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吸引专家研讨:这部长篇叙事诗何以嘹亮而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3 19:17 1

摘要:8月30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云南晨光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号角嘹亮 为国而歌”——长篇叙事诗《号角》作品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与会专家对作为党报出版社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作为专业少儿出版社的晨光出版社此次携手探索少儿主题出版表示充分肯定,《号角》可谓纪念中国人民

长篇叙事诗《号角》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专家探讨聂耳精神时代价值

8月30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云南晨光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号角嘹亮 为国而歌”——长篇叙事诗《号角》作品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与会专家对作为党报出版社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作为专业少儿出版社的晨光出版社此次携手探索少儿主题出版表示充分肯定,《号角》可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的献礼之作。大家围绕作家、诗人何南创作的这部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成长故事为蓝本、以长篇叙事诗为载体的主题出版作品展开研讨,一致认为这是一部以诗意的语言和磅礴的叙事生动再现聂耳以音乐为武器、唤醒民族觉醒光辉历程的文艺力作。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伊始,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分别致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

邬书林表示,《号角》是一部叙事生动、制作精良的主题出版佳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出版,通过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成长故事,传承凝聚人心的英雄精神与文化力量,值得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推荐。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

高洪波指出,《号角》是一部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的杰出诗作,以精炼而富有韵律的诗句再现了聂耳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既避开了传统叙事诗的冗长弊病,又在史实与诗意的平衡中展现出新颖而深刻的精神力量。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精神的嘹亮呼应。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

郝振省强调,作者何南用饱含深情的诗句,生动记述了聂耳的成长故事,并把叙事与抗战精神相融合,为传承聂耳精神提供了宝贵载体;《号角》以聂耳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线,作者在结构设计上别具匠心,将聂耳23岁的生命与包括序曲和尾声、后记在内共23章内容相呼应,体现出深刻的象征意义。

《号角》 何南/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丁丁

云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赵虎

在研讨会上,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丁丁、云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赵虎代表主办方分别介绍了出版情况。他们表示,《号角》是两家出版社合作策划的“诞生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两家出版社立足新时代、探索红色题材艺术化表达的创新之举。出版后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10多家媒体刊发书评,由影视表演艺术家张凯丽、朗诵艺术家张宏倾情演绎的《号角》有声书全本已录制完毕。90年前,田汉和聂耳用《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号角,今天的《号角》正是新时代出版人对这一精神的接续传承。作品入选云南省委宣传部滇版精品出版物资助项目和多项权威书单,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文学载体。

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李凯主持研讨会

与会嘉宾对《号角》进行深入研讨

随后,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李凯的主持下,与会嘉宾从诗意内涵、文学价值、教育意义等方面对《号角》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原社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会长海飞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原社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会长海飞认为,这部以诗歌形式展现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的图书充满澎湃的诗歌激情与浓厚的家国情怀,不仅为童书和青少年读物出版带来新的冲击力,更对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奋发向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相关阅读及朗诵大赛,进一步扩大《号角》一书的影响力,使其精神力量深入人心。

《儿童文学》原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徐德霞

《儿童文学》原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徐德霞认为,这部展现聂耳生平故事和革命精神的作品中,作家何南通过用长篇叙事诗这一创新体裁呈现,的确是找到了最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号角》虽体量庞大、章节众多,但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展现了聂耳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历程。作者始终紧扣“聂耳与音乐”的主旨,集中表现了聂耳是如何以音乐为武器投身革命、照亮他人,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当下广大的青少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认为,《号角》是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它以长篇叙事诗的形式再现聂耳的一生,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的节点推出,具有深远意义。这部作品在结构上融合诗歌与散文,既保持诗性,又增强了叙事性,是对长篇叙事诗体裁的重要创新。《号角》不仅属于儿童文学,更应作为一部具有时代高度的严肃诗歌作品,推荐给更多年龄层的读者群体。

《文艺报》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颋

《文艺报》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颋认为,《号角》以出色的叙事和细腻的人物塑造,真实再现了聂耳热血而激昂的一生,作品巧妙融合了小说式的结构与强烈的抒情性,在描绘个体与家国命运的交织中传递出深沉的情感力量。作者对细节的提炼和节奏的把握恰到好处,达到了大立意与小细节、诗与史、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的巧妙结合。

