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人狐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2 22:30 2

摘要:明朝万历年间,湖州城外十里处有一座孤山,山脚下住着一位叫陈润的书生。陈家在当地曾经显赫一时,但到他这一代,已经完全衰落。他独自一人居住在破旧老宅中,这宅子因年久失修已墙垣颓败,唯后院一株老梅树,每到寒冬,依然暗香浮动。陈润生活清苦,家中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

明朝万历年间,湖州城外十里处有一座孤山,山脚下住着一位叫陈润的书生。陈家在当地曾经显赫一时,但到他这一代,已经完全衰落。他独自一人居住在破旧老宅中,这宅子因年久失修已墙垣颓败,唯后院一株老梅树,每到寒冬,依然暗香浮动。陈润生活清苦,家中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他依旧每日早起诵读诗书,一心想要通过科举重振陈家声威。

这年的腊月,大雪纷飞,连续三日未曾停歇,陈润蜷缩在简陋的书房内,炉火微弱,他身上单薄的青衫根本无法抵御这刺骨的严寒,看着空空如也的炭筐,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就在这绝望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陈润心中诧异,这样的天气,谁会冒着大雪来访?他急忙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白衣老翁,须发皆白,却神奇地不沾半点雪花,身旁还立着一位身披红斗篷的少女,低着头,看不清面容。

老翁拱起双手,满脸笑容:“冒昧前来叨扰,还望公子莫怪。老朽携孙女归乡,不料遇此大雪,求公子行个方便,容我二人暂避片刻。”陈润虽然家境贫寒,但心地善良,连忙将二人请入屋内。然而,这简陋的屋子比室外暖和不了多少,陈润不禁感到有些尴尬,连声道:“寒舍简陋,实在惭愧,还望二位不要见怪。”

老翁却笑道:“公子不必自责,如此大雪,能有这一方容身之地已实属难得。”说罢,老翁转身对身旁的少女说道:“嫣儿,还不向公子道谢。”那少女解下斗篷,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绝美的脸庞,肌肤胜雪,眼神灵动,不似凡尘中人。她盈盈下拜,语气轻缓:“多谢公子救助之恩。”陈润见此,有些慌乱地摆了摆手,“姑娘不必多礼,换做他人,也会如此。”

陈润看着嫣儿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想要将炭火生得更旺一些,摸了摸已经见底的炭筐又犯了难。老翁似乎看出了他的窘迫,从包袱中取出三块黑炭,“老朽这里有些许炭火,公子且拿去用吧。”

陈润连忙道谢,接过黑炭,入手沉甸甸的,不似寻常木炭。他将黑炭投入炉中,火焰顿时腾起,竟是幽蓝色的火焰,屋内迅速变得温暖如春,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

三人围炉而坐,老翁看着陈润,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公子心地善良,且待人真诚,日后必成大器。”陈润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老丈过奖了,小生不过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老翁微笑着点点头:“公子不必过谦,如今这世道,像公子这般善良之人已是少见。”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老翁谈吐风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嫣儿偶尔插话,见解精妙,让陈润听得如痴如醉。没过多久,雪渐渐停了,老翁起身告辞。陈润虽然心中不舍,但也不好强留,只好起身将二人送至门外。

临别时,嫣儿回头望了陈允一眼,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欲言又止。陈润望着她的目光,心中莫名一动,竟有些失了神。老翁带着嫣儿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雪地里,直到那抹身影彻底不见,陈润才回过神来,转身回到屋内。屋内那残留着的幽蓝色火焰带来的温暖和奇异香气,伴随着他度过了寒夜。

翌日清晨,雪霁天晴,陈润醒来后惊讶地发现炉火已经熄灭,但那三块黑炭仍然温热如初。更奇怪的是,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锭白银,陈润心中一喜,虽然不知这白银从何而来,但却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此后数日,陈润时常感到家中有些异样。清晨灶上总有热粥等着他,破损的窗纸也不知被谁悄悄糊好,甚至在他夜读时,油灯也常常无故明亮几分。他心中疑窦丛生,不禁想起了那日雪夜相逢的老翁和嫣儿。

