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息传开后,不少人觉得老张这是“血亏甩卖”,但在普洱茶行业深耕超10年的资深从业者心里都清楚:老张此举,本质是为了快速回笼现金流。说实话,若抛开长期仓储产生的成本,再加上这批茶本就不属于被过度炒作的“金融茶”范畴,老张其实算不上亏本,顶多只是少赚了一些。
当我们随意走进一家普洱茶店,你会发现,货架上的茶要么没有标价,要么贵得出奇。
当我们任意搜索普洱茶价格,同一品牌,包装相似,名字一样,价格却大相径庭。
当我们已完全入坑,想要买点好茶品尝,你会发现到处都是茶店,价格却相差巨大,茶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什么普洱茶的价格如此神秘,想买一款满意的茶这么难?
究其原因,标准不一,辨识度低,仿品太多,定价混乱,认知不到位。今天就来聊聊,如何提升认知,少花冤枉钱。
近日,朋友老张打算出一批2008年的普洱茶大厂货,数量不多,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价格很低。
消息传开后,不少人觉得老张这是“血亏甩卖”,但在普洱茶行业深耕超10年的资深从业者心里都清楚:老张此举,本质是为了快速回笼现金流。说实话,若抛开长期仓储产生的成本,再加上这批茶本就不属于被过度炒作的“金融茶”范畴,老张其实算不上亏本,顶多只是少赚了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从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讲起了。
普洱茶价格涨跌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000年至2007年:价格快速上涨
原因:一方面,普洱茶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认可,ZF推动、专家背书、媒体鼓吹等,收藏热兴起,投资者纷纷涌入市场,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例如,2005年港台商人策划的“马帮进京”营销活动,拍卖130万一提,让普洱茶身价猛涨。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高端消费群体将普洱茶视为时尚象征,其“越陈越香”的特性也吸引了大量收藏者,市场投资需求旺盛,推动价格大幅上升。以老班章为例,2000年其每千克价格仅为8元,2003年涨至13元,2004年直接冲到120元,2008年价格为每千克800-1500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
2007年普洱茶忽然崩盘,很多人都始料未及。
2008年至2014年:价格波动较大
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形势下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减少,投资者变得更为理性,普洱茶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大厂货(大益、下关、八角亭、老同志等)大多是10元至30元一片,1000元至3000元一件(84片装)。前面提到老张的货,也基本在这个时候入手,当然就不会亏本。
2014年,有个奇怪的现象,只要是大厂名山茶就会有人收,很多茶还没有见到货就已经被转手好几回了,这个时候大益茶的行情开始上涨。后起之秀陈升号、斗记、合和昌、雨林也赚得盆满钵满。仅仅半年后,由于资本过度炒作,普洱茶市场再次盛极而衰,价格迅速下跌。虽然ZF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了市场秩序,减少了虚假炒作行为,也使得普洱茶价格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之前的高位。
大家都喜欢用老班章的价格起伏来预判古树茶的行情。2007-2008年,老班章价格直接被“腰斩”。2014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受冷,价格迅速下跌,老班章价格亦再次大幅度下滑,也没有跌破千元大关。
2015年至今:价格趋于稳定并逐步回升
原因: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知更加理性,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一方面,普洱茶的品质不断提升,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得优质普洱茶的价格稳步上涨,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品质、工艺都好的山头茶,得到了很多茶友们的追捧。另一方面,普洱茶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普洱茶的健康功效和饮用体验,普洱茶出口市场的拓展也为价格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以老班章为例,2015年3000—5000元,2016年4000—6000元,2017年6000—10000元,到了2018年,头春古树茶老班章的价格达到每千克1.2-1.5万,最高的时候为每千克1.8万元。2021年,随着价格趋于见顶、大众消费理念转趋理性与谨慎,包括老班章在内的诸多高端普洱茶,价格进入了平稳期。
2022至2024年,市场萎缩期
近几年,网络直播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各种老茶满天飞,2007年至2014年大量堆积滞销、假冒、贴牌垃圾茶消耗一空,可笑的是名山古树茶降价,台地茶翻倍涨,原因是台地茶成本低,但是供不应求,要么被大厂大量收购制成“名山高端”茶品,再披上黄马甲,赋予金融属性;要么被网红大量收购贴牌做成名牌大厂货,或者直接包装成名山头古树茶。本身广大茶友对普洱茶的辨识经验不足,大都还停留在看包装、听故事的基础之上,稍有不慎便上当受骗。近几年金融茶行爆雷、直播退货增加便可见一斑。
