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越来越明显:靠借钱撑起来的“富”,风一吹就倒。透支未来换现在的光鲜,一旦收入不稳,整个人就慌了。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开着好车,却加油都要凑优惠日;
背着名牌包,却每天带饭上班;
住着大房子,却担心下个月月供……
也有另一种人:
电动车代步,却从不为通勤焦虑;
租着小房子,但周末经常下馆子;
工资不算高,可一年总能存下点。
说白了,人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表面风光,不如卡里有余粮。
这几年越来越明显:靠借钱撑起来的“富”,风一吹就倒。透支未来换现在的光鲜,一旦收入不稳,整个人就慌了。
真有钱,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能承受什么。
一、什么叫“底”?
很多人一听“原始积累”,就觉得是爸妈给的第一桶金、拆迁款、或者中了彩票。
其实不完全。
对普通人来说,“有底”就是:哪怕突然没收入,你手上的钱能撑半年;哪怕生意黄了,你还有房租收、有点利息贴补。
前些年钱好赚,很多人压根看不上攒小钱。“今天花完明天再赚”,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
结果呢?行业说变就变,公司说裁就裁。你没一点防备,就被推到了十字路口。
我有个前同事,2019 年做电商直播,赚得不少。一冲动买了房,月供 1万5。他想着:“照这个趋势,还得起。”
结果你也猜到了。平台规则一变,流量费越来越贵,他的收入直线下滑。月供还不上了,开始刷信用卡、借网贷,最后房子挂了中介都难卖。
他不是不努力,是没给自己留退路。
二、有底的人,是怎么活法的?
我认识一位阿姨,特别稳。
早年单位分了套老房,后来拆迁补了笔钱。她没乱花,也没盲目炒股,而是在老城区买了套小两居,简单装修就租出去了。
每月雷打不动收租 2800,她再加点工资,又买了点国债和理财。
现在她退休了,但每月租金+利息+退休金,差不多小一万。她常旅游、跳广场舞、还报了书法班,日子过得比很多年轻人还潇洒。
真正活得好的,不一定是赚钱最猛的,而是那些会守钱、懂规划、能量入为出的人。
三、如果你还没“底”,现在行动完全来得及
别焦虑,从今天开始,做这几件事:
小钱也要攒,别看不起
每月工资到手,先转一笔到固定账户,哪怕500、1000。这笔钱别动,就当没这笔收入。
开展个副业,赚点活钱
下班跑滴滴、写点小稿子、帮人做做剪辑、甚至朋友圈卖点特产……什么靠谱做什么。多一份收入,就多一份底气。
别硬扛压力,学会“减负”
如果房贷让你喘不过气,别硬撑。可以考虑换个小点的、或者租出去减轻压力。车能代步就行,别为面子背贷款。
社保别断,这是最后的防线
哪怕自由职业,也要自己交社保。它是你未来的救命钱,别信“社保无用论”。
存钱,其实存的是选择权。 有底,你就不怕突然失业、不怕生病请假、不怕环境变化。
你说:“现在开始,晚不晚?” 我的回答是: “最好的开始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来源:铃儿响叮当一点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