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日,施维雅(Servier)与IDEAYA Biosciences宣布达成一项高达5.3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旨在将PKC(蛋白激酶C)抑制剂darovasterib推向全球市场,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MU)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2025年9月2日,施维雅(Servier)与IDEAYA Biosciences宣布达成一项高达5.3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旨在将PKC(蛋白激酶C)抑制剂darovasterib推向全球市场,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MU)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施维雅与IDEAYA的此次合作堪称医药行业BD交易的典范。根据协议,施维雅将获得darovasterib在美国以外地区的监管和商业权利,而IDEAYA则保留其在美国市场的权益。
交易金额的构成更是体现了双方对项目的高度期待。IDEAYA将首先获得2.1亿美元的首付款。随后,根据监管和商业里程碑的达成,IDEAYA还将获得最高达3.2亿美元的额外付款,包括1亿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和2.2亿美元的商业里程碑付款。
此外,施维雅还将按净销售额的两位数百分比向IDEAYA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种多层次的付款结构,既为IDEAYA提供了研发资金支持,也将双方的利益紧密绑定,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01.
靶向疗法直击预后差、易转移眼癌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眼部癌症,起源于葡萄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其容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肝脏,因此预后较差。目前,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选择有限,主要包括放射治疗、肿瘤手术切除或在严重情况下进行眼球摘除。
这些传统治疗方法不仅效果有限,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放射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和其他眼部并发症,而眼球摘除则会导致患者失明,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双重打击。因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迫切需求。
darovasterib的出现,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对MU患者而言,darovasterib不仅是抗癌药物,更是保留视力、重拾尊严的希望。从行业视角看,此次合作彰显了生物医药企业攻克罕见病的决心,其“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全球开发”的模式,或将为更多罕见病治疗提供可复制的范本。
02.
IDEAYA:精准肿瘤学的创新先锋
成立于2015年的IDEAYA Biosciences,虽然年轻,却已在精准肿瘤学领域崭露头角,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IDEAYA专注于利用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原理开发精准肿瘤疗法,这一创新的研发理念使其在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
合成致死的概念源于遗传学,指的是两个非致死基因同时失活时会导致细胞死亡。IDEAYA将这一原理应用于肿瘤治疗,通过识别肿瘤细胞中特有的基因突变,开发出能够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药物。
darovasterib作为IDEAYA的核心产品,是一款强效、选择性的PKC抑制剂。PKC是一种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酶,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darovasterib通过抑制PKC的活性,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相比,darovasterib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治疗方法如化疗,往往缺乏特异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而darovasterib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能够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darovasterib的临床进展令人瞩目。目前,该药物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包括一项评估darovasterib与克唑替尼联合用于HLA-A2阴性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一线治疗的2/3期随机试验(NCT05987332),以及一项评估darovasterib单药作为新辅助治疗用于原发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2期随机试验(NCT05907954)。
darovasterib研发节点一览
这些监管认可不仅是对darovasterib临床价值的肯定,也将加速其研发和审批进程,让患者更快地获得这一创新治疗药物。
03.
施维雅的百年转型之路:从心血管巨头到肿瘤新锐
成立于1954年的施维雅,作为全球少数由基金会运营的制药企业,其独特架构赋予超越短期盈利的战略视野,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在20%以上。
历经近70年在心血管领域的深耕积累,施维雅于2018年通过收购Shire肿瘤业务正式布局肿瘤领域,获得Oncospar(培门冬酶)和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等核心产品。
2022年10月,施维雅发布2030战略目标与全新品牌标识,明确将肿瘤学列为战略增长支柱,系统性地将“攻克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理念从心血管疾病领域延伸至肿瘤治疗,通过持续加码研发投入,聚焦罕见肿瘤创新疗法开发,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新选择。
施维雅构建起覆盖多个癌种的研发矩阵,重点布局靶向治疗与免疫联合疗法。其在精准医疗领域持续发力,例如通过收购BN104(一个处于临床阶段的menin抑制剂)开发针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急性白血病疗法,并与艾德生物合作开发IDH1/2基因突变伴随诊断试剂,展现出对特定基因变异人群的治疗探索。
此次引进darovasterib并与研发方开展全球合作,是施维雅在罕见肿瘤、尤其是眼部肿瘤(葡萄膜黑色素瘤)领域的重要战略性补强。根据双方披露,后续将推进覆盖新辅助、辅助及转移性不同治疗情境的注册性临床试验,从而加速该药在全球的临床证据生成与注册路径。
施维雅凭借其覆盖近140个国家的全球商业网络,在欧洲、亚太等区域拥有深厚的市场拓展基础。它建立了涵盖注册申报、市场准入、销售推广、终端覆盖在内的完整商业化能力,能为产品提供一站式支持。在研发协同方面,施维雅已与包括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内的多家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开展合作,以提升临床试验效率。
这些资源将助力darovasterib加速全球开发进程,参考同类靶向药物的平均审批周期,施维雅有望优化其在美国以外地区的上市时间。
●BD模式、精准肿瘤学与罕见病生态的三重进化
生物医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创新合作与技术突破重塑发展格局。施维雅与IDEAYA围绕darovasterib的合作,不仅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带来靶向治疗新可能,更在BD交易模式、精准肿瘤学及罕见病领域展现出突破性意义,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典型样本。
●BD交易:从单点授权到生态共建
施维雅与IDEAYA达成高达5.3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医药产业战略合作进入“深度协同”新阶段。
传统BD模vs深度协同模式对比图
双方将共同承担研发成本并协同推动临床和商业化进程,构建了一种超越传统“授权付款”的合作范式,体现出医药行业在战略合作中的新型合作趋势。
未来,预计会出现更多创新药合作将采用类似的深度捆绑模式,加速稀缺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
●精准肿瘤学:从靶点发现到智能诊疗
darovasterib的研发历程印证了精准肿瘤学的进化路径。从基于PKC靶点的精准抑制,到通过HLA-A2阴性生物标志物进行患者分层,其开发过程充分体现了“靶点-药物-人群”的精准匹配。随着AI驱动的药物发现、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突破,未来的肿瘤治疗将形成“基因检测-智能分析-个性化用药”的闭环体系,为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定制化治疗方案。
●罕见病领域:从孤儿药开发到生态构建
此次合作对罕见病领域具有示范效应。葡萄膜黑色素瘤作为发病率仅年平均发病率为每百万5-10例的罕见癌症[1],通过企业合作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快速突破。随着各国孤儿药政策的完善和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的普及,预计到2028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罕见病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未来,罕见病治疗将形成“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多方协作”的生态系统,让更多“小众疾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施维雅与IDEAYA的战略合作,不仅是商业利益的共赢,更是对患者生命价值的尊重。当5.3亿美元的投入转化为临床数据的突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药物的诞生,更是整个医药行业创新范式的革新。期待darovasterib早日完成临床试验,也期待更多这样的合作,持续推动医学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Ortega M A ,Oscar FraileMartínez,Natalio GarcíaHonduvilla,et al.Update on uveal melanoma: Translational research from biology to clinical practic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2020(6).DOI:10.3892/IJO.2020.5140.
*封面来源:神笔PRO
声明:动脉新医药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新医药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来源:女人健康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