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扫过李庚希,她没哭,只是轻轻抿了下嘴角,像把多年的练习本合上,说了句“谢谢”。
金鸡奖颁奖那天,朋友圈被一句话刷屏:00后拿影后了。
不是流量,不是话题,是实打实的奖杯。
镜头扫过李庚希,她没哭,只是轻轻抿了下嘴角,像把多年的练习本合上,说了句“谢谢”。
那一刻,很多人才想起,原来她已经在镜头里活了八年。
八年前,她15岁,从美国寄宿学校的戏剧社请假回国,行李箱里塞着没写完的英文作业和一张试镜通知。
徐静蕾在会议室等她,第一句话是“别紧张,先读段台词”。
她读完,徐静蕾没夸,只说“再来一遍”。
那天她录了七遍,嗓子发哑,回家路上买了杯冰美式,坐在便利店门口喝到天黑。
后来《同学两亿岁》的宣墨,就是靠那七遍里最后一遍的眼神定下来的。
《小欢喜》播出时,乔英子跳海那场戏,她提前三天没睡好,半夜给导演发消息问“能不能真跳”。
导演说水冷,她说“冷才像”。
拍完后她在片场裹着毯子发抖,工作人员递热水,她摇头,说“得记住这哆嗦的感觉”。
后来观众看到的崩溃,其实是她冻出来的真实。
得奖的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她演一个患癌女孩。
开机前她去肿瘤医院做义工,帮病人打饭、推轮椅,有天帮一个老太太洗头,老太太突然说“姑娘你手别抖,我不怕死,怕丑”。
那场戏她剃了光头,拍完后在洗手间照镜子,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生活里她挺“轴”。
剧组盒饭有炸鸡,她把皮撕掉,吃两口就放下;收工后别人聚餐,她回酒店读《聂鲁达诗集》,读到“爱情太短,遗忘太长”那页,折了个角。
有次拍夜戏,摄影师说她睫毛在灯下像碎钻,她笑:“那是黑眼圈反光。
”
粉丝说她腿像漫画,其实那是每天六点瑜伽垫上的汗水;说她素颜能打,其实是三年没喝过奶茶。
她不爱立人设,微博偶尔发张糊到爆的自拍,配文“今天也没秃”,点赞却比精修图高。
有人问她怕不怕被说“资源咖”,她耸肩:“我爸认识徐静蕾,但镜头不认识我。
”
金鸡奖后台,记者问“00后拿影后什么感觉”,她想了想:“就像小时候考第一,卷子发下来发现名字没写——奖是我的,但路还长。
”说完去后台找奖杯,发现被工作人员垫在盒饭底下,她“哎呀”一声赶紧擦,擦完又笑:“挺好,接地气。
”
那天晚上,她没参加庆功宴,打车去三里屯买了杯燕麦拿铁,坐在路边喝。
有路人认出她,小声说“英子?
”她点头,把咖啡杯往身后藏了藏——杯沿沾了点口红印。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演员最好的滤镜从来不是打光,而是活成角色也活成自己。
来源:自在星辰O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