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中心建设方案的策划与实践探索 —— 以温州市中心医院为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3 19:14 1

摘要:内镜中心通常是指将使用软式内镜进行内窥镜检查、诊断、治疗的功能集约化设置的医技平台,其软式内镜主要分为消化内镜、呼吸内镜、泌尿科内镜、耳鼻喉内镜和妇科内镜等,对应检查或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妇科等疾病,临床应用广泛,已经逐渐成为微创技术的

广告

文/郎正则 温州市中心医院基建科

内镜中心功能介绍

内镜中心通常是指将使用软式内镜进行内窥镜检查、诊断、治疗的功能集约化设置的医技平台,其软式内镜主要分为消化内镜、呼吸内镜、泌尿科内镜、耳鼻喉内镜和妇科内镜等,对应检查或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妇科等疾病,临床应用广泛,已经逐渐成为微创技术的主力军。

2021年,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旨在充分发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明确“十四五”期间重点要大力扶持传统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局部微创治疗等在内的微创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县域全覆盖。虽然在临床科室内独立设置内镜室有利于科室工作的高效开展、方便患者就诊,但考虑到内镜诊疗、消毒、麻醉、存储等所需的设施、人员配备以及感染控制管理等因素,集约建设包括检查、诊断、治疗等功能的内镜中心已逐渐成为设计主流方式[1]。因此近年来不论是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谋划筹建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时,往往会涉及到内镜中心单元规划建设。

目前,内镜中心并无统一的建设标准或设计规范,主要参照并遵循与临床科室的使用及管理要求、内镜清洗消毒及感染控制要求相关的工作、管理、技术规范或标准进行设计,强制标准更偏向于对内镜使用与清洗消毒的往复流程要符合感染控制的监管要求。

内镜中心策划思考

2021年,温州市中心医院双屿院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取得立项批复,项目设计床位数为850张,总建筑面积143180平方米,新建地上建筑面积921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工程目前处于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6月竣工投用。

项目效果图

项目建设实景图

该工程前期方案设计阶段进行一级医疗工艺设计时,医院决定选址于门诊单元建设以“消化内镜+呼吸内镜”模式的内镜中心,其他包括耳鼻喉内镜、妇科等在内的临床专科的软式内镜独立设置于各自门诊单元区域内运行,腔镜(硬式内镜)由手术部统一管理。本文通过剖析温州市中心医院双屿院区改扩建工程内镜中心前期方案策划过程,阐述了笔者对实施内镜中心建设方案的策略建议。

(一)设计任务书编制

笔者在内镜中心项目设计方案开始编制前,首先结合医院规划及临床科室发展需求,配合设计单位完成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工作。设计任务书是项目建设大纲,其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配置要求等。

1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经多轮磋商讨论,本项目建设规模暂定内镜中心总建筑面积不小于2500平方米,建设内容需设置消化内镜单元、胃肠动力单元、呼吸内镜单元,按照《中国医院建设指南》建议,整体设立办公生活区(面积占12%-15%)、患者候诊区(面积占6%-8%)、麻醉复苏区(面积占6%-8%)、诊疗区(面积占50%-55%)、清洗消毒储存区(面积占10%-12%)、污物处置区(面积占6%-8%)等。各分区设立的具体要求如下:

办公生活区——宜统一设置办公生活区,包括医护更衣室、办公室、示教室、会议室、休息室、值班室、库房、卫生间等功能用房。

患者候诊区——消化内镜单元与胃肠动力单元共设患者候诊区并设护士站,呼吸内镜单元单独设患者候诊区并设护士站。

麻醉复苏区——消化内镜与呼吸内镜分别设置麻醉复苏区与护士站,按照麻醉/镇静内镜的操作室所配备的麻醉复苏床位比例应当不少于1:1,并宜控制在1:1.5-1:2.5范围。其中消化内镜设麻醉准备室、麻醉复苏室最少设10床-15床,呼吸内镜设独立的麻醉准备室、麻醉复苏室最少设2床-3床。

诊疗区——

1消化内镜单元诊疗区,建筑面积约500㎡,包括无痛胃肠镜室数量不少于10间(含超声内镜EUS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并设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室(ERCP)1间,配设库房。2胃肠动力单元诊疗区,建筑面积约200㎡,包括设消化内镜室4间(含上消化道1间,下消化道1间,肠道菌群移植(FMT)1间,胃肠治疗室1间),另设胃电图室1间、呼气室1间、咨询室2间、胶囊内镜室1间等。3呼吸内镜单元诊疗区,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包括支气管镜镜室(需设负压通风)数量不少于2间,配设库房。

