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接”技术,听起来很陌生。不过,早在2008年前后,这一技术及其产品因为操作简单,在我国的光纤入户工程中曾被广泛应用。问题在于,这一技术全部源自“进口”,专利为外国所有。比如,基于上述技术所需要的区区一个连接器——现场组装光纤连接器,如果国内企业要想在规避国外技术专利的前提下实现自力更生,结果只有一个:造不出来。事实上,2008年对于我国光纤入户的整个市场而言,是一个井喷期。也就是说,作为光纤入户重要环节的光纤连接技术,需求之大不言而喻。“造不出来”意味着绝路一条,“受制于人”无异于被人卡住了咽喉。很少有人知道,在山城盱眙,都梁山下,一家名为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特光电”)、专业从事光纤连接的企业,自2006年初成立之时,即已锚定“打破垄断”目标,用整整两年时间潜心研发,成功研制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现场组装光纤连接器,并就此实现了量产,抓住了市场风口。当然,一切还远未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搞出来了,但冷接技术的原理依然是国外首创的那一套。”负责宇特光电技术研发工作的副总经理赵毅说,倘若沿用国外的“那一套”,有一种东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光纤折射匹配液。光纤折射匹配液究竟是何方神圣?通俗一点说,在国外技术原理支撑下,光纤与光纤之间的连接需要借助介质,而这个起介质作用的正是光纤折射匹配液,其就好比是两根水管要实现接口黏合所需要的胶水。很显然,匹配液毕竟是液体,时间长了,对光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折射率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光学性能的变化。也就是说,光纤折射匹配液在光纤连接中并非“绝世佳品”。这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而是一个被事实证明了的结论——江苏省是我国推进光纤入户工程最早的省份之一,自2008年起,苏州电信领域的光纤应用已从家用拓展到了商用。谁曾想,仅仅两三年后,亦即到了2011年,光纤折射匹配液支撑下采用“冷接”技术进行连接的光纤产品,陆续暴露出其潜在的弊端,信号容易出故障,光纤宽带极不稳定。也因此,江苏电信对“冷接”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于2012年果断停止使用这一国外技术及其产品。既已停用,以何代之?江苏电信找到了南京邮电大学寻求破解之法。巧合的是,赵毅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第一时间获悉了江苏电信的求助信息。自此,宇特光电携手南京邮电大学,合作组建了研发中心,主攻具有替代功能、技术更为先进的“光纤熔端技术”。“光纤熔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匹配液。”赵毅说,光纤切割后是一个平面,而在平面与平面的对接过程中,光纤的纤芯很难实现物理接触,所以需要用到匹配液。但如果将光纤端面熔融成弧面,纤芯凸出了端面,即可在不需要匹配液的前提下实现纤芯间的物理接触,从而保证优异和稳定的光学性能。摆脱对匹配液的依赖,工艺再造是必由之路。研发团队在主攻研发光纤熔端技术过程中,通过全新的工艺设计,研制出的光纤熔端连接器实现了光纤的完美连接。从“冷接”到“熔端”,从2012年至2015年,宇特光电与南京邮电大学经过合力攻关、市场试用,最终使其全新的技术在市场上实现规模化商用。数据显示,仅2021年一年,被应用于光纤入户市场、宇特光电生产的光纤熔端连接器突破了1亿只。这一数字,到2023年增加至1.5亿只。根据光通信产业市场咨询机构——和弦产业研究中心的市场分析报告相关数据,2023年,宇特光电以光纤熔端技术为支撑的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45.68%,在全球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也达到了16.20%。至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在“光纤入户”时代,宇特光电以光纤熔端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光纤现场组装连接的主要方案。凭借这一战果,宇特光电今年入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可谓是名副其实。问道都梁,追“光”竞速,领“纤”世界。眼下,已变身为行业“标杆”的宇特光电,正在开启新的科创征程,向着空芯光纤连接等前沿技术领域奋勇挺进。策划:杜勇清文字:唐筱葳 左文东图片:刘志钧海报:李海娇协助:刘香莉编辑:管 艳摘要:“冷接”技术,听起来很陌生。不过,早在2008年前后,这一技术及其产品因为操作简单,在我国的光纤入户工程中曾被广泛应用。问题在于,这一技术全部源自“进口”,专利为外国所有。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