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石油第二次“组团”参展,展馆重点聚焦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及企地共建等方面的成果,这些成果都与百姓的 “衣食住行” 紧密相连。展馆分为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地属企业3个展区,通过实物陈列,配合专业解说、专家技术讲解及商务洽谈等形式,全面展示并推介中国石油新材
8月30日至9月1日
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简称新博会)
在哈尔滨举行
吸引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
今年是中国石油第二次“组团”参展,展馆重点聚焦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及企地共建等方面的成果,这些成果都与百姓的 “衣食住行” 紧密相连。展馆分为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地属企业3个展区,通过实物陈列,配合专业解说、专家技术讲解及商务洽谈等形式,全面展示并推介中国石油新材料装置产能、产品种类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展台。
新材料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的竞争。中国石油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将科技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在新博会上生动呈现新材料深度融入生活、持续赋能民生的一面。
01
创新赋能 聚焦产学研用
本次新博会,中国石油展团以“智汇新材料,创生新未来”为主题,在展出的50余件(套)展品中,聚烯烃弹性体(POE)、聚醚醚酮(PEEK)等十余种高端新材料产品均为首次亮相。
独山子石化在国内首次实现采用气相法生产出聚烯烃弹性体(POE)。
在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展台,中国石油全方位展示了自主开发的高端新材料生产技术,采用沙盘、多媒体等形式呈现新材料产品在航空航天、低空飞行、锂电池隔膜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成果,彰显了中国石油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开展炼化领域新兴产业布局,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创新实力。
丁苯橡胶图片。
中国石油开发的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橡胶,成为展会亮点。这些产品打破了进口垄断,破解了轮胎行业“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难以兼顾的“魔鬼三角”难题,也为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技术交流 促进开放合作
在展会上,中国石油深化与同行业及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互动,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拓展产业链合作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市场化动能,助力企业在区域产业协同与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兰州石化与四川石化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兰州石化与四川石化的专家就用户差异、橡塑产品销售策略等展开探讨,对塑胶产品溶脂性能、管材料静压试验等技术指标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分析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在华东地区布局的第一个化工生产企业,致力于聚焦高技术、开发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本次展会上,这家公司和华东化工销售就市场开发、产品预销售及推广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
参观者询问橡胶原料等情况。
在合成橡胶展台,有用户表示:“我们第一次参加新博会,一下就注意到中国石油展出的橡胶产品,这有助于我们形成产业链,实现轻资产运营,打开国际市场,也可以为黑龙江化工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03
盛会搭台 地属企业展新采
中国石油是国家能源化工领域的中坚力量,始终秉承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使命,在地区经济中构建起坚实的产业矩阵。
产品推介会现场。
在首次设置的地属企业展台中,大庆石化、大庆炼化等企业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紧扣市场需求,在3天会期中,主持6场产品推介会,重点介绍聚乙烯、聚丙烯、ABS、石蜡等系列产品,重点推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电缆导管专用料等高端化、特色化产品,吸引众多展商驻足交流。这些产品以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引擎。
参观者在石蜡展品前驻足。
大庆石化带来了13个新产品和20个终端制品,涵盖食品与非食品包装、家居建材、服装服饰等多个领域,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您看这款箱包外壳,用的就是我们的ABS材料。”大庆石化公司工艺副主任工程师刘爽为参观者介绍展台上的样品。ABS材料从石油组分中经特殊工艺提取而成,不仅具备高抗冲、高光泽特性,还广泛应用于高档箱包、电动工具外壳、摩托车配件等领域。
在展区一角,特殊的香气吸引了不少人。“这是半精炼石蜡散发的味道。”讲解人员解释道,从石油中提取的石蜡,除了制作蜡烛外,女士常用的面膜、家庭常备的药膏基质,也都需要用到它。
地属企业展区。
展会上,大庆炼化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携聚丙烯新材料、高端白油、绿色甲醇三大类创新产品实力亮相,其中,开发的大口径结构壁缠绕管可用于生产城市管廊系统,管道直径可做到4米,可将各类市政管道集中排布,让参观者称赞不已。
中国石油展区的各类展品,集中展现了石油化工新材料与国计民生的交融。这背后,是中国石油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果。
来源:中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