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罗辑和庄颜,一个领主与新娘的故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3 08:31 1

摘要:随着剧情发展,罗辑的“梦中情人”竟然真的被找到并出现在他生活中,与他一起生活了五年,结婚生子,一切就像童话一般。

大家好,我是老白。

全文共3156字,阅读约需6.5分钟。

本文提要:

随着剧情发展,罗辑的“梦中情人”竟然真的被找到并出现在他生活中,与他一起生活了五年,结婚生子,一切就像童话一般。

但我们知道,真实世界的人是复杂的,不可能与想象的对象一模一样。所以,罗辑怎么就没发现异常呢?

01

投影

“不是的,大部分人的爱情对象也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他们所爱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她(他),而只是想象中的她(他),现实中的她(他)只是他们创造梦中情人的一个模板,他们迟早会发现梦中情人与模板之间的差异,如果适应这种差异他们就会走到一起,无法适应就分开,就这么简单。你与大多数人的区别在于:你不需要模板。”

当罗辑结束他的新年漫游之旅,回到自己原本的城市时,他选择了先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爱上自己想象中的角色这种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甚至,从广义上讲,大部分的爱情对象都是来自他(她)们的想象,他们所爱的不是现实中的那个人,而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

当两人不断走近、结合后,就会发现现实中的她(他)跟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对象的差异,落差感也由此产生。这时候两人可能会发生矛盾、摩擦,改变对方或改变自己。

最终,有的人适应了差异,他们会继续在一起;有的人适应不了差异,他们会选择分开,继续寻找下一个她(他)。

上面这个逻辑,换一个说法的话,就可以表述为:每个人其实首先爱的是他(她)自己,而梦中的那个“完美”的她(他),其实是“完美”的自己的投影,是让自己更加“完美”的存在。

因此,我们会得出结论,罗辑爱的其实从来都是他自己

02

角色

上一期我们说过,罗辑对他与庄颜之间关系的想象,是一个骑士与公主,或者说领主与新娘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领主是全能的存在,新娘是属于他的宝物(财产),是凸显他尊贵身份的存在,更是体现他高贵品质的对象。

因此,故事中的主角其实从来都是他自己,而女主角不需要特别有个性,她所要做的只需要是扮演好“妻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唯独不需要的是她“自己”这个角色。

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里有一个观点是:一个女性是其人性、妻性和母性的统一

人性代表的是她自己的意志,妻性代表的是她作为妻子的这个角色,而母性代表的自然是她作为母亲的角色了。

这三性是一个无法统一的三角,三者最多居其二。

在罗辑的故事中,他的“完美情人”将兼具妻性与母性,既是一个好情人,也将是一个好母亲,她的全部心思都将投射到她的丈夫和儿女的身上,这就已经足以使她快乐了,她完全没有自己想做的其他事情,换言之她缺失的是人性

这在哪些地方体现呢?

上一期我们通过大史向罗辑询问他的梦中情人的特征时的对话,分析出罗辑对于心中的她的描述是:

有知识但少阅历,因此钦慕自己;

善于做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但自身却无欲无求。

03

幸运

再说回罗辑的“投影”这个问题。

后来庄颜出场了,想象中的她竟然真的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人,这种事情估计也就小说敢这么写了。

“不可能,你不可能忘掉她,不要去做那种努力,那会产生很多副作用,甚至真的导致精神障碍,顺其自然就行了。我再强调一遍:不要去做忘掉她的努力,没有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你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的。其实你很幸运,不管她是不是真的存在,能爱就很幸运了。”这就是罗辑最投入的一次爱情经历,而这种爱一个男人一生只有一次的。

心理医生说罗辑很幸运,而罗辑也自认为这个他最投入的一次爱情经历,一个男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纯爱之旅。大部分人可能是初恋,但罗辑略有不同,但这也没什么。

但罗辑的幸运并不止于此,当他重归现实与真实女性交往,过回花花公子的生活,而只将“她”埋藏在心里的一个角落时,她真的来到了罗辑的生活中。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再如何描述自己对于“她”的感觉,史强或者PDA再怎么会找,真实的庄颜依然是庄颜,庄颜并不是“她”

那罗辑怎么就完全没有这个感受呢?罗辑真的觉得庄颜就是“她”的现实版

如何解释呢?

