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国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针对中国还是韩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4 17:40 1

摘要:继续打压!没有任何意外,美国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依然如故,甚至是在不断升级。最新的“打压”政策是,取消了台积电南京厂所谓“验证最终用户”(VEU)资格;更早之前的英特尔、三星以及SK海力士等在中国大陆工厂也被取消VEU资格。

继续打压!没有任何意外,美国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依然如故,甚至是在不断升级。最新的“打压”政策是,取消了台积电南京厂所谓“验证最终用户”(VEU)资格;更早之前的英特尔、三星以及SK海力士等在中国大陆工厂也被取消VEU资格。

这意味着,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以及Sk海力士未来需要进口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的时候需要单独申请许可。虽然相关规定正式落地还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将对国产半导体厂商厂商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台积电进口设备受限对于国产半导体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毕竟台积电南京厂主要以成熟制程和12/16nm为主,相关产品目前中芯几个厂区都能吃下,而28nm以上的国内其他几个大的晶圆代工厂也都能干了。

其次,此次政策冲击最大的是存储芯片以及韩国半导体产业。毕竟三星和Sk海力士在国内布局较深,盘子也大。

三星西安工厂,是其最核心的NAND闪存制造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闪存生产工厂之一,月产能高达25万片12英寸晶圆。其产能占据了三星全球NAND闪存产量的42.3%,对全球NAND闪存市场的供应都有显著影响,全球占比达到15.3%

而Sk海力士在国内有两个主要工厂——无锡厂和大连厂;无锡厂是SK海力士海外最重要的DRAM内存生产基地,月产能约17万片12英寸晶圆。该工厂的产量占据了SK海力士全球DRAM总产能的近50%,地位至关重要。大连厂原属于英特尔,2021年底被SK海力士收购,主要生产NAND Flash闪存芯片。根据TrendForce数据,到2025年,SK海力士总NAND产量的40%-45%将来自中国。

因此,这次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相当于堵死了三星和Sk海力士中国工厂的产能以及技术升级换代。这显然对国内存储芯片厂商是一个天赐良机。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ounterpoint最新预测,长鑫存储今年DRAM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0%,其在整体DRAM市场的出货份额预计将从第一季度的6%增至第四季度的8%。

同时根据TrendForce最新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国产DRAM和NAND存储器合并市场的出货量份额预计将达到10.1%,这是中国半导体企业首次突破10%的市场份额。自去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过5%门槛(5.4%)以来,仅一年时间市场份额就几乎翻了一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国产存储芯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其产业链国产化率也在快速提升。如长江存储首条全国产化的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导入试产,这是推动“全国产化”制造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长江存储整体国产化率直接冲到了45%、

尤其在存储芯片上游的EDA软件国产化上实现了关键的突破。根据华大九天消息,其于2025年8月发布的存储全流程EDA方案,这也是中国唯一能支撑超大规模Flash(闪存)和DRAM(内存)芯片量产的全流程EDA解决方案。这真正实现了从国产存储芯片设计、验证到量产的“一站式”服务,不仅有效提升了国产存储厂商的效率;同时也打破了国外巨头在这个关键领域的长期垄断,是国产EDA产业在存储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

并且,根据Digitimes最新消息,华大九天可能已与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合作,打造一条将国内芯片生产与本土EDA工具相结合的供应链

还有一个蹊跷之处,那就是此次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并没有涉及到另一个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其实,美光西安厂是美光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是其DRAM颗粒封装和测试以及模组制造的全球中心之一。产品不仅供给中国本土企业,也会销往全球市场。

因此,美国此次出口管制升级,虽然直接针对的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但受伤害最大的却是韩国两大半导体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从将美光排除在名单之外的举动也可以看出,美国舍不得中国市场,也无法真正离开中国市场!

来源:飙叔科技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