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实地探访青白江区如何将枢纽优势转化为进口好货的“入川加速度”。青白江区正在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定位,依托国际铁路港核心效能,通过通关流程做“减法”去冗余、物流效能做“乘法”提速度、消费场景做“加法”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9月2日讯(记者 曹川川)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实地探访青白江区如何将枢纽优势转化为进口好货的“入川加速度”。青白江区正在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定位,依托国际铁路港核心效能,通过通关流程做“减法”去冗余、物流效能做“乘法”提速度、消费场景做“加法”惠民生,让全球好物更快、更优、更便地抵达百姓身边。
“货物还没到,审单就能提前开展,等货到港,要么直接提走,要么转场查验,冷链货物的积压时间大大减少。”青白江海关监管一科科长杨杰谈及通关模式创新时介绍,依托“三审工作法”提升报关单证审核时效”,引导企业使用“铁路快通+提前申报+抵港直提”“四门全开、全速查验”“取样送检加急检验”等业务模式,不断优化进口冷链商品通关监管流程,实现“即到即查即放”,通关时效有效提升,企业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
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通域园区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丹丹正在直播介绍中老班列运送来的榴莲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中老铁路“一箱到底”的全冷链运输模式,则为进口好货注入“乘法”动能,让东南亚生鲜得以“快马加鞭”进入四川市场。“泰国金枕榴莲搭乘中老班列冷链专列,从老挝万象到成都只需72小时。”陆港新通道公司董事长陈川说道,全冷链模式使运输时效比海运快70%,成本比空运低50%。今年以来,港口榴莲贸易额已突破亿元,首列抵蓉的榴莲班列已清关199柜、超4400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里的亲民价榴莲也卖出了超百吨,充分验证了高效物流支撑下的消费市场潜力。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内的进口酒产品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特色消费品领域的“加法”,更让进口消费贴近民生。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内,800余款来自欧洲、亚洲的进口红酒、奶粉、轻奢品琳琅满目,“无人机保税配送半小时达”的便捷服务更是提升了消费体验。今年上半年,“移动的国家馆”走进宜宾、自贡,借助中欧班列集装箱搭建展区,将全球好货直接送到市民身边。2025年1-7月,青白江区特色消费品进口预计达12.2亿元,同比增长74.3%。
从通关“减”出效率,到物流“乘”出速度,再到场景“加”出温度,青白江区以国际铁路港为支点,持续刷新进口好货“入川加速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画卷中,书写着“通全球、惠民生”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