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曾做过头部物业公司近百人法务团队的合伙人,到旷真律所后,她从0到1搭建起了物业法律服务部门。
受访者:
龚晨
旷真律师事务所物业法律部负责人
拥有25万粉丝的行业法律专家
前Top3物业企业法务合伙人
LegalAI驱动私域IP增长年度会员
编者按:
大家好,我是LegalMVP律海芒芒的创始人姚俊倩CoCo。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位AI应用法律先锋——龚晨的故事。
她曾做过头部物业公司近百人法务团队的合伙人,到旷真律所后,她从0到1搭建起了物业法律服务部门。
仅用1年的时间,她在全网积累了25万精准行业粉丝,是目前国内已知最大物业法律服务自媒体,在流量与争议中,她坚定地用AI武装自己的团队,打通了从获客到交付的全流程。
她是一位坚定的“AI降临派”,却又在AI时代,无比相信律师真人IP的价值。
以下,是她和AI的故事。
01 在上市公司做法务,带领100+号人的团队,我用AI搭建知识库、做大模型,尝试自媒体内容产出
02 1年攒下25万精准行业粉丝,从选题策划到后期剪辑,AI助力平均每条视频播放量1万+
03 AI智能体帮我省下了30万的研发费用,助力团队销售回复每天200+以上后台咨询
01
在上市公司做法务,带领100+号人的团队,我用AI搭建知识库、做大模型,尝试自媒体内容产出
我第一次正儿八经接触AI,大概是在2022年左右,那时候我还在万科做法务。
我们有个七八十人的法律服务中心,我发现大家每天都把大量时间耗在重复、同质化的法律咨询上。
我就琢磨,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问题和答案都标准化呢?
坦白说,这跟我比较喜欢“偷懒”的性格也有关。我总觉得,一分钟能干完的事,就绝不要花一小时。
所以,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找到一个有效的杠杆,或者是技巧,把我们的法务团队从这些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一开始,我们想得很简单,找供应商做机器人,再导入我们的知识库。但接触了三四家后,发现他们的产品都挺“傻”的。
因为知识库得靠关键词触发,这意味着你能不能找到答案,完全取决于你问问题的方式。比如你输入“摔倒”,系统能弹出几个场景;可你要是换成“摔伤”或“跌倒”,它可能就没反应了。
后来,ChatGPT火了,我们就借着这股势头,跟讯飞合作,搞了一个物业行业的大模型。
其实我们以当时的标准看,感觉还不错,但现在回过头再审视,就会发现它的底层技术还是差太多。虽然我们喂了几万条知识库数据,但它缺少全网检索能力,数据量远远不够,用起来自然没那么得力。
所以,在那个阶段,我对AI的认知很简单,就是一个能帮我干活的“法律客服”,一个交互问答工具而已。
有趣的是,在捣鼓AI的同时,我也开始跟内容创作打交道了。
那时候,我在运营我们万科的内部公众号,甚至还会拍一些普法小剧场,在公司内部做普法宣传。我们把日常工作中那些特别具体、真实的场景,都拍成了有意思的小视频。
比如,保安拦下业主怎么办?保洁收走了业主放在门口的东西怎么处理?门岗保安拒收现金被罚款,或者我们的人拦住了法院执行局的人不让进……等等。
基本从我做法务的时候起,我就已经开始正式开始跟AI和做IP内容这两件事,开始打交道了。
