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使英雄泪满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12:50 2

摘要:当东风-5C洲际导弹的巨轮驶过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白发老兵颤抖的敬礼与年轻士兵坚毅的目光在时空中交汇——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这一瞬间,成为无数中国人情感的锚点。

当东风-5C洲际导弹的巨轮驶过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白发老兵颤抖的敬礼与年轻士兵坚毅的目光在时空中交汇——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这一瞬间,成为无数中国人情感的锚点。

单位组织观看了阅兵盛况转播,不少同志现场热泪盈眶。一位领导的感慨道出了集体心声:“中国强大了,我们也更有尊严了。”盈眶的泪水中,闪烁着个体对国家崛起的真切感知,闪烁着一个民族穿越80年风雨的集体记忆。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战旗方队接受检阅。图片来源:ICPhoto

从屈辱到自强的八十年征程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以最早开始、持续最久、代价最大的抗争,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951年,9月3日被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日;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将其固化为国家纪念日,让“缅怀英烈、铭记斗争、维护和平”的信念融入民族血脉。

八十年后的今天,这场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为主题的盛大阅兵,不仅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更是新时代中国对历史的郑重回应。当受阅方阵以昂扬姿态走过长安街,当新型装备展现国防实力的跃升,观礼台上的泪水与方阵中的坚毅目光交织,恰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生动注脚。

英雄群像中的情感共鸣

当宏大的历史叙事落在个体生命的坐标上,那些未曾被史书详述的哽咽与泪水,反而成为连接民族记忆最鲜活的纽带。

9月2日,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站在宛平城“致伟大胜利”互动留声亭前,哽咽着告慰父亲:“爸爸,抗战胜利了,中国人团结了。”这一画面,让无数人湿了眼眶。他对着镜头深深鞠躬,告慰长眠的父亲:“我们再也不受别人欺负。”这句朴素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两岸同胞共有的情感抽屉——那里存放着抗战时期父辈们“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屈辱记忆,也珍藏着当代青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责任担当。

同事的父母都曾经在海军服役,如今已退休在家。3日一大早,就端坐电视机前,等待阅兵活动的开始。两位老军人一边看,一边用抹眼泪,茶几旁是他们扔下的沾满泪水的纸巾。没有激动的呐喊,只是那些泪水里藏着无法诉说的、年轻时服役于“有海无防”年代的委屈。

这些流泪的画面,让我想起了8年前的4月23日晚上,这个人民海军68岁生日的重要日子,在《军武大咖面对面——畅谈中国海军未来》的直播活动中,“局座”张召忠将军谈及中国海军的成长和奋斗史时,讲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突然哭得像个孩子,反复说着“太难了”。这个在屏幕上总是侃侃而谈的军事专家,此刻卸下了所有专业滤镜。那泪水里有从零配件依赖进口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艰辛,有从近岸防御到远海护卫的感慨,更有对无数默默奉献者的致敬。

2019年8月,我在国防大学服役期间登上永兴岛,当大型客机降落在宽阔跑道上,我很自然地把这偌大的跑道和西沙宾馆大堂的老地图对比——一张10多年前的旧地图上,散落在蓝色海洋上的大大小小礁盘,还有旁边泛黄的老照片:孤零零的礁盘上,扎起的孤零零的“高脚屋”,还有怀抱钢枪守卫着这片海的战士。沧海桑田,这片中国的海,完成了从屈辱到强大的蜕变。

实力变迁中的全球回响

当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钢铁洪流昂首通过观礼台时,华盛顿五角大楼周边的达美乐披萨店正经历着一场不同寻常的“订单狂欢”——9月3日当天,这家店的外卖订单量暴增至平日的400%,隔壁的棒约翰也是突破300%,而这股订单洪流开始的时间,恰好与中国阅兵式启动的北京时间10时(美国东部时间22时)完全重合。这种被戏称为“五角大楼披萨指数”的民间观察指标,早已不是第一次预警重大事件。

战旗猎猎,铁流滚滚,从抗战时期土枪土炮,到今天新型作战力量加快发展,杀手锏重器规模列装,人民军队涉战胜战的底气更足。阅兵场上热泪盈眶的脸庞,正诉说着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百年长歌。这泪水从来不是弱者的悲鸣,而是英雄们用生命与信念淬炼的星火,照亮了复兴之路。在B站,有网友妙评并被广泛传播:1950 年,你们有钢铁洪流,我们有钢铁意志;2019 年,我们有钢铁洪流,你有钢铁意志吗?2025 年,我们的钢铁都有意志了,你们还有什么?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英雄洒落的泪水,流淌着不可回首的记忆,那是“银河”号事件的无奈、刘华清踮脚的心酸、三千万同胞的血泪,还是科研人员的彻夜不眠、张召忠的“太难了”、军工人“勒紧裤腰带”的执着,更是受阅方队排山倒海之势里的自豪。空中护旗梯队悬挂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标语,既是对二战史观的捍卫,也是对“英雄不再流泪”的承诺。中国展示先进装备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让“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不再重演——这,就是泪水中折射的复兴之光。

来源:纵相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