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发布

摘要:AI浪潮汹涌澎湃,既是当下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也蕴含着巨大确定与不确定。信息通信业,正积极拥抱AI,以基础设施的筑基者、模型应用的赋能者、信息服务的创新者“新三者”身份,坚定步入数智时代的AI主场。

AI浪潮汹涌澎湃,既是当下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也蕴含着巨大确定与不确定。信息通信业,正积极拥抱AI,以基础设施的筑基者、模型应用的赋能者、信息服务的创新者“新三者”身份,坚定步入数智时代的AI主场。

2025年是布局“十五五”关键之年,置身于确定与不确定交织的浪潮中,哪些技术将成为塑造商业版图的强大力量?又有哪些创新将引领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

在12月18日的通信跨年思享会——2024通信产业大会暨第19届通信技术年会上,以行业多位CTO、一线领军者和资深专家的年度技术趋势提名基础上,《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以“数字人”的方式,重磅发布了“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01 关键技术典型场景收敛

6G研究从技术走向标准

2024年9月全球首个6G标准立项“6G场景用例与需求”的研究,标志着6G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研究阶段逐步迈向标准化研究阶段,6G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形成了通信、感知、智能、计算等多领域的融合创新。2025年,6G技术试验将继续围绕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智能化、天地一体化、智能超表面、数据服务、移动算力网络、网络基础架构等七大技术方向不断深入,构建一个智慧内生、性能卓越、绿色节能、安全可信、泛在互联的6G网络,中国6G也将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的实质阶段。

02 AI深“入”通信网全要素

网络自智从L3迈向L4

随着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大模型在自智网络中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共识。2025年,代理式人工智(Agentic AI)成为推动自智网络向高阶演进的重要组成,通过将复杂任务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逐步优化结果,让人工智能具有主动性、自治性、适应性,同时,运营商将正式进入L4高度自智网络时代,人工智能与自组织网络、智能核心网、智能传输网等通信全要素网络的深度融合使得系统可在更复杂的跨多网络领域环境中,实现业务和客户体验驱动网络的预测式或主动式的闭环管理,从而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同时,智能开放无线云网络也成为运营商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网络管控能力与效率,使能全方位持续创新创收,面向高价值业务和垂直行业提供定制化确定性保障服服务。

03 5G-A通感智算“领航”

低空智联网筑基低空经济

以低空智联网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统筹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键底座。2025年,随着低空飞行活动日益活跃、低空业务应用日渐丰富,超视距飞行作业、高频次飞行活动、多样化飞行装备、复杂化飞行环境等因素对网络的通信可靠性、导航精准性、监管全面性、运营高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5G-A通过引入连续波和脉冲波双波形智能感知技术,并依托创新的智能超表面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通信与感知能力的无缝集成,通感智算通过共享频谱、硬件平台和信号处理框架,实现了视线通信辅助感知与感知辅助通信的双功能集成通道。届时,低空智联网作为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通过通信网、感知网、导航网、气象网、算力网等“五张网”整合,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服务基座。

04

破解算力联通堵点算力效率桎梏

智算中心从“建好”到“用好”

随着智能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智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提升算力调度和增强互联性能是智算集群规模扩展和性能提升的关键。GPU卡间开放互联协议OISA的提出,推动互联协议、交换芯片等核心技术攻关,满足卡间互联极致的带宽和时延要求。全调度以太网GSE,突破无损以太性能瓶颈,网络性能可比传统 RoCE 网络提升 30% 以上,大幅提升 GPU 节点间通信效率。我国智算中心卡间互联、机间互联等堵点难点问题持续突破,推动智算中心从“建好”到“用好”。

