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那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为什么企业却招不到想要的人?

360影视 2024-12-19 21:52 4

摘要:在2024“成都教育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和“成都教育年度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揭幕环节,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翰聪作为揭幕嘉宾,从一家企业的招聘之困,谈到了当下教育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匹配度的对齐问题。

12月17日下午,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指导,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举办的“教育影响城市”成都教育EPC年度盛典正式举行。

在2024“成都教育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和“成都教育年度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揭幕环节,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翰聪作为揭幕嘉宾,从一家企业的招聘之困,谈到了当下教育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匹配度的对齐问题。

与此同时,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也围绕“什么样的人才未来更具竞争力”“未来人才一定要具备的几大特性”“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该如何转向”等话题专访了段翰聪教授。

段翰聪:

研究员,博导,现任电子科大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实验室(NDSL)主任,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云计算高校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云计算产业联盟理事。作为负责人带领实验室团队与中国电信集团、华为、中兴通讯、四川长虹及中科院声学所等知名公司和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高性能分布式系统与机器学习等应用基础研究。

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

Q:您一直在关注学校输出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匹配度的问题,有没有让您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A:大概是几年前,我碰到一家国内头部科技企业招聘板块的一位负责人,他跟我讲到一个让他们困惑的数据:四五年前,他们发出一份招聘,简历满足率能达到58%以上,然后逐年递减,48%,38%,再后来,降到30%以下了。

所谓简历的满足率,就是简历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按理来说,像他们这样的头部公司,不管是发展前景还是薪酬待遇都很好,他们发出一个招聘需求,能匹配的优秀人才应该是供远远大于求才对。

但为啥找不到合适的人呢?他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条件设置太高,还怀疑是不是因为错过了招聘季,让好苗子提前被挖走了。

我也奇怪,全国那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能连他们都招不到想要的人。我就问他们,你们想要招什么样的人?他们说:我们想要的人,需要具备从0到1的创造能力,需要能从实际工作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一下就明白他们招人难的原因了。如果我们用计算机对学生画像,企业需要的学生画像关键词是“创造力,想象力,内驱力,目标感,探索欲,心有热爱”,但是学校给出的学生画像关键词是“有做题技巧,考试能得高分”。

Q:您认为学校对学生的画像和企业对人才的画像出现错位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A:学校教会学生的,是在一个封闭的集合中记住答案,但企业需要的,是在一个开放的场域中创造答案。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现在的孩子,考试越来越厉害了。比如高考满分750分的省份,以前考700分的一年一两个,但现在,700分不足为奇,甚至可以考到710分以上了。

按理说,起点分数越高,他们的后续发展也应该更好,但是,事实不完全如此。我现在既在带本科生,也在带硕士和博士,以我带的硕士生为例,以前5个研究生里,能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在3个左右,但是现在,10个里大概找得出1个。

为什么分数更高了,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下降了?原因其实不复杂。学校的考试都是有答案的,但是到了大学,他们面临的很多考试,是没有答案的。

Q:一旦没有标准答案,很多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您认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A:不能说是具体某个环节,更不能动辄抱怨现在的孩子不行了。

首先,我们要看到一个客观事实,就是学生们面临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先从就业市场传导给大学,即便是C9的毕业生也是如此。然后,大学的就业压力通过高考传递给高中,高中传递给初中,压力就会成倍放大,最终就连小学生家长都觉得压力很大。在这种压力之下,大家就会更看重短期目标达成了。

我还是以我所在的计算机专业为例,现在很多的本科学生,在他们低年级的时候,本来是抓紧时间学习,抓紧打基础,或者聚精会神在某些关键的技术方向上,但现实是,很多人一进校就开始为了找工作而焦虑,专业知识不往深了学,反而去学习一些类似面试技巧这样空泛的东西,没有去关注自己实际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本末倒置,而且依然是一个应试的思维,就是他们依然在用高中的思维读大学,把找工作当成了一场考试,并且试图用一些应试技巧去获得一个高分。

不只是大学生,中学生也一样。比如很多学校和家长都更关注卷面分,学生也就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自然科学的东西,去理解学到的化学的公式、物理的原理,以及数学的基础的算法理论,去真正解决一些日常所见到的科学问题。

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高中学习这些原理性的东西时都不去思考,没有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去验证,到了大学怎么会不出问题呢?