021年攒下25万精准行业粉丝,从选题策划到后期剪辑,AI助力平均每条视频播放量1万+出来转型做律师(目前是实习期)以后,我的整个视野一下子就变得更加开阔了。
以前在公司里,眼里也都是公司内部的那些事。但现在不一样了,做了律师,我需要为我自己、为团队的创收去负责,要主动地思考怎么去找案源。
我开始渐渐用更全面、更开阔的角度,去看整个行业,看国内、看港澳台,甚至看全世界的同行是怎么做的。你会发现,虽然都是物业这个行业,但商业模式、法律体系差别巨大,你的思考维度也完全不同了。
我就更想把自己看到的物业行业的这些事情,给分享出去,让更多的客户能看见我。
所以,我开始投入更多时间用来做营销,做自己的自媒体IP。
刚开始自己做公众号,一周两篇,写得特别累。所以,后来我干脆搞了个“写手库”,我给框架,他们帮我写,我再改。
拍视频就更头大了,光是剪一个一分钟的视频,反复听、对字幕、加特效,三四个小时就没了,最后也只能外包出去。
而且我一开始特别怵镜头,觉得真人出镜很尴尬,就用一个虚拟头像。
后来发现不行,没有真人出镜,就建立不了信任感。硬着头皮真人上镜,大概发到第三个视频的时候,就有一个客户通过朋友的点赞看到我了我的视频,然后让秘书联系我,最后还成交了。
这件事给了我巨大的信心,让我意识到,自媒体这个渠道是能直接带来业务的,而且转化周期可能比想象中快得多。
从今年开始,我发现AI可以解决我之前做内容遇到的很多效率问题。
我以前怎么给写手派活,现在就怎么给AI下指令,我给它框架和素材,它就能按我的风格写出来,又快又省钱。
做视频脚本也是。
过去我在和营销小伙伴去沟通视频脚本的时候,经常会有心理负担,担心说话不严谨, 习惯把事情讲透,废话太多,导致一个视频的内容冗长。
可能一个上午过去了,我只能聊3-4个选题,内容创作效率非常低。
但现在,我们借助AI的力量,可以利用AI从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拉取热门选题,拆解行业内的一些爆款视频,并且以此为基础,让AI再生成视频脚本,输出能有效留住观众的前5秒金句。
我们开完选题策划会后,就用AI工具把语音转成文字,连同选题要点一起喂给AI,它就能帮我生成一个不错的脚本框架,我再改一改,半小时就搞定,效率大大提升。
生成脚本后,还可以让AI结合提示词输出50字核心框架,方便我在拍口播的时候,快速回忆讲述的重点。
就这样,我们在AI的助力下,慢慢把获客的渠道跑通了。
现在,我的账号在全网积累了25万的精准行业粉丝。
03AI智能体帮我省下了30万的研发费用,助力团队销售回复每天200+以上后台咨询从法务转型做律师后,没多久我就来到了旷真律师事务所。
旷真是一家很注重AI投入和应用的律所,就拿我们做民生业务的部门来说,他们每年处理上千个案子,早就基于自己庞大的知识库搭建了一套AI系统,无论是培养新人还是出解决方案,效率都特别高。
但我这边不一样。
旷真物业法律服务这个板块,是我来之后才从零开始搭建的,很多东西都需要慢慢沉淀。所以,我没有现成的工具箱可以直接拿来用,而是得自己去摸索。
我是一个比较坚定的“AI降临派”。
我总觉得,AI的颠覆性,就像之前的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一样,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人可能只会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用AI的人,一种是被动用AI的人。
这就像开车,你是想当那个能选择走哪条高速公路的司机,还是只想当个坐在车上的乘客?