05

AI算力催“新”骨干网迭代

SDM光纤与空芯光纤加速成熟

为加速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深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满足AI等规模应用的需求,400G全光骨干网已实现规模商用,产业界预计下一代骨干网将向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持续演进。下一代骨干网需要新型光纤支持,SDM空分复用光纤与反谐振空芯光纤被产业界视为下一代新型光纤的发展方向。SDM光纤通过在不同空间位置传输不同信号的复用方式,加速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容量;空芯光纤的内部纤芯是中空的,具有超低的损耗和色散以及接近光速的传播速度。当前,两类光纤研发进展顺利,多项现网测试相继落地。随着相关技术验证的持续推进,2025年,SDM光纤、空芯光纤有望进一步解决现网工程熔接难题、光纤大规模制备等工程部署难题,加速走向技术成熟。

06 通信赋智赋能赋连接

智能体应用规模“涌现”

生成式AI与大模型的飞速发展正引领我们快速迈入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基于大模型的AI智能体作为AGI的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正逐步成为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的主流形式。2025年,智能体的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将显著增强,能够在更多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也推动AI从单一领域的优化向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同时,多个智能体将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分布式协同工作,实现群体智能的涌现,届时,通信网络需要为智能体提供内生智能和赋能,如AI推理、环境感知等能力,以增强智能体的功能,多样化互联互通、安全与可信管控也将成为重点。

07 自主根技术和计算框架向新

AI生态加速重构

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加速演进,参数量走向万亿级,序列长度迅速增长,模型结构走向多模态甚至全模态,AI智算的核心在于AI与智算的深度融合,以及由此构建的AI框架和生态。2025年,算法模型的优化与创新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不断引入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框架,AI智算生态将不断提升AI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与此同时,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自主可控成为AI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开源的大背景,更多的开源资源和工具将被推出,进一步推动AI的普及与应用,诸如操作系统与基础软件、AI算法框架等根技术也将迎来重要突破,产业链通过技术融合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扩展,我国AI智算生态将不断完善和拓展。

08 大流量加速光电转换升级

数据连接走进800G时代

随着AI、4K/8K视频、云游戏、行业数字化等应用的大规模涌现,网络流量迅猛增长,对带宽、时延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全网流量最大、最密集、数据处理任务最多的节点,数据中心内网环境升级,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必然选择。光模块承载着光电转换的重任,是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元器件。而800G光模块因其支持大带宽、低延迟网络环境等优势而受到市场青睐,近年来逐步在数据中心内部落地商用。2025年,面临更大规模的数据流量增长,随着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设计工艺不断精进、互操作性持续完善,将有更多数据中心商用800G光模块,进而促进数据中心光连接走进800G时代。

09 源网荷储一体化加速

算电协同走深走实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人工智能的高耗能属性决定了“AI的尽头是电力”。绿色技术创新将是伴随通信全周期的长期使命。解决算力增长和电力消耗矛盾,算电协同发展是必由路径。目前算电协同处于起步阶段,算电协同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技术兼容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挑战。推进绿色电力与算力联合调度是其中重要一环,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为算电协同的关键抓手。2025年,在“双碳”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观引导下,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企业积极探索源网荷储技术及项目落地,与此同时,规划、调度、市场和产业的协同加速,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

10 星地融合持续演进

天地一体渐行渐近

天地一体是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低轨(LE0)卫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商业航天发射为大规模低轨星座组网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星地网络迈向业务融合,2025年,三大运营商将加速布局补足卫星互联网,同时,随着星链、AST等手机直连卫星星座的商用进程加速,全球卫星和地面产业将以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能力为突破口,携手加速3GPP通信协议、星地融合组网、星地频率共享等天地一体网络关键能力的技术和端到端产业成熟,合力打造“星地深度融合”的天地一体繁荣生态。

作为通信产业年度风向标活动和“跨年思享会”,由通信产业报全媒体主办的通信产业大会暨通信技术年会,至今已举办了19届,成为一年一度的行业嘉年华,大会为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2024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九届通信技术年会,以“AI赋能:通信业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聚焦AI大变局下行业创新与企业机会,大会由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组成,大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通信十大事件”、行业专家联合提名的“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通信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等重要成果。大会不仅是通信行业的一次年度思考分享会,更是促进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中国广电集团副总经理

