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浪山小妖怪》的英文片名译为“Nobody”,感觉上这个英文译名特别像中文名的注脚,为我们轻轻揭开了《浪浪山小妖怪》的底色——这是一部关于小人物的电影。
和女儿一起看了《浪浪山小妖怪》,并且真的很喜欢,不燃爆不逆袭但很温暖,就是可以温暖微小平凡如我的那种温暖。
《浪浪山小妖怪》的英文片名译为“Nobody”,感觉上这个英文译名特别像中文名的注脚,为我们轻轻揭开了《浪浪山小妖怪》的底色——这是一部关于小人物的电影。
为什么是“Nobody”,因为一路西行到片尾,四小只都没来得及告诉彼此以及我们他们是谁...看起来有点遗憾、看起来有豁然开朗、看起来我们就是他们...
四小只没有名字,没有跟脚、毫无光环。我的脑海里跳出了另一部主角没有名字的电影,星爷的《功夫》,都是小人物的故事,都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也要走一遭的故事!
而这或许正是创作团队的深意,无名的处理可能代表着“自我的丢失”“自我尚未觉醒”的意思。我们每一个人,在某个维度上,何尝不是浪浪山上一小妖?在浪浪山外的无数“浪浪山”中、在众神眼里,我们犹如蜉蝣万千,不足挂齿、不被铭记;而在蜉蝣万千之间,因为互相懂得,因为对破破烂烂世界的缝缝补补,反而能生出光辉耀眼的慈悲。
这是一部披着童话外衣的现实寓言,既残酷,又温暖,让人一边致郁一边治愈。它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没有什么“齐天”的野心,没有什么遥不可及的目标...用以近乎白描的方式,照见我们晦涩又苍白日常中那些直白的善意与坚持、以及偶尔折射出能照亮他人眼睛的色彩。
电影中四只假扮唐僧师徒的小妖怪们所追求的“妖生理想”,并非什么撼动天地的伟业,也不是一步登天的野心,仅仅是在某些人生转折点,能够听从内心,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这种理想不高耸,不遥远,它嵌入生活的缝隙,成为微弱却坚定的光。而这道光,关乎尊严。
这个调调让我觉得无比平凡又非常浪漫。神明的烦恼我们注定无法理解,我们的人生小事神明也无法看见。世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妖的西行路,才能治愈平凡的我们。我好想介绍《哪吒》里的申公豹也来看看这部电影啊。
人世间,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世人定义中的权利、地位、财富与荣耀,我们注定是无名之辈,是历史长河难起波澜的“Nobody”。但小妖怪们试图告诉我们:是否成名、是否成功,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个人意志;而能否活出尊严,却可以是一种有意志的选择。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走认为该走的路、守护认为该守护的价值——哪怕这些事微小如尘不被看见。
电影里四只小妖怪性格鲜明,“我想离开浪浪山”的小猪妖,见风使舵实用至上最终舍生取义的小蛤蟆,“我从来没想过吃唐僧肉”的小黄鼠狼,“我是齐天大 圣”的猩猩怪,也许我们从他们每个角色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潦草的他们也用行为艺术告诉我们英雄不需神通广大,微光亦能照亮他人!
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最终也没有上宏大的照的凡人睁不开眼的“价值”,也没有“何不食肉糜”的PUA,它的结尾没有开天辟地般的结局,没有一战封神、没有妖生逆袭走上巅峰...
只是四小只坐在山崖之上,望着远方,在准备介绍自己是谁的时候纷纷变回原形各奔西东...未来依旧模糊,妖路依旧潦草,妖生依旧艰难,但,他们证明了“我,就是我”。
最后祝福各个浪浪山头上的小妖们,在各自的山头继续修行,世界破破烂烂,一起缝缝补补。说不定哪一天你我的线头交汇的瞬间,就被折射出一道尘世微光。
以上,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评论指出。
来源:月光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