所以很多学生在大学里,依然保持了高中的学习习惯,把大学读成了高中,学习没有主动性,等着人喂。他没有在某个领域里找到目标,缺失了这种内驱力,也就不会在朝着目标奋进时主动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Q:针对这些问题,您个人在日常教学和招生中,是否有一些调整?

A:我现在招硕士和博士,我会给学生一本书或一篇论文,自己读,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给出解决方案。

Q: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A:就是要让刷题的人和真正有能力的人被区分出来。

并且,从我尝试的情况来看,最终的结果差距确实也非常大,有的学生完成度只能达到30%,但有的学生完成度能达到120%。这90%的差距,体现的就是会做题和有能力的错位,也是传统选拔方式和当下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

Q:您这些年也非常关注基础教育领域,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察和体会呢?

A:我以我自己的孩子为例吧。我的孩子现在是在伦敦大学直博,不过他上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很头疼。那时候他喜欢跟老师对着干,因为老师布置的那些作业,他觉得是重复性的东西,就不想做。

那时候我就跟他说,你不做那就不做呗,考试见真章。你觉得数学老师教的那个步骤不应该写你就不写,看看最后考试吃不吃亏。说一百遍不如给他真的扣十分。

所以他中考没有考好,这个责任肯定要他自己来承担,就去了成都一所高中的国际部。后来是在那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里,反而找到了他自己的兴趣,参加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社团活动,包括现在直博的方向也是机器人。我比较吃惊的一个案例是什么呢,他有次参加机器人竞赛的时候,自己去推麦克斯韦方程,中间有不懂的地方,还去问他的老师。

我觉得这种由兴趣产生的内驱力才是推动一个人主动去学习、去补足、去翻越一个个难题的最好的动力。

但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很多学生,花了太多时间去锻炼解题的能力,你不能说他理工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但是那些刷题会让他对这个学科彻底失去兴趣。这个我觉得是最核心也是很要命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永远不缺扎实的基础,但是他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

Q:除了兴趣,您觉得还有哪些能力是未来人才一定应该具备的?

A:第一个我认为其实是内驱力。我们做科学研究的,永远都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的,在遇到困难和困境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前行,去克服困难爬山?我认为这个是最核心的素质。能力的高低是一方面,以硕士为例,能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基础能力都不会太差,但愿不愿意去爬这座山,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同等的情况下,我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前期有更多的科学实践经历、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创新?因为搞研究必须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知识领域,必须要靠自己去突破,突破了,才能掌握这个知识,才能进行创新。我们的企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同样如此。企业是要在社会的竞争中去拿订单的,如果不创新,下次招标就没你的机会了;国家需要的也是更多的这种有创新力和内驱力的年轻人,才能转换成最新的生产力,在国家竞争中走在前面。

Q:您是从事计算机研究的,现在人工智能几乎已经渗透到生活,您认为这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会如何改变教育?

A:过于遥远的未来,我们暂时不去多说,就只说我们很快就能看见的未来10年吧。未来10年,无人系统一定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就教育而言,很多东西都会被颠覆。我们的很多教学和学习技能,到时候可能都没用了,比如,你刷题刷得再牛,哪怕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做出2024年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但是前几天发布的最新版CHATGPT O1大模型,做这道题只需要十几秒。

我知道这个案例会让人听起来有些沮丧,但这就是正在发生的现实。而且,不只是刷题技巧,我们现在掌握的很多其他东西,以后可能都没用了。人永远不要去做跟机器对抗的事。

Q:人工智能的火爆,也带动了很多家长对计算机专业的关注。比如现在信息学竞赛就非常火,很多孩子也从小学习编程,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A:首先信息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的,其次我觉得不用去揠苗助长,不能太功利地让孩子去接触编程,更不要太刻意去参加信息学竞赛。应该按照玩的思路让孩子去接触信息学,比如现在很多乐高机器人都有初级的编程功能,小孩子就可以用这个去学习用简单的控制逻辑,操控机器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果他玩的过程中玩出了兴趣,玩出了名堂,就可以再给他逐步提升。从玩具开始,到可以做一些稍微更复杂的控制,这种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就接近数学算法了。

关键在于孩子对这件事有兴趣,孩子感兴趣后,他自己会去学习、去了解、去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建议就是,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千万别逼他学习,从而让他产生了排斥心理,后面反而到学中玩去了。

来源: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