曾庆军

曾庆军,现任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就职于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学研究院,负责广播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曾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中心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信息网络中心副总工,从事多媒体通信服务项目研发、网络实验及管理。曾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从事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的科技管理。2012年1月,当选为ITU-R第六研究组副主席。2015年10月,成功连任ITU-R第六研究组副主席。为推动5G 700M全球标准形成和产业链成熟做出巨大贡献。是跨通信、广电融合领域的领导型行业资深专家。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

黄宇红

黄宇红,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工信部IMT-2030推进组副组长、科技部6G总体工作推进组专家、全球运营商联盟NGMN董事会成员、全球TD-LTE发展倡议(GTI)秘书长。先后负责了中国移动GSM900/1800双频网络、GPRS、CMNeT网、IP专网、WLAN、3G、4GTD-LTE、5G、6G相关的技术研究、策略研究、规范制定和试验测试等重大项目的技术工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7项,其中2016年,参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得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院长

马秀发

马秀发,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数字与智能化创新中心)党委书记、院长。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牵头组织建设了中国联通的IT云化集约化的超大型业务支撑系统cBSS和基于AI能力的大型智慧客服系统,打造了全栈自主可控的联通云原生平台、智能中台。曾获运营商财经网“2023年度AI人工智能领军人物”称号,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产业推进计划。长期从事国资央企数智化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易芝玲

易芝玲博士,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目前负责中国移动在无线通信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易博士建立了中国移动研究院绿色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创造性提出绿色柔性、开放智能的网络设计理念,主要研究方向为5G/6G关键技术、C-RAN/O-RAN、高效能系统架构设计、绿色节能基于无线大数据的移动网络智能化等。她负责筹建了C-RAN联盟,WAIA(Wireless AI Alliance),和O-RAN联盟。

易博士荣获IEEE 2015产业引领创新奖(IEEE 2015 Industrial Innovation Award of IEEE for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in Next-Generation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表彰其在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国际领导力与创新;荣获1995年度“Stephen O. Rice Prize”莱斯最佳论文奖和2018年度“Fred W. Ellersick Prize”最佳论文奖和莱斯论文奖,以及第七届IEEE亚太杰出论文奖;入选IEEE Life Fellow;入选2023年度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易博士积极贡献标准和学术领域,对通信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先后担任IEEE/ACM Trans. NET区域主编、IEEE通讯协会理事、IEEE通讯协会科技会议总监、IEEE无线通信及网络督导委员会创会主席、未来通信论坛(FuTURE Forum)5G/6G SIG主席、WAIA执行委员会主席、O-RAN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GreenTouch执行委员会成员、ETSI NFV网络运营商理事会成员、WWRF指导委员会成员、IEEE 5G Initiative指导委员会成员兼出版工作组主席、IEEE战略规划委员会成员、IEEE标准发展委员会成员、CSCN-SC指导委员会成员、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部总经理

窦笠

窦笠,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邮电部设计院室主任、中国电信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铁塔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获得过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上海诺基亚贝尔云网服务事业部自智网络首席战略官

王琳

王琳女士,上海诺基亚贝尔云网服务事业部自智网络首席战略官。王琳女士拥有25年以上通信行业工作经验,在运营商数智化转型、数字化赋能行业等众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王琳女士领导诺基亚贝尔云网服务解决方案团队,为运营商数智化转型提供从战略咨询、AI赋能运营、大数据价值分析等端到端解决方案,服务于运营商的降本增效、体验优化和收入增长,还助力运营商赋能行业客户。王琳女士的专业能力获得行业认可,被TMF邀请担任2024 TMF催化剂大奖的评委。

在王琳女士所领导团队的推动下,诺基亚携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连续五年斩获AI和自智网络领域多项国际大奖。2022年获得TMF AIOps,客户体验信任两项关键赛道的TMF卓越大奖,与中国移动战略联盟获得Green 5G的TMF催化剂大奖,以及FutureNet World & Asia的两项AI 运营国际大奖。2024年获得AI/GenAI创新的TMF卓越大奖,FutureNet Asia网络AI大奖;以及多项ICT中国(2024)案例一等奖和“人工智能+电信业”领航先锋案例奖。