我想当那个“司机”。
所以,我就开始把AI应用到我能想到的所有地方,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最基础的,就是审合同,这是我们最高频的工作之一。
我们把物业行业常见的160多种合同类型,比如开发商签的前期物业合同、业委会签的物业服务合同,还有各种行业的合同,都做了标准化的提示词。即便是一个新来的律师,用我们这套标准化的提示词和AI审核工具,输出的效率和结果,就能比一般的非物业行业律师要好得多。
除了审合同,我们还会用AI来做内部的知识管理,我们搭建了数据量非常庞大的物业行业知识库。
当时,我们真的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我们25w+的粉丝基础,就决定了账号后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问问题,我们的销售经常会疲于回复。
当时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能把这些高频常态的问题汇总起来,用一些技术手段,让这些前来咨询的人自己找到适合的回复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立马就想到了AI,我们预估的研发成本是30万,但这个预算也不是那么好批下来的。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上了LegalAI驱动私域IP会员的线上直播课,一个人从晚上 8 点熬到凌晨2点,自己动手搭了一个物业行业法律法规的AI智能体。
我没做任何推广,就自己在客户群给种子客户发了一下,没想到反馈特别好,甚至有人自发地用它去回答群里其他人的问题。
而且,有了AI智能体,我们销售伙伴在回复客户咨询的时候,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因为团队里销售伙伴,很多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的,他们不懂法律。
过去,但凡客户问到复杂一些的问题了,就得去找律师问。但律师伙伴们也都是很忙的,如果碰上见客户、开庭什么的,很可能没办法及时回复。
互联网案源的信任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客户等待时间越长,流失概率就越大。很多潜在线索,就在这么一来二去的过程中,给“等”没了。
但自从有了AI智能体,就能在极大程度上,应对客户的咨询,帮助我们的销售伙伴回答客户的专业法律问题。
销售技巧+法律专业知识加持,解决了我们团队现在大部分前端咨询承接+筛选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团队还会用AI做会议纪要、生成看起来非常定制化的交付报告、用AI做普法讲课的PPT……
可以说,现在我们团队的整个工作流,从前端的营销获客,到后端的服务交付,每个环节都有AI的影子。它就像一个超级助理,把我们从大量重复、琐碎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我们谈案交付的效率。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利用AI实现这些成果,2025年9月4日-9月8日,我将在《AI变现案例大会——成就懂AI的专业律师IP》线上直播论坛上,详细拆解。
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扫码入群:
但渐渐的,我发现,很多时候,客户加了我,不代表他当下就会有非常高的信任度。
尽管我是AI降临派,但我依然非常坚定地认为,人与人之间那种真实的链接温度,是AI永远替代不了的。
尤其是在我们律师这类服务行业里,“真人感”太重要了。当满大街都是AI生成的内容时,你的真实,反而成了最稀缺、最能建立信任的东西。
所以如何让客户能感受到我们律师的真实感,从认可我们的专业,进一步上升到认可我们的人的层面?怎么样在私域里做运营,提高转化率?
这是我的短板。
我想把销售转化的这个环节给补上,于是在今年8月,我参加了LegalAI驱动私域IP增长年度会员2天1夜的线下课:
上完课之后,我也做了一些新的调整。
比如,我重新把公众号捡了起来。
以前我觉得视频号流量够大了,但上完课后我意识到,除了短频快的短视频,我也需要通过公众号的长文章的方式,来更体系化地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
而且,在AI时代,文字内容也更容易被AI检索到,能帮我在前端营销上做到全渠道的覆盖。
另外,我的其中一个视频号也开始转型做访谈了。
因为我觉得,当AI生成的口播内容越来越多的时候,两个人思想的真实碰撞会变得更有深度,也更有价值。
04结语回到我在上文里聊到的话题:
作为AI降临派,我坚定地认为,未来的人可能只会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用AI的人,一种是被动用AI的人。
但,AI降临,不是为了取代我们,而是为了解放我们。
它把效率推到极致,恰恰是为了让我们有时间,去做那些机器做不了的事:去深度思考,去真诚交流,去建立有温度的信任。
未来,决定一个律师价值的,或许不再是他能审多少合同、写多少文书,而是他能在AI的协助下,为客户提供多少不可替代的“真人”价值。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那个主动用AI的赢家。
律海芒芒遇见你,很开心。
2025年9月4日-9月8日,我将在《AI变现案例大会——成就懂AI的专业律师IP》线上直播论坛上,进行主题分享,把我们把上千案件用AI成功变现的经历告诉你。
来源:LegalMVP律海芒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