为了弄清楚是谁在暗中帮自己,这日,陈润假装外出访友,实则悄悄潜回宅中,躲在了暗处,想要一探究竟。二更时分,果然见一人影闪入书房。她熟练地为灯添油、整理书卷,动作十分轻盈。这时,陈润从暗处走出,掌灯一看,果然是嫣儿。嫣儿下意识的想要逃走,却被陈允拦住去路。“嫣儿姑娘,你究竟是何人?为何要暗中相助于我?”嫣儿被逼得无路可退,低着头,良久,才向陈润吐露了实情。

原来她本是修行百年的狐仙,那日随祖父途经此地,见陈润虽然贫寒却志向高远、品行高洁,特地前来试探。祖父欣赏陈润的品性,便命她暗中相助,盼望日后,他能金榜题名、造福百姓。讲完来由,嫣儿垂下头低声说:“祖父说,公子乃文曲星转世,只是时运未至。我并非有意欺瞒公子,只是怕公子知道我的身份后,会厌恶我。”

看着嫣儿泫然欲泣的模样,陈润忙轻声安慰:“姑娘哪里话。你助我良多,我感激尚且不及,怎会厌恶你?况且,善恶不在种族,姑娘心怀善念,比世间许多人都强。”

自此以后,嫣儿不再隐匿行迹,常于夜间来访,为陈润红袖添香。她聪慧过人、过目不忘,与陈润谈诗论文时往往能让他茅塞顿开。二人渐生情愫,但发乎情止乎礼,始终以知己相称。

转眼一年过去,迎来了大比之年。陈润整装待发,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临行之际,嫣儿从袖中取出一支精致的毛笔,递给了陈润,“此笔乃我以尾毫所制,关键时刻或可助君一臂之力。”陈润接过毛笔,紧紧握在手中,只觉一股暖流从笔尖传到心底。他看着嫣儿,眼中含情,“嫣儿放心,我定不负你所望,待我金榜题名,便回来接你。”

考场之上,陈润果然文思泉涌、笔走龙蛇。他挥毫泼墨、如有神助,那支狐毛笔隐隐泛着金光,仿佛看见嫣儿就站在他身旁。

放榜之日,陈润高中状元,一时之间名动京城。宰相见陈润才华出众、风度翩翩,有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遂将陈润召入府中,与女儿一见。宰相之女也是才貌双全、温婉贤淑,她对陈润也是一见钟情。宰相便向陈润表明心意,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然陈润心中只有嫣儿,当即以“家中已有知己等候,不敢负心。”婉拒了宰相的美意。

宰相十分恼怒,更多的是诧异,自家女儿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才貌俱佳,多少青年才俊挤破脑袋想求娶,陈润竟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坚决地拒绝,倒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姑娘能让他如此难以割舍。于是,宰相派人去打探陈润口风。这才知道,陈润口中的知己,竟是一只狐妖。宰相遂以“妖魅惑人”之名禀奏皇上。皇上闻讯大怒,命钦天监派人前去陈润老家捉妖。

陈润闻讯后心急如焚,昼夜兼程赶回湖州。当他赶到宅院时,只见院中立着一位黄袍道士,手持铜镜,一道金光将嫣儿罩在其中。嫣儿已现出原形,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在金光中痛苦挣扎。

“嫣儿!”陈润扑上前想要救出嫣儿,却被道士拦住去路,厉声喝道:“状元公,此乃妖狐,莫被其迷惑!”嫣儿哀鸣道:“公子快走,莫要管我,免得误伤到了你!”陈润毅然挡在金光前:“她从未害人,反而助我成才,何罪之有?”道士冷笑:“人妖殊途,天条如此!状元公莫要执迷不悟!快快闪开!”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忽闻空中传来长笑声,白衣老翁现身场中。他袖袍一挥,道士手中铜镜的金光顿时消散,嫣儿也得以恢复人形,“爷爷!”她惊呼着扑入老翁怀中。老翁对道士躬身行了一礼:“修行不易,道友何必赶尽杀绝?我这孙女本性善良,从未伤过一人,与陈公子确有前世之缘,还望高抬贵手。”

