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阅兵开始还有10分钟,学校各个会场已是座无虚席。学校领导团队早早来到第二报告厅,与教师代表一起等待阅兵开始。同学们在教室内整齐就坐,目光聚焦在电子屏幕上即将出现的阅兵盛况。校园弥漫着庄重而热烈的气氛。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正步声,通过直播信号传递到石家庄二中每一个角落,师生们激动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了澎湃的爱国热潮。
今天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石家庄二中组织全校师生集中收看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况。
庄严时刻,全校师生共同见证
离阅兵开始还有10分钟,学校各个会场已是座无虚席。学校领导团队早早来到第二报告厅,与教师代表一起等待阅兵开始。同学们在教室内整齐就坐,目光聚焦在电子屏幕上即将出现的阅兵盛况。校园弥漫着庄重而热烈的气氛。
当80响礼炮响彻云霄,国旗护卫队护卫着五星红旗铿锵走来,全体师生起立,高唱国歌,注视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爱国豪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精彩瞬间,抗战精神震撼人心
阅兵式上,一个个受阅方队步伐铿锵、气势如虹,一件件国产新型武器与装备威武亮相、震撼人心。
师生们全神贯注,不时为阅兵盛况鼓掌喝彩。为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而振奋,为国家的发展强大而自豪。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和祖国的繁荣富强。
“最让我震撼的是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驶过屏幕的那一刻,”高二年级安李浩同学赞叹道,“庞大的车身如同移动长城,冰冷的金属光泽透着凛然威严。当解说提到它全球覆盖射程时,全班爆发出惊呼!我瞬间想起历史课上学的苦难岁月,如今这柄‘大国重器’正默默守护着我们。从屈辱到崛起,从木尺量米到导弹丈量和平——这就是强国力量最具体的证明,更让我们坚定了科技报国的信念!”
传承精神,红色基因植根心田
我校长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校党委宋伟书记表示:“自1948年建校起,我校就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1949年和1950年,学校先后开展三次参军参干运动,138名学生毅然投笔从戎,奔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场,以青春热血践行家国担当。”
“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的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自2018年至今,我校已累计向空军航空大学输送336名飞行学员,居全国青航校之首。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学教育与国防事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是军民携手育人的优秀成果,更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彰显。”
宋伟书记表示:“今天我们组织全校师生观看阅兵式,就是要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二中将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二中力量。”
感悟传承,师生共享精神洗礼
观看阅兵后,师生们难掩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历史教师苗琦激动地说:“观看阅兵式让我热泪盈眶!这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要将这段历史和精神传承下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看到受阅官兵整齐划一的步伐和现代化武器装备,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高一年级商嘉明同学说,“‘此生无悔入华夏’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迈向未来,奋斗之志已然点燃
此次集中观看活动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成为师生们的共同心声。
阅兵式是一堂不可复制的思政课。它教会青少年的不仅是“铭记”,更是“传承”。当学生们看到新一代军人的挺拔身姿,懂得了“强国必须强军”的深刻内涵;当他们听到国歌奏响时全场的肃立,理解了“家国情怀”不是抽象的口号。
同学们分享着最震撼的瞬间,或是“平均年龄仅21岁”的海军方队,或是“无需目视即可完成取弹、递弹、装弹”的礼炮炮手。这一刻,抗战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强国梦想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可以用奋斗青春去践行的现实目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二中学子纷纷表示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从身边的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心社会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二中贡献。
来源:卡索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