清洗消毒储存区——消化内镜与呼吸内镜分别独立设置清洗消毒室及储镜室。

污物处置区——宜统一设置污洗室、污物暂存室。

其他配套功能用房——需考虑包括二氧化碳气瓶间、UPS间、水处理室、设备机房等配套功能用房的配置空间。

2 流线设计要求

整体布局需按照“五区三通道”设计,五区为候诊区、诊疗区、麻醉复苏区、洗消储镜区、办公生活区,三通道为医护人员流线、患者流线、污物流线(含内镜处理流线)。其中,消化内镜与呼吸内镜的候诊区、诊疗区、麻醉复苏区及洗消区需要相对独立,避免感染交叉。

医护人员流线需要满足场址基础条件,医护梯位于西北侧,宜就近安置办公生活区并考虑采光通风。

患者流线需考虑与内镜中心密切相关的门诊、急诊、住院、影像科、病理、手术部、ICU等功能单元有便捷流线,中心内部流线按照候诊接待→检查前准备→检查治疗→术后复苏→离院。

污物流线需单独设置不与其他流线交叉,其中内镜洗消处理应注意胃镜、肠镜分开清洗,遵照洗消区→干燥区→储镜区的转运顺序分别单独设置功能室。

3 其他特殊设计要求

内镜中心设计时,设计单位除遵循相关设计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处理室、UPS间、洗消室需提高结构荷载,设计阶段确定位置后,今后施工阶段不再调整,因此建议设置在辅助功能区域边角,减少今后二次改造难度。2洗消室给排水及设备安装均有特殊要求,建议方案设计阶段引入多家专业厂家共同排布通用方案,避免施工阶段配合设备招采需要进行二次改造。3内镜中心需配置独立运行的空调系统,宜采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或独立的集中式冷热源空调系统,同时应配置空调群控系统并与智能化工程联动以便今后对接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其中各区有温湿度控制要求,温湿度控制参考下表:[2]4要求实现内镜中心水、电能耗进行单独计费,以便医院测算运行成本,助力打造绿色医院建筑。5要求内镜诊疗室的诊疗环境达到准洁净手术室要求,通风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不低于6次/h,噪声不大于50dB,空调末端加装空气消毒杀菌模块。呼吸内镜诊疗室加装数字化负压通风系统并设缓冲间以备平战结合转换使用。6洗消室选址宜靠窗设置,通风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提高至不低于10次/h,房间保持相对负压。7设UPS间作为应急电源供应所有内镜诊疗室,供应时间按0.5-1h计,同时内镜诊疗室按一级负荷供电,采用两路电源供电。

8

内镜诊疗室需设医用气体,墙壁设备带与吊塔分别留设一组医用气体终端(含1个氧气、1个真空吸引、1个医用空气、1个二氧化碳)。医用气体系统需设集中监测系统,二级减压箱应设于护士站,氧气、真空吸引、医用空气由项目主气源站通过医气井道接入内镜中心后分别供应,二氧化碳由内镜中心区域内部配设汇流排供气站房,站房选址应靠近外墙,有排风设施。

9洗消室需由专业厂家介入排布通用方案,方案需包含机器人转运路径。10示教室需含会议系统。11内镜诊疗室均应满足无痛内镜操作要求,经科室讨论,要求胃肠镜诊疗室的建筑面积应不小于25平方米,并建议大于等于30平方米,气管镜诊疗室的建筑面积大于等于30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

1 一级医疗工艺设计

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考虑,内镜中心选址需与门诊及住院部有密切联系并宜靠近门诊低楼层,同时需与急诊、影像科、病理、手术部、ICU的由便捷的交通流线。经考虑科室诉求不低于2500㎡的发展规划,结合双屿院区改扩建工程一级医疗工艺设计方案,拟选定于门诊楼3楼作为内镜中心建设场址。

场址选址位置图

内镜中心与住院楼、急诊、影像科、病理、手术部、ICU等单元的交通流线示意如下:

内镜中心与急诊部交通流线图

内镜中心与其他单元的交通流线图

内镜中心与手术部交通流线图

内镜中心与病理科交通流线图

2 二级医疗工艺设计

场址确定后,启动二级医疗工艺设计,第一稿功能布局图框架如下图:

