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初,天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密互动”不仅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也让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破防。莫迪和普京牵手、拥抱、同乘专车,镜头前一切都像老友重逢,背后却是大国博弈的敏感信号。
2025年9月初,天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密互动”不仅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也让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破防。莫迪和普京牵手、拥抱、同乘专车,镜头前一切都像老友重逢,背后却是大国博弈的敏感信号。
特朗普没忍住,很快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发文,怒批美印贸易关系一边倒,直言印度提出对美零关税“为时已晚”。看似一句赌气,实际上是美国战略焦虑的真实写照。谁都知道,国际军事与地缘政治,从来不是单靠情感表达就能解决的。今天的莫迪和普京,用一辆防弹豪车和一场“后座热聊”,给美国、给特朗普,送上了一记响亮的“外交耳光”。
莫迪刚下飞机不久,中国领导人亲自会见,双方谈笑风生,强调“龙象共舞”,中印关系重回正轨。还没等美国缓过神,镜头又切到莫迪和普京——两位领导人在会场里外如影随形,先是会谈,再是牵手合影,出门还要临时决定同乘一辆专车“兜风”。
据报道,两人在车后座里热聊了整整一小时,代表团成员在会场门口干等了40多分钟。莫迪还在社交媒体X上晒出了两人同车的合影,配文“与他(普京)的对话总是富有启发性”。这画面,社交平台和国际媒体几乎都是刷屏级的传播。
这种“秀默契”,根本不是简单的个人友谊,而是赤裸裸的战略信号输出。俄印领导人不仅在安保级别上“同乘一车”,更是在外交姿态上“并肩而行”。这事要是搁在几年前,估计美国最多也就是嘴上不服气。如今普京刚在阿拉斯加和特朗普坐过同款豪车,半个月后又带莫迪来了一把,这种“后座外交”分明就是在给美国递话,顺带把特朗普的耐心和自尊心一次性点燃。
对,美国就是这么“玻璃心”。特朗普的回应非常直接——印度现在说愿意对美零关税,但为时已晚。“几年前就该做了”,这话看似无奈,背后却是赤裸裸的气急败坏。美国多年施压印度降低关税,始终收效甚微。等到印度“态度软了一点”,特朗普一句“晚了”,把所有谈判的空间都堵死。这不是强硬,是恼羞成怒。
美印关系到底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得从这几年美印贸易、军事、地缘政治的多重摩擦说起。特朗普一直认为美印贸易是“单向灾难”,美国进口印度商品多,印度买美国货少,贸易逆差长期存在。
数据上,印度确实对美有顺差,但印度方面依托智库GTRI给出的统计,美国整体对印贸易实际享有350亿至400亿美元顺差。换句话说,特朗普自认为美国“吃亏”,但事实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和技术转让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可在特朗普眼里,问题不止是贸易。更让美国战略精英们心里不舒服的,是印度和俄罗斯的“亲密无间”。美方已经多次以印度“从俄罗斯大量购买石油和武器”为由,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8月7日新一轮加征关税生效,原因无非是印度“间接支持”俄罗斯。美国人打着“价值观外交”的旗号,表面上要让印度选边站,实际上是想用经济手段绑架印度的外交自主。在美国眼里,印度和俄罗斯越走越近,就是背叛。
偏偏莫迪并不吃这一套。就在特朗普社交媒体发难的同时,印度和俄罗斯不仅双边会谈,而且“秀操作”:莫迪四次拒接特朗普电话,直接用行动表达不妥协。印度媒体更是“火上浇油”,把普京和莫迪的亲密互动解读为“对美国和欧洲的明确信号”,宣告印度不会因为西方压力而削弱对俄关系。“多向结盟”成了印度新标签。中印、印俄、印欧多线程,谁都不想放弃,谁给压力,谁就被晾在一边。
再看美国这边,表面上是强硬,实际是焦虑。拜登政府时期主推的“四方安全对话”,美日印澳并肩维护印太格局。特朗普上台后,直接取消了去印度参加“四方安全对话”峰会的计划。
美国媒体一边批印度“脚踩两只船”,一边又要拉拢印度,不断强调“印美价值观接近”。美国财长贝森特这时候出来说,印度是“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美印“价值观契合”,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给美印关系打补丁。嘴上说得好听,实际动作却是加征关税、外交冷处理,双标得不加掩饰。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发难的节点极其精准。上合组织峰会刚刚结束,莫迪与中国、俄罗斯领导人密集互动,不仅共同探讨美国关税威胁,还在公开场合强调“印中是伙伴”。这话一出,美国的“印太战略”直接被架空。毕竟,如果印度和中俄都能搞好关系,美国再怎么打“亚洲牌”,都很难让印度站在自己这边。特朗普本想用关税和贸易谈判把印度拴在美国的战车上,谁想到人家主动“多边”,美国这一套“老把戏”彻底玩不转了。
再细看细节,莫迪和普京的专车外交绝不是巧合。要知道,普京8月刚在美国阿拉斯加和特朗普上演了一把“后座外交”,没过几天又带莫迪兜风。两场同款操作,主角换了个国家,信号却一样清晰:俄罗斯的朋友圈还在,谁来谁走都能玩。
美国媒体和智库这时候也不甘寂寞,查塔姆研究所的基尔·贾尔斯直接点评,说美国把印度逼得“不得不去别处找朋友”。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艾尔斯则分析,印美摩擦反而给了印度“修复与中国关系”的理由。
来源:洞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