04

表演

老白我在写上一篇文章时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对于庄颜这个角色,网上一般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认为她是PDC的特工,这个在后面带孩子消失,罗辑与萨伊的对话中可以窥见端倪;另一种是认为她和山衫惠子一样是ETO的破壁人,应该说这种解读会让故事的张力更加强,但很可惜基本没有相关情节的印证。

因此,老白我是偏向于前者的,那就是,庄颜其实是PDC安排在罗辑身边的特工人员,只是说她可能更加稚嫩罢了,而这一点在这次任务中其实是优势。

因为她是PDC的特工人员,擅长心理掌控,深谙“表演”之道,因此罗辑始终没有发现这一点

注:关于庄颜是PDC特工的论证并不是本期重点,因此留在以后再解读。

05

盲目

但这很可能并非事情的全部。另一方面来说,原因还来自于罗辑的“盲目”

“你怎么知道她不露声色?从五年前那个雨夜第一次见到你时,她的心灵就被忧伤笼罩着。她并没有掩盖,这忧伤在五年里一直伴随着她,就像永远播放着的背景音乐,在五年间一直没停,所以你觉察不到。”

爱情使人盲目。

自从遇到庄颜,罗辑完全沈浸在幸福之中,这幸福如此强烈也如此具体,跟他想象中的情况如此接近,以至于他完全将它当做了“真实”。

然而,实际上这个幸福还是他的想象,真实跟想象还是不完全一样。就比如庄颜的“忧伤”。

但沉浸在幸福的想象中的逻辑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事实上也不是完全忽略,他曾注意到过,但庄颜的解释打消了他的疑虑。

他注意到,庄颜的眼中这时透出一丝忧郁,甚至觉察到她的一声轻轻的叹息。

“颜颜,怎么了?”罗辑问,他第一次这样称呼她,心想既然大史能这么叫她,我也能。

“想一想,这样美的世界,很多年后可能没有人看了,很难过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你会发现者也是父权主义的体现。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如果你身上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你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

罗辑过于沉浸于他的“领主与新娘”的故事,因此,在他眼里所有的问题都是关于这个故事的问题,“新娘的忧虑”正是“领主”展现其“骑士精神”的时机。

那些忧虑,在这个故事中只会让“新娘”看起来更加柔弱,更加依附于“领主”的保护;而他罗辑,将完美地扮演好他“领主”的角色,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现在罗辑明白了,在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是什么触动了他心中最柔软的东西,使他觉得整个世界对她都是一种伤害,使他愿意用尽一生去保护她。就是她那清澈纯真的目光中隐藏着的淡淡的忧伤,这忧伤就像壁炉中的火光,柔和地拂照在她的美丽之上,真的像背景音乐般让他觉察不到,但悄悄渗入到他的潜意识之中,一步步把他拉向爱情的深渊。

06

文艺作品的责任

大史说:“每类男人的梦中情人大体上是相同的。”

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崛起,让其更加多元化。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女性可能只能选择妻性和母性,人们会赞扬那些守贞的妇人和无私的母亲,而对那些仅选择自己人性的女性无尽谩骂;但如今的社会完全可以容纳那些选择了自身人性的女性。

但千年的文化在人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却并不会变的那么快,更何况这里面还有基因的选择。因此,时至今日,男人们的“梦中情人”的形象依然单一,这一点确实无可奈何,毕竟每个人都有其“自由”的选择。

就比如,这篇文章中放了几个老白眼中比较符合我对“庄颜”印象的美女,但你会发现,她们其实都是“大众情人”。

但对于文艺作品,人们的要求自然会更高一些,因为前面说的赞扬和谩骂,其实大部分的“功劳”都应该归结于文化作品。好的文化作品会直击人的思想,改变社会的意识,这是它们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好在,《三体》这部作品中不止有“庄颜”,也有“叶文洁”——那个只有“人性”的烙印,而几乎没有“妻性”和“母性”的角色。

王子文说她能扮演叶文洁非常开心,因为这是她演的“最狠”的一个女人。

确实如此。

全文完,如果您觉得写得还不错,那就点赞+关注吧。

我是老白,下期见。

《三体》:罗辑对“梦中情人”的想象为什么那么俗?

《三体》人物赏:白蓉,一个与罗辑差点结婚的冷门角色

来源:老白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