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段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军营不仅是我奉献青春与热血的阵地,更是我与妻儿共享天伦、播撒温情的港湾。由于队长家不住在中队,每逢周末或法定节假日,我就让他回家。这样,值班的重任便常常落在我的肩上。除非我们一家三口返回市区的岳母家,享受那份难得的团聚与放松,否则,
#秋日生活打卡记#在那段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军营不仅是我奉献青春与热血的阵地,更是我与妻儿共享天伦、播撒温情的港湾。由于队长家不住在中队,每逢周末或法定节假日,我就让他回家。这样,值班的重任便常常落在我的肩上。除非我们一家三口返回市区的岳母家,享受那份难得的团聚与放松,否则,在营区的日子里,只要没有特殊任务,节假日我便能拥有更多宝贵时光,陪伴在年幼的儿子身边,见证他成长的点点滴滴。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那些与儿子共度的温馨片段便如潮水般涌来,尤其是在县区军营度过的那些冬天。印象中的县区,冬日似乎比市区更为凛冽,呼啸的北风裹挟着鹅毛大雪,常常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特别是进入“三九天”,寒意沁骨,呵气成霜,连呼出的空气都仿佛要被冻结。然而,就在这样滴水成冰的季节,却珍藏着我与儿子最鲜活、最温暖的一幕。
那是一个寻常的礼拜天,一场罕见的大雪过后,天地间一片苍茫。营区附近公园的大湖,整个湖面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宛如一块巨大的天然溜冰场,又像是铺展在大地上的洁白画布。雪后初霁,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吸引了无数大人小孩前来嬉戏。我们一家三口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欢乐的人群。
儿子一踏上那片冰雪世界,便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瞬间释放了所有活力。他兴奋地在雪地上奔跑,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悦耳声响;时而又调皮地趴在雪地上,像只快乐的小熊般向前爬行;偶尔脚下一滑,摔个四脚朝天,他也不哭不闹,反而咯咯地笑着,在厚厚的雪被上打个滚儿,又迅速爬起来,继续他的“探险”。我们一家三口在开阔的冰面上追逐打闹,打起了雪仗。我和妻子故意放慢速度,让儿子的“小雪弹”屡屡“命中”目标,他则在一旁欢呼雀跃,小脸红扑扑的,小手冻得通红,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他的衣服上沾满了雪沫,很快便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活像一个小雪人,但当他摘下帽子,头上却腾腾地冒着热气——那是孩童纯真无邪、精力旺盛的最好证明。那份纯粹的快乐,仿佛能融化世间所有的冰雪,也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
那天的欢乐消耗了儿子太多精力。午饭后,他一沾到床便沉沉睡去,发出均匀的鼾声,香甜的睡颜上,嘴角还带着满足的笑意。这一觉,竟从午后一直睡到了傍晚,连晚饭都没能叫醒他。看着他熟睡的模样,我和妻子相视而笑,心中充满了为人父母的幸福与满足。
儿子上幼儿园的那段时光,同样充满了温暖的插曲。儿子从小就爱干净,小嘴又甜。他所在的机关幼儿园里,有一位和蔼可亲的吕老师对他非常好。吕老师的儿子已上初中,但她妹妹的儿子与我儿子年龄相仿,远在济南。记得有一次,吕老师看着我儿子,笑着对我说:“你儿子和我妹妹的儿子长得特别像,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等他们回来,我们一定要一起吃个饭,让这两个小家伙认识认识。”或许就是这句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那以后,吕老师便对我儿子格外地关照。她常常从家里带来新鲜的水果、可口的零食,悄悄地塞到儿子手里。儿子也特别喜欢这位温柔的老师,不喊“吕老师”,而是甜甜地喊她“吕妈妈”。这声“吕妈妈”,喊出了孩子最纯真的依赖与喜爱,也让我们两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份超越了师生情谊的温暖,慰藉了我们异乡为客的军旅生活。
由于我妻子上班,我的工作性质也无法按时去幼儿园接儿子。那段时间,每天负责接孩子的,大多是中队文书和炊事班的战士们。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我的儿子,这份战友情谊,同样让我铭记于心。
儿子就读的这所机关幼儿园,正巧坐落在一个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每天放学时分,那里都有一位固定执勤的交警同志。据文书告诉我,那位交警也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或许是出于对军人这份职业的特殊情感,或许是被孩子纯真的笑容所感染,他每次看到来接儿子的战士,或是看到我儿子时,总会格外亲切。他常常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或者一个小巧的玩具,笑着递给我儿子。有时候过来抱抱我儿子。儿子回来后,我问儿子:“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如果要了,一定要说‘谢谢!’”儿子带着童真的笑容边玩边说:“我说谢谢叔叔了,叔叔还说‘不客气’呢!”
这份素昧平生的善意与温暖,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机会当面向他道一声感谢,只能将这份感激默默珍藏心底,心想:“他或许是看到当兵的,便自然而然地感到了那份源自军营的亲切与认同吧。”
这些散落在军旅岁月中的片段,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记忆的夜空。有儿子在冰天雪地里尽情撒欢的欢笑,有“吕妈妈”般温暖的师恩友情,更有来自陌生战友和热心人不经意间的善意。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情,汇聚成一股暖流,不仅温暖了那些寒冷的日子,更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永远温暖着我的记忆。
来源:潇洒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