道士见金光消散,心中一惊,连忙上前一步,警惕地看着白衣老翁:“你究竟是何人?竟敢阻拦我执行天条!”白衣老翁不屑地瞥了道士一眼:“天条讲究的是惩恶扬善,我孙女并无恶行,你们却要将其捉拿,这是哪门子的天条?不过是迂腐之规罢了。”

道士被说得满脸通红,却又不敢轻易得罪眼前这位神秘的白衣老翁,只好强词夺理道:“人妖殊途,她即便现在无害,日后也难保不会生出祸端。”白衣老翁冷哼一声:“那世间之人,也有善恶之分,难道因为有人作恶,就要将所有人都抓起来吗?莫要以偏概全,坏了这天理人情。”

看着老翁仙气飘飘,言语犀利且有理有据,道士感觉这老翁并非凡人,遂掐手一算,面色微变:“原来是胡仙翁,失敬失敬。非我不留情面,实乃宰相之命、圣旨难违。”白衣老翁微微一笑:“我为孙女作保,绝不会祸害人间,道友只管回去,如实向皇上禀报,皇上乃贤明之君,自会明察秋毫,我相信皇上断不会棒打鸳鸯。”

陈润听闻此言,也面向京城的方向跪下,恭敬地说:“臣承蒙皇恩,荣登状元之位,但嫣儿对臣有恩有情。若陛下坚持要将她处死,臣宁愿辞去官职,隐居山林,以保全这份恩义。”说完,他取出状元的冠带,放在地上,以示其决心。

道士见陈润如此深情,十分感动。也知道这老翁依然成仙,自己根本不是其对手,违抗仙家旨意,必然会惹来灾祸。而且这老翁言之凿凿,还愿为孙女作保,想来他孙女也不会轻易生事。于是,道士收起了手中的法器,向白衣老翁拱手道别而去。

待道士走远,白衣老翁看了看陈润和嫣儿,对着陈润叹了口气说:“你们二人前世情缘未完,今世还有三年情缘,老夫之所以让嫣儿前来助公子,只是想要让嫣儿早日与你相遇,好了结这段尘缘,随我专心修炼,奈何天道如此,你们还是相恋了。”

陈润听后,紧紧握住了嫣儿的手,看向了老翁,“仙翁,我们是真心相恋,为何不能相爱一世,却仅仅只有三年?”老翁又一声长叹,“此乃天命,人狐相恋终非常道,能有三年已是你们前世修来的福分。还望你们好好珍惜这三年的时光,三年后,我来接嫣儿回去继续修行,你亦当重整仕途为民请命,各安天命,以免引来祸端。”说罢,老翁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眼前。

陈润转眼深情的看着嫣儿:“嫣儿,不管未来如何,我会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用我的真心全力去呵护你。哪怕只有三年,我也要让这三年成为你我最美好的回忆。”嫣儿眼中闪烁着泪花,靠在陈润的怀里,轻轻地点了点头:“公子,有你这句话,嫣儿此生足矣。”

此后三年里,陈润与嫣儿在老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开设学堂教化乡民;嫣儿则施医赠药救治百姓。二人恩爱非常被当地人传为佳话被誉为“狐仙眷侣”。

三年期满,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老翁忽至。嫣儿与陈润在梅树下依依惜别泪落成珠。陈润轻轻擦拭掉嫣儿脸上的泪水,声音颤抖,“天命难违,嫣儿且去,好好修行,他日仙成莫忘人间有我。”说完,转过身去,不忍再看嫣儿一眼。

此时,盛开的梅花尽数飘落,良久,空中传来嫣儿的声音:“公子珍重,莫负平生之志。”陈润闻声,猛地转过头,却只见漫天梅花如雪般纷纷扬扬,嫣儿和老翁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后来,陈润重返仕途,官至礼部尚书,一生清廉爱民,常于梅花开时独坐书房对着一支狐毛笔发呆。他终生未娶,晚年归隐故宅,九十大寿那日无疾而终。殓葬时人们发现他手中紧握那支狐毛笔怎么也取不下来。有人说,深夜守灵时,曾见有白狐跃墙而入,清晨又去,留下一院梅香。

来源:民间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