王琳女士作为诺基亚贝尔女性领导者的代表,以她的职业素养,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获评诺基亚贝尔金叶子奖项,和诺基亚贝尔的通信大使。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罗杰

罗杰,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通信学会会士。1989年元月起从事光纤研发工作,2000年11月加入长飞公司,历任研发部经理、研发中心总经理等职务。现任长飞公司技术总监、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俊知集团毫米波首席技术官

肖可成

肖可成博士长期在日本及美国学术研究机构及企业从事微波毫米波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作。自博士论文到任哈佛大学南极远程亚毫米波天文台(ASTRO)科学家期间就长期致力于亚毫米波超导SIS混频技术及太赫兹接收技术的研究,在杜克曼工作期间也和美国国家计量标准局(NIST)合作进行了大量5G毫米波无线通讯信道特性和大规模天线信道模拟器的研究。肖博士于2019年9月入职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及毫米波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公司5G毫米波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

欧阳晔

欧阳晔博士目前在我国最大的电信软件公司亚信科技(HKG1675)担任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研发与创新工作。加入亚信之前,任美国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电信集团通信人工智能系统部经理和Verizon Fellow。欧阳博士在ICT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与大型团队管理经验,研究领域专注于移动通信、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领域的研发创新与商业化。2022年11月,欧阳晔博士因其在网络智能化和自组织蜂窝网络领域的领导力当选 IEEE Fellow。

欧阳晔在工业与学术界获得多项荣誉与奖励,近期包括2017美国杰出亚裔工程师奖、2023福布斯最具影响力全球华人精英奖、2019 TMForum全球电信业未来数字领袖大奖、2021美国国家多元化科技领袖奖、2022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中国自动化学会CAA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吴文俊科技进步奖、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领袖奖、2017 IEEE国际大数据会议最佳论文奖、2017美国电信业创新大奖和最佳OSS/BSS产品奖、2017北美最佳运营商大数据系统奖、2016美国电信业创新大奖、2015 IEEE无线通信年会无线通信跨领域贡献奖、美国总统科学技术与政策办公室研究基金等。欧阳博士在多个国际标准与学术组织任职,包括IEEE, ETSI等多个工作组与会议主席,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北京软协人工智能专委会会长、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职业发展导师、清华大学-亚信6G网络与智能计算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等。

欧阳晔博士著有50余篇学术论文、160余项专利、180余项国际标准、13本学术书籍。欧阳博士拥有中国东南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塔夫斯大学硕士学位和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亨鑫科技总工程师

华彦平

华彦平自2014年加入亨鑫科技,带领团队将天线业务从不到1000万拓展至目前的4亿左右,成功实现天线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研发团队由2014年不到10人发展至现在的45人,并打造成能够打硬仗、攻坚仗的作风过硬的研发团队;产品系列由2014年的一个系列、三款成品,拓展至目前的五大系列、260多款产品;行业地位由原来的末位提升至二类领先者。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天线及射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公司级年度技术创新奖、集团级年度技术创新奖、中国通信学会天线与射频技术委员会委员、公司管理创新奖、亨通集团30周年“杰出贡献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

2025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联合提名专家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

辛鹏骏

辛鹏骏,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工业和信息化出版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大学无线电系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丹佛大学短期访问学者。1996年加入中国电子报任编辑记者从事通信产业一线采访。2002年加入通信产业报,专注通信产业的产业分析与宣传报道,长期关注通信产业发展与变革。见证1996年以来的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参与、策划、主持通信产业若干重大事件的解构与影响力报道,撰写大量产业报道与评论。倡导践行“新闻推动产业”的行业垂直媒体发展理念和“责任新闻、深度观点”的编辑方针,率先倡导新阶段科技媒体“研究性报道”和“智库型媒体建设”发展范式。

