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走向生活 海南中学打造历史作业新样态

摘要:古代的贝币、商代的四羊方尊、春秋的编钟……近日,海南中学初一学生走进该校“国粹馆”,只见馆里陈列着三国的翻车、唐代的三彩、明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珐琅彩等中国各式文物仿制品,吸引学生驻足观察讨论。古今时空连接交错,课内、课外相映成趣。

南海网12月19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古代的贝币、商代的四羊方尊、春秋的编钟……近日,海南中学初一学生走进该校“国粹馆”,只见馆里陈列着三国的翻车、唐代的三彩、明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珐琅彩等中国各式文物仿制品,吸引学生驻足观察讨论。古今时空连接交错,课内、课外相映成趣。

“刚进初一的新生对历史充满好奇心,但对如何学好历史又有点懵懂。为了保持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从学生身边的历史入手,利用历史纵横社团活动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国粹馆’。”海南中学初一年级历史备课组老师表示。

海南中学初二学生开展“行走的历史课堂”活动。海南中学供图

作业作为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习质量、诊断改进教学、学生素养发展等至关重要。因此,如何让作业设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育人功能,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

为此,海南中学初中部历史组将“难点”转化为全组的“热点”,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日常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中,围绕省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研究》进行积极探索,将历史学科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努力打造具有学段特色的“作业新样态”。

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表达能力,该校初一备课组设计了《我与国宝对话》的特色作业,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写作热情。

海南中学初一学生在该校“国粹馆”参观。海南中学供图

“两旁鸟的细致刻画,不仅看出他们对鸟的喜爱,还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几乎整个画面都是对称的,甚至连孔道也是对称的,也许这个作品就是后人喜欢对称的源头吧。”初一(2)班学生万俊驰对教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进行了描述。

同时,他还将体悟写进其中:“河姆渡人当时没有统一的语言方便交流,但是他们用这件牙雕当作自己表达的载体,把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信仰和想对我们说的话都藏在了里面。这也许就是先民们想向我们传递的精神和智慧吧。”

初二备课组则利用海中传统的“社会实践”,开展“行走的历史课堂”活动,在年级的研学手册中为学生制定了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研学路线和研学计划,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寻找海南的特色印迹,感受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巨变。

与初一、初二不同,由于初三学生学习时间较紧张,初三历史备课组便以“关注学生身边历史、丰富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学史兴趣”为历史学科课后特色作业设计原则,以项目的方式开发“课内掌握、课外实践”的综合型特色作业活动。

海南中学初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菜单”选择、合作完成历史作业。海南中学供图

此外,利用周末闲暇时光,鼓励学生走出家门“看海口古今”。采用自助式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菜单”中选择、合作完成历史作业。通过走访、拍摄等方式,让学生们用眼去观察、用笔去描述、用视频去记录、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变化。

海南中学初中历史组老师表示,作业设计和作业实施的质量,是连接教学、评价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新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相信不久的将来,海中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将有诗更有远方。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