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作为血液领域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吸引全球众多血液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血液领域重磅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在本届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
编者按: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作为血液领域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吸引全球众多血液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血液领域重磅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在本届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团队共有20项研究获选展示,其中8项更是入选口头报告,不仅发出了响亮的浙一骨髓之声,而且也为全球学术界带来了极具价值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方案。为深入了解这些重磅研究成果,《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现场特邀黄河教授及其团队成员罗依教授、叶逸山副研究员,以圆桌会的形式深入解读团队研究成果,并分享团队成果颇丰的秘诀和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见。
01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领先的骨髓移植团队,黄教授首先请您概括介绍下您团队在本次大会上的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骨髓移植治疗状况,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河:非常高兴参加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本次大会上,我们团队在临床和基础板块一共带来了8项口头报告和12项壁报(Poster),涵盖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机制研究以及细胞免疫治疗等多个领域。就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其仍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非常迅速,规模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国每年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例数已超过2万例,这得益于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团队也带来了该领域的相关报告,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复发方面的相关研究。
我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复发问题:特别是对于TP53突变、高危白血病等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复发如何解决;(2)GVHD问题:虽然精准靶向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对于部分耐药的GVHD、慢性GVHD还需要有更好的方案;(3)供者来源问题:在半相合移植中,如何更好选择供者,从而使更多的患者获益。另外,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可以与其他治疗相结合,使患者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在老年和复发/难治患者中,如何进一步优化移植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在血液学领域不断进步和精准化治疗背景下,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与更多方案相结合,发挥出更大的青春和活力,真正做到精准治疗,是我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面临的一项新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02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本次大会上展示了您团队关于Easix评分预测半相合异基因移植老年患者生存结局的研究,罗教授可否请您详细介绍下这一动态的预后评分工具,及其对老年患者半相合移植的指导作用?
罗依:Easix评分是一种基于血清的动态标志物,包括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酐以及血小板计数,通过对内皮激活的状态以及压力指数,来预测造血干细胞移植转归的简单工具。既往该评分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GVHD的预测,近年来部分前瞻性研究结果也证实,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生存以及非复发死亡率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但这些研究比较局限于年轻患者,因此我们想要探讨Easix评分是否对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老年患者也有一个良好的预测效果。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移植体系。与此同时,我国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接受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老年患者,因体能状况较弱、不能耐受常规的强化预处理方案,而且很多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因此在移植前需要找到一个更好、更简便的预测评分。
为此,由我们牵头在浙江省协作组的12家单位中,纳入了164例接受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老年患者(≥60岁),在关键时间点进行Easix评分(包括移植前、移植后第 7 天、14天、28天、56天以及100天),发现都能非常有效地预测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老年患者的非复发死亡率和生存。
而且通过统计学检验,我们还发现如果Easix评分≥4.25分,患者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我们希望未来通过这样一个简便的工具,对接受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老年患者进行分层治疗,特别是对于Easix评分高的患者,通过优化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以及移植后常规并发症的防治的总体管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生存。
03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团队与EBMT急性白血病工作组合作开展了AML移植方案的研究,并在本次大会上进行展示。叶博士您作为研究的第一作者,可否请您介绍下研究发现及其对临床的重要意义?
叶逸山:我们浙大一院黄河教授团队与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合作的研究在本次大会上有2个壁报展示,这两项研究也延续了既往我们中心与EBMT合作的重要方向,即关于AML供者的选择。对于AML,尤其是高危AML,供者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也是降低移植后复发,带来更好生存的重要手段。
其中一项研究关注了AML在第2次完全缓解(CR2)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个供者的比较,纳入了来自全球200多家中心的4000多例患者。研究发现,CR2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AML患者,其接受半相合移植和非亲缘全相合移植疗效相似,也均接近于亲缘的全相合移植,但在非复发死亡方面,亲缘的全相合移植还是更具优势,因此在这部分患者中,亲缘的全相合移植还是可以作为首选。不过,未来随着对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整体诊治能力的提升,可以预见半相合移植也有望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
另一项研究则关注了年轻半相合供者和老年非亲缘供者的移植比较。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在是选择年轻供者还是去中华骨髓库中选择无关供者中难以抉择。目前已知,供者年龄越年轻,移植后相关死亡和总体生存有一定改善。为此,我们猜测年轻半相合供者较相对年长的非亲缘供者可能有一定优势。这项研究也是与EBMT合作,在全球200多家中心的4000多位的患者中进行的两类供者移植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对于相对年轻、体能状况比较好的患者,年轻半相合供者移植的疗效优于相对年长非亲缘供者。鉴于年轻半相合供者的可及性较高、进入移植的流程相对较快,未来这类供者有望成为AML患者的首选。
04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除了上述临床研究外,您团队还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令人振奋的重要突破。最后请黄教授总体评价下这些研究成果,以及您在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前沿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黄河: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团队除了临床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外,在基础研究方面也有部分突破性成果,比如代谢增强型CAR-T,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白介素10可以增强CAR-T细胞的功能。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我们还描绘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整个过程的图谱,包括CRS的发生发展、细胞亚群以及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此外,还对不同疾病中发生的CRS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由细胞治疗引发的CRS与其他炎症感染所引起的CRS在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别是在单细胞水平上做了一些很好的研究。
在白血病领域,针对部分特殊类型白血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进行探索,明确其对整个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对红细胞生存过程中,一些特殊因子和整体表观遗传学的代谢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其对红系分化、成熟的影响作用,这些在本次大会上都有所展示。我们团队也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临床的创新发展是引领并支撑我们团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关键。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科学问题。我们团队在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方面进行了紧密的配合,包括了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在我们团队都有一个很好的体现。我认为这也是未来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即一流的临床工作加上突破性的基础研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们整个血液学领域的发展。
黄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省特级专家
973首席科学家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干细胞与细胞免疫治疗浙江省工程中心主任
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亚太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免疫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基础研究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前沿技术与转化研究
先后于2003年及2015年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负责人承担973 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27项
以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ature, Cell Research, Lancet Haemat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78篇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5项 授权发明专利21项
近5年在国际大型会议担任主席、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百余次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部CAR-T细胞治疗学专著《CAR-T细胞免疫治疗学》
共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研究生《血液内科学》教材
参编著作及教材11部
任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权威杂志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编委
罗依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造血干细胞与细胞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移植感染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Blood》《Leukemia》《AJH》《BJH》《BBMT》等多篇SCI文章
作为排名第二主参者,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逸山 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特聘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EBMT中国办公室研究协调员
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秘书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法国索邦大学医学/科学博士 导师:Mohamad Mohty
在Cell Discovery,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等杂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参与发表30余篇;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等杂志特约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9项
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口头报告×3,EBMT口头报告数次
EBMT2023,2024最佳口头摘要奖,ASH摘要成就奖
来源:肿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