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3胜利日阅兵中,无人作战模块的无人作战方队尤为亮眼,尤其是其中的无人机。在国际上,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美国空军提出的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和协同作战无人机(CCA)概念。在美国人提出相关概念超过10年,YFQ-42A与YFQ-44A遥遥无期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全知的修拉哈特
在93胜利日阅兵中,无人作战模块的无人作战方队尤为亮眼,尤其是其中的无人机。在国际上,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美国空军提出的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和协同作战无人机(CCA)概念。在美国人提出相关概念超过10年,YFQ-42A与YFQ-44A遥遥无期的大背景下,国产作战无人机一亮相就是已经投入现役的状态,确实令人振奋。这里需要插播一条消息,在阅兵的5天前,彩排的照片满天飞的时候,GE慌忙首飞了其YFQ-44A,也算是保住了“率先官宣亮相CCA”的头衔了呢,他们开心就好。
在气动设计层面,国产无人僚机与美国同类产品相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好吧我绷不住了,如果非得说像谁的话,在整机造型上其实更接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落马的NGAD设计方案,NGAD是啥,六代机啊,这波“致敬”有点搞笑了哈。
美国当前仍在试飞中的XQ-58“女武神”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9吨,展弦比较大、机翼相对平直,更注重远航性能,在载荷与机动性方面表现较差。相比之下,国产无人僚机看起来更像一架传统战斗机,速度与机动性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它可以更大程度伴随战斗机参与空战,不像XQ-58A,最大巡航速度仅有0.85马赫,一旦战斗机处于超音速巡航状态,无人机很快就被甩开。
当前,我国已经发展出全球首款双座型五代机歼-20S,后座飞行员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指挥无人机协同作战。而搭档的无人僚机兼具高速、高机动性、强隐身、大航程等特点,意味着它是一款跟得上五代机战斗节奏的优秀无人机,不会在基础性能上拖后腿。
依托其出色的基础性能平台,无人僚机系统能够承担多种关键作战任务,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边界:
在空战中,无人僚机可作为歼-20S的得力助手,形成"1+N"的协同作战模式。具体而言,它能够根据后座指挥官的战术安排,执行前出侦察任务,为有人战机提供实时态势感知;在关键战场空域抢占有利战术位置,形成对敌优势包围;充当战术诱饵,吸引并暴露敌方战机位置与意图;甚至可以利用其"A射B导"的网络化作战能力,成为协同火力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既可作为导弹发射平台增加火力密度,也可作为目标指引平台提升打击精度。这种多机协同的"狼群"作战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空战的游戏规则。
在对地对海打击任务中,无人僚机同样展现出巨大价值。众所周知,第五代隐身战机如歼-20或歼-35在保持最佳隐身状态时,内置弹舱的武器载荷受到严格限制。而通过编组部署多架无人僚机,每架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在不增加有人平台风险的情况下,以更经济的成本大幅提升打击火力的广度与深度。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对高密度防空系统保护的高价值目标时,指挥官可以选择派遣无人机执行初始穿透与防空压制任务,有效降低飞行员伤亡风险,同时保持持续的火力投送能力。这种"有人指挥、无人前出"的分层打击模式,既保证了指挥决策的灵活性,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宝贵的飞行员资源。
除常规作战任务外,无人僚机在电子战领域同样大有可为。作为一种采用先进喷气式动力系统的高性能隐身平台,无人僚机具备出色的机动性与隐蔽性,同时其动力系统能够提供相当可观的电力输出,为搭载先进电子战设备提供了充足保障。这使得无人僚机能够深入敌方防空网络内部,实施近距离电子干扰与情报收集,有效瓦解敌方指挥通信网络和防空系统的协同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未来无人僚机部署于076型两栖攻击舰等海军平台上,其作战价值将进一步扩展。在两栖登陆作战中,无人僚机可以为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离的电子战支援与火力掩护,压制敌方海岸防御系统,为登陆部队开辟电磁与火力"安全走廊"。这种海空一体、有人无人协同的联合作战模式,将成为中国军队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为关键的是,这样一套作战体系,不只是服务于五代机的,已经曝光的下一代歼-36战斗机初始状态就是双座型,也就是说强信息化与协同作战能力已经是未来数十年的大势所趋,隐身制空无人机也将融入下一代体系中。
其实吧,上面这些分析咱都是对着美军提出的概念分析的,所以新机一亮相大家就能看到这么长的分析,但这事好就好在,美军专业负责提出概念,中国负责闷声发大财,默默把东西搞出来,前两天美国人着急忙慌首飞YFQ-44A,有什么用吗?毕竟你这飞机设计更落后,进度更慢,双座五代机停留在口头上,六代机停留在PPT上,拿什么来打呢?
来源:军武次位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