焰既已点燃,就应让它自由燃烧。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又一个被管束的联赛,而是让足球真正回归大众的纯粹快乐。
来源:小天说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