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刘华新

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刘华新认为,作为“诞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号角》延续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和晨光出版社对红色主题与文学价值并重的追求。这部作品在长篇叙事诗的创作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成功将宏大叙事与抒情表达相结合,既保留了诗歌的韵味,也增强了可读性。期待《号角》能像前作《破晓》一样,再次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作家、文学评论家刘琼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作家、文学评论家刘琼认为,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能经得起各个年龄段的品读。《号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达到了这一目标。诗歌创作不仅需要纯正的思想情感,更要与时代和大众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作品才具备真正的传播力。正如《号角》中对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所描写的那样,真正动人的艺术往往源于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与升华。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文学评论家纳杨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文学评论家纳杨认为,这部由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长篇叙事诗以激情澎湃的诗歌语言,生动讲述了聂耳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通过截取聂耳人生中曾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以点成线,连缀出聂耳的成长轨迹,呈现出聂耳热爱音乐、心系家国的丰满立体的热血青年形象。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能为当下青少年提供正向的精神指引。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跨越年龄界限,值得向社会广泛推广阅读。

《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

《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认为,《号角》是一部承接中国现代叙事诗传统、具有重要出版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它通过主人公聂耳的成长历程,以儿童的视角映照宏大历史,实现了主题书写与文学表达的深度融合。这部作品不仅延续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叙事诗抒情与叙事相平衡的特色,更以诗化的语言和情感力量,展现出多重美学风貌。特别推荐将其用于中小学朗诵活动,让更多孩子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文学的魅力。

天天出版社编辑中心原主任、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

天天出版社编辑中心原主任、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认为,《号角》是一部装帧设计出彩、印制精美、充满诗意的优秀作品,其“引文加诗歌”的形式尤其适合广大青少年作为接触现代诗歌的入门阅读作品。这本书不仅生动展现了聂耳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成长,更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一代人的奉献与追求。它语言优美、情感浓烈,非常适合朗读和传播,传递出母语之美。强烈推荐它成为诗教范本,不仅适合青少年,也值得成年人细细品读。

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玉溪市聂耳和国歌研究会会长时遂营

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玉溪市聂耳和国歌研究会会长时遂营认为,《号角》深刻把握了“号角”与聂耳和国歌结合的历史脉络,是一部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代的优秀作品。它在思政与文学、优美与崇高、抒情与叙事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和谐统一,尤其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载体。作者真挚的家国情怀和诗性表达令读者深受触动。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推动《号角》与多媒介的跨界融合,扩大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胡哲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胡哲认为,《号角》以“小引+诗章”的双重结构,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诗性想象的有机交融,打破了传统红色叙事的单一模式。它在美学和叙事上为长篇诗歌提供了创新样本,极大丰富了革命书写的抒情性与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不仅延续了宏伟的红色气质,更为当代美育和多形式改编(如舞台剧、广播剧等)拓展了新的可能。期待它能凭借自身的文学价值与多维艺术潜力,走向更广阔的传播与认可。

《号角》作者,作家、诗人何南

研讨会的最后,作者何南感谢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与中肯指导,感谢两家出版社在《号角》成书过程中的鼎力支持与专业打磨,并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他深入挖掘史料,先后赴云南、上海和日本的滕泽市采风,最终完成了这部兼具抒情性、叙事性和教育性的主题力作。何南表示,自己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这部长篇叙事诗《号角》,曾沿着聂耳的足迹从中国的云南玉溪走到日本的鹄沼海滨,以脚步丈量并致敬这位音乐家炽热而纯粹的生命。这部作品是自己与聂耳穿越时空的诗意对话,希望在文字里带领读者与那个在历史转角处吹响号角的青年重逢。未来,自己将继续以笔为舟、以心为帆,努力写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

《号角》的责任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七编辑中心主任陈红和晨光出版社第八编辑部主任李彦池,中国编辑学会副秘书长朱琳君,青年作家、文学评论家陈曦等,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