2025年,可以说,金融茶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2025年大益普洱茶的众多经典产品价格几乎全线崩盘,如苹果绿从15万跌到1.5万、南山雪印6万到不足6千、23年7542从4.4万到7200、金色韵象15万到2.5万,大益7572熟茶从高峰3万跌到5千,其价格从高峰期到2025年跌幅高达80%-90%,蒸发掉的价值据估破千亿。
分析下崩盘原因
供应过剩:大益作为行业龙头,2021-2022年高峰期产量激增,但终端消化跟不上,导致库存积压。2025年春茶价格跌两成,原料暴跌,正是供应过剩的直观表现。
投资泡沫破裂:大益普洱茶过去被过度金融化和投机炒作,价格被推高到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的水平。当市场回归理性,资本撤离,没有新的接盘者愿意以更高价格收购,这种建立在投机基础上的模式就会崩塌。
需求减少:普洱茶市场长期存在年份造假和标准混乱等问题,消费者信任危机叠加行业积弊,使得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新茶饮赛道竞争激烈,大益试图转型主攻商务和年轻人市场,但面临诸多挑战,年轻消费群体对普洱茶的兴趣不高,消费断层现象明显。
政策调控影响: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明文禁止挪用经营贷、消费贷炒作高端消费品包括名贵普洱茶,截断了炒作资金的重要来源,导致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加速了普洱茶市场的崩盘。
仓储成本压力:最近东莞大藏家急于抛货,可能对于大量囤茶的藏家来说,逐渐意识到存茶并不能增加财富,存到最后依然还是垃圾茶,当茶叶价格下跌时,仓储成本和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剧了藏家的财务困境,促使他们不得不低价抛售茶叶,从而进一步压低了市场价格,再加上仓储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年,甚至出现东莞多家茶仓“弃仓”现象,仓库老板只能通过司法拍卖处理这些“无主茶”,而拍卖价往往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
写到最后:普洱茶价格悬殊及波动剧烈是由历史背景、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品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做一个总结分析。
历史背景:2000年至2007年是普洱茶市场的黄金期,普洱茶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认可,收藏热兴起,投资者纷纷涌入市场,推动价格快速上涨。如2003年,某品牌一款普洱茶饼价格仅为几十元,到2007年已涨至数千元。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期市场泡沫破裂,普洱茶价格大幅下跌,之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价格在波动中会趋于稳定。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普洱茶价格影响显著。2000年至2007年期间,国内经济快速发展,高端消费群体对普洱茶的需求增加,同时收藏热兴起,投资需求旺盛,两者共同推动普洱茶价格大幅上涨。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减少,投资者变得更为理性,消费需求也有所下降,导致普洱茶价格下跌。近年来,随着普洱茶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健康功效和饮用体验,市场需求逐渐回升,又使得价格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今年普洱茶价格有波动,但是不会像2007年和2014年那样,大部分普洱茶的产品成熟性和稳定性增强,价格大起大落只会在溢价较高的金融茶和虚高的名山茶上,口粮茶、中档茶应该变化不大。
生产成本:普洱茶的生产成本包括采摘、加工、储存等多个环节。以人工采摘为例,高品质的普洱茶往往需要手工采摘,手工炒制,耗时费力,人工成本较高。以每锅茶6公斤鲜叶出1.5公斤干茶为例,采摘20元每公斤采摘费,最低100元每锅手工炒制费,即便是茶农自家的茶树,每公斤干茶的成本已经超过200元,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山头春茶卖不出去的原因,茶商们想要低价还要品质又要名山,这做梦娶媳妇的事想想就好,茶农也不是傻子,茶叶不采还可以养养树,采下来直接亏本,肯定不干。
而且,普洱茶的储存条件要求严格,特别是需要长期陈化的普洱茶,良好的储存环境会大大增加成本。例如,东莞专业茶仓的保管费通常为茶叶估值的3%-5%/年,加上银行贷款利息等,仓储成本和资金压力会对普洱茶的价格产生影响。近年来,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断上涨,也使得普洱茶的整体生产成本提升,改善型的普洱茶价格依然会上涨。
品质差异:普洱茶的原料品质对价格影响很大。例如,古树茶生长在原始森林中,树龄长,根系发达,吸收的营养物质丰富,制成的茶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品质上乘,价格自然不菲。而台地茶是人工种植,树龄短,品质相对较差,价格也就相对亲民。以班章古树茶为例,一饼357克的班章古树茶市场售价可达数千元,而普通台地茶制作的普洱茶,一饼价格可能仅需几十元。此外,制作工艺也会影响普洱茶价格,高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细节,如杀青时温度的控制、揉捻时力度的掌握等都更为精准,使得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更佳,价格也可以卖得更高。
好了,当你看完这篇文章,普洱茶的价格不再神秘和神经,也可以变透明和理智。
来源:慕茗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