附:近五年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2024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1.【5G-A】R18标准冻结 5G-A开启商用元年

2.【6G】技术方向明晰、关键技术收敛 6G愿景渐行渐近

3.【数据要素】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深入 数据技术开发创新迈向活跃期

4.【算力网】算力路由“以网强算”、数据快递“差异服务” 算力网拓展智能化

5.【光网络】400G成势,50G PON商用 万兆全光底座加速构建

6.【AI】大模型从"能有"迈向"好用" 生成式AI加速渗透通信全域

7.【卫星通信】兼容5G,融合6G 星地融合加速演进

8.【数实融合】数实融合融通深入 混合式元宇宙成场景新范式

9.【数字生活】AI“深”透数字生活 FTTR创新助推智慧家庭升维

10.【新型工业化】多重技术跨域催生新质生产力 通信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2023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1.5G-Advanced推动连接更高效毫米波、深层空分复用迎发展新机会

2.RedCap规模应用 无源物联网加速迭代千亿连接开启发展新境界

3.算网融合走深走实 确定性网络应用加速转化

4.算力原生打破异构芯片生态竖井 存算一体助力通信编解码技术变革

5.区块链加速基础设施化 元宇宙和Web 3.0信任底座渐入佳境

6.AIGC推动数字化生产力跃升 体系化人工智能加速AI服务普适

7.算力部署助推骨干网升级 G.654.E光纤迎全球规模应用

8.网联智能深度融合 C-V2X产业加速发展

9.专网与场景化覆盖需求加剧 5G小基站迎爆发风口

10.NTN加速实现全域泛在连接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迎发展元年

2022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1.R17标准冻结 四大场景深化 5G加速走出“传统通信”

2.算网一体走深走实 “算力”成建网第一驱动力

3.从传输接入光纤化到传送节点光交化 全光网2.0加速到来

4.节能技术全域渗透 “智能+”绿网络成建设刚需

5.“零信任”与增强隐私协同 数据安全破局“好用与保护”之困

6.从碎片化到深融合 通信网智能化成建设标配

7.高带宽大流量需求加速 800G硅光迎创新热潮

8.数字孪生应用提速 “元宇宙”概念助推数字世界构建

9.赋能数字化深度转型 融合性集成化数字交付成信息通信服务关键

10.标准工作实质启动 专利竞争博弈加剧 6G图景渐行渐近

2021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1.升级用户体验 深化行业融合 5G创新步入价值兑现时代

2.与5G同生共促 云网融合成电信业深度转型大方向

3.迎技术发展拐点 边缘计算走进舞台中央

4.400G商用800G初现 光传送网向超高速挺进

5.新基建政策助推 卫星互联网迎新发展

6.安全场景“繁复化” 量子互联网迎发展“窗口”

7.挺进5nm、软硬件协同、泛终端爆发终端设计步入5G“深水区”

8.应对高速率高价值场景 硅光子器件产品商用加速

9.多维技术融合乘数效应凸显 工业互联网走向实践深耕

10.紧贴DICT深度融合主线 6G研发打响“发令枪”

2020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1.R16冻结R17就绪,5G to B时代真正来临

2.从试商用到商用,边缘计算不边缘

3.控制面集中 转发面下沉,核心网演进助推网络更开放

4.多连接技术并存 AIoT走向普及,BIoT成新亮点

5.深度学习演进提速 智能语音更加成熟,AI安全隐患凸显

6.搭建BaaS平台,区块链即服务加速应用落地

7.从被动到主动,网络安全防御走向AI化、平台化

8.5G成标配 显示影像常态化进阶,手机设计稳中有变

9.5G与AI加持,工业互联网从建好平台迈向用好平台

10.从使能技术到转型新范式,数字孪生成数字社会新方法论

发布:《通信产业报》全媒体

统筹:辛文

文字统稿:党博文

采访调研:党博文 赵妍 高超 崔亮亮 赵妍 胡媛

视频:莉君

图表:张署念

编辑:晓燕

重磅:2024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发布

来源:通信产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