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俗公约树新风 和美家风润万家 从“纸上倡导”到日常引导 城关区奏响文明新乐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3 09:09 1

摘要: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公约,是社区(村)文明的鲜活切片。当“小家”的家风之美与“大家”的公约之序同频共振,便能奏响城乡文明的动人乐章。近日,城关区多个社区以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一边用“和美家风”编织家庭温情纽带,一边以“十破十立”筑牢社区文明根基,双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公约,是社区(村)文明的鲜活切片。当“小家”的家风之美与“大家”的公约之序同频共振,便能奏响城乡文明的动人乐章。近日,城关区多个社区以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一边用“和美家风”编织家庭温情纽带,一边以“十破十立”筑牢社区文明根基,双管齐下推动移风易俗从“纸上倡导”变为“生活日常”,让文明的种子在居民心中扎根发芽。

在和政西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以“破陈规陋习,树文明家风”为宗旨的“和美家风大家谈”主题活动,正以最鲜活的方式拉近文明与居民的距离。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活动现场更像一场邻里间的“家庭故事会”。“家风关键词盲抽”环节一开场,就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居民们从抽奖箱里取出写有“包容”“尊重”“节俭”“环保”的卡片,再结合自家生活讲变化、谈感悟。

“以前总觉得给孩子过生日就得大操大办才体面,去年听了社区宣传,改成了亲子读书会,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读绘本、聊故事,孩子开心,我们也觉得更有意义!”居民张先生拿着“节俭”卡片,语气里满是对新家风的认可。

王阿姨则握着“包容”卡片,笑着分享和儿媳的相处之道:“他们刚结婚那阵,我总拿老规矩要求她,比如衣服要手洗、做饭得按我的口味来,为此闹了不少小矛盾。后来社区组织家风分享会,我听其他阿姨说,‘包容比规矩更重要’,才慢慢学着换位思考。现在我们俩就像朋友,一起研究健康食谱,她教我用智能手机,我给她讲老故事,家里再也没红过脸。”

分享结束后,居民们自发走到“移风易俗承诺墙”前,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不仅是对文明家风的承诺,更是对新生活方式的向往。随后,大家举起《文明家风倡议书》,齐声朗诵起社区创新改编的“新家风三字经”:“孝为先,和为贵,包容心,家兴旺;破陋习,树新风,俭养德,福绵长。”朗朗上口的字句,在活动现场回荡。

“大家知道咱们要‘破’什么、‘立’什么吗?今天我就结合咱们村的事儿,跟大家好好唠唠!”在雁北街道小雁滩村社区的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拿着印着“十破十立”内容的展板,跟居民们拉家常。在随后的居民代表讨论环节,气氛更热烈。“以前我们办红白事,光烟酒钱就得花不少,现在社区要完善红白理事会,帮着简化流程、定标准、减负担!”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分享着身边的文明变化,还为村规民约的优化出谋划策。有人建议“宴席标准要明确写进村规民约,比如每桌菜不超过多少钱、不超过多少道菜”,有人提议“邻里互助要具体,比如谁家有老人需要照顾,大家可以轮流帮忙”。这些来自居民的建议,让村规民约不再是“社区的规定”,而是“大家的约定”。

当天,社区正式公布了完善后的“红白理事会”制度:今后居民办红白事,只需提前向理事会报备,理事会就会派专人上门。小雁滩村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针对不同年龄群体推出“定制化”宣传方案:针对青年群体,开展“文明新风代言人”评选,鼓励他们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分享文明生活;针对老年群体,组织“文明新风茶话会”,请老年人聊聊“新规矩带来的好处”,增强他们的认同感;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文明小使者”活动,通过绘画、作文等形式,让规则意识从小扎根。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让“人人守公约、事事讲文明”成为社区的新风尚。

城关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文明实践活动:一方面,继续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好家风好家训”征集等活动,让家风故事走进更多家庭,让文明家风成为居民的“日常习惯”;另一方面,将“十破十立”理念融入更多社区的村规民约,同时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机制,让“破陋习、树新风”有制度保障、有服务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通讯员 于小东 李子琴

来源:观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