优化前平面布局图

其中消化内镜诊疗区(含洗消区)建筑面积约600㎡,基本能够满足科室现阶段规划使用要求。但在后续的方案深化阶段,着眼于内镜中心的发展前景以及医院胃肠动力专科发展的需求,设计方案将胃肠动力区域调整至门诊楼4楼,区块建筑面积约300㎡并预留600㎡发展空间可作为配套消化内科病房或日间病房,通过内部电梯串联4层胃肠动力专科与3层内镜中心,并设有同层连廊直连住院部,其流线关系如下图。本文聚焦于内镜中心建设,所以不再展开对胃肠动力专科建设的谋划讨论。

内镜中心与胃肠动力交通流线图

内镜中心调整深化后的平面布局如下图:

优化后内镜中心平面布局图

内镜中心效果图

内镜诊室效果图

方案进行优化修正后,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三个单元的患者交通流线示意如下:

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流线分析图

内镜中心内部患者流线与医护流线,污镜流线、结镜流线与污物流线分析分别如下图示意:

医护流线与患者流线分析图

洁镜、污镜、污物流线分析图

同时,本方案已考虑内镜中心2间负压气管镜室满足“平疫转换”流线要求,用于应对突发烈性传染病时期的内镜诊疗,其流线示意如下图。

突发传染病时的医护、患者流线分析图

本方案洗消室流线设计由医院设备科牵头组织多家市场主流厂家在装修实施前提前介入布排通用方案,其洗消流线示意如下图:

消化内镜室配套的洗消室洗消流程

呼吸内镜室配套的洗消室洗消流程

内镜中心推荐设置的信息设施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安防系统等。[2]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根据使用科室需求,基于满足国家对于麻醉药品、危险化学品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强制性法规要求的目的,建议在关键区域增设监控点位,需增设监控点位的区域及目的详见下表:

2 医气工程

内镜中心的医气工程主要涉及医用氧气、真空吸引、医用空气及二氧化碳,其中医用氧气、真空吸引、医用空气由项目主气源站供应,二氧化碳由汇流排站房供应。医气工程整体应配建集中监测系统,集中监测与报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各气源站房及用气区域,包括并不限于机组设备运行状态、气体储量、气体流量、气体工作压力、温度等运行参数、气体浓度、供应源切换操作等监测内容并具备超限(上下限)报警功能。医气工程建设要点可参见笔者于筑医台撰稿的《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统?》、《医用气体设计方案审查的6大核心关注点》。

3 防辐射工程

内镜中心一般配建有ERCP,ERCP由检查室、设备控制室和设备机房(如有)组成,其中检查室需安装带有X射线的医疗设备,因此需按照防辐射工程进行设计,建议该检查室位置及其上方结构均做降板处理以便于今后开展电离辐射屏蔽施工。ERCP的检查室建筑面积建议不小于40㎡ ,并应符合国标要求,其辐射防护当量建议高于国标标准并趋于本底值以保护医护人员健康。

4 给排水工程

内镜中心洗消室中的消毒槽需要用到高温及腐蚀性洗消液体,给排水规范中要求应采用金属排水管或耐热塑料排水管排至室外降温池或降温井,此类排水管常采用机制铸铁排水管或焊接钢管,但笔者基于其他项目实践经验及各洗消设备厂家的意见,建议采用不锈钢管,保证项目后期运营质量。

结 语

内镜中心的诊疗环境要求趋近于准洁净手术室,其配套建设的清洗消毒室需要严格满足洁污管理流线,因此内镜中心的建设方案类似于“手术中心+供应室”的建设组合,需要满足相应复杂的院感感控要求,整体策划过程繁琐、复杂,内镜中心的建设需要预留改造条件,但洗消室的选址需要慎重,后期一般难以变更。以温州市中心医院双屿院区改扩建工程内镜中心建设前期策划流程为例,希望为业内同仁建设同类项目提供参考与帮助。

[1]杨星林.医院内镜中心医疗工艺流程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2(23):25-28[2]张澍田,张超.医疗内镜中心建设与设备配置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4

郎正则

温州市中心医院基建办公室主任

土木工程专业,先后任职于施工企业及咨询单位,长期从事于一线施工管理及招投标代理工作,自2018年后任职于温州市中心医院,至今担任基建项目管理工作,作为主要管理人员经历过7个基建项目,其中6个为医院项目,主要负责建设方案谋划、开工手续报建、招投标管理、设计衔接、结算审核等管理工作。

广告

想了解更多关于医院建设方面的内容,请在筑医台资讯公众号发送消息,我们会不定期定制化推送您感兴趣的内容。

筑医台9-11月精彩活动速览

01 9.5-6 河南·郑州

02 9.12-14 浙江·杭州

03 9.12-13 山西·太原

04 9.19-21 重庆

05 11.1-2 广东

06 11.7-9 内蒙古·呼和浩特

07 11月 广州

……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