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17:35 2

摘要:山阴县马营乡河阳新村是由当地9个行政村易地搬迁组建的新型社区,如何盘活搬迁后的闲置耕地,是当地干部群众深入探究的事情。今年,马营乡政府与农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引入“全托管”种植模式,不仅让闲置土地焕发了新生,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壮大的“聚宝盆”。

山阴县马营乡河阳新村是由当地9个行政村易地搬迁组建的新型社区,如何盘活搬迁后的闲置耕地,是当地干部群众深入探究的事情。今年,马营乡政府与农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引入“全托管”种植模式,不仅让闲置土地焕发了新生,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壮大的“聚宝盆”。

在山阴县马营乡河阳新村社区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这段时间,这里的马铃薯正处于管护关键期,现在大型机械正在进行集中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工作,确保这些马铃薯能够顺利进入收获期。

在山阴县马营乡的广袤田野上,6000亩马铃薯已进入最佳管护期。种植户们抢农时、忙生产,全力完成管护任务。今年,马营乡根据乡情实际,因地制宜,引进陕西一家农业公司,以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全托管”种植模式,在马营乡打造年度省级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基地以易地搬迁的河阳新村社区为核心,辐射周边部分村庄种植加工型马铃薯。

陕西谷霖农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进涛说,今年在马营乡是种植了6000亩地,土豆品种是8个品种,主要以V7和沃土为主,麦肯试验1、沃土5这些以实验为主。今年种植情况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质,长势还行,鲜食薯预计是在7000斤到9000斤,旱地加工薯差不多是在4000斤到5000斤左右。

在种植过程中,企业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市场热销品种,量身定制种植方案,采用旱田水作、药肥种一体化的全机械化技术,亩均产量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对于河阳新村社区来说,“全托管”种植模式不仅让村里闲置土地“活”了起来,而且还让村集体和村民实现了共同增收。

山阴县马营乡河阳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峰说,通过全托管,从种到收到销售,可给村集体产生可观性收益,还能解决200人的就业问题,每人每年可以达到2万多元,而且村民们通过种植可以学习技术,对于村集体将来的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河阳新村社区还将通过“企业主导+政府引导+村集体参与+农户受益”的方式,布局“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真正让马铃薯种植成为村集体和村民稳定增收的朝阳产业。王峰说,下一步要依托公司,把马铃薯种植产业做大做强,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还要延长产业链的计划,进行深加工,做马铃薯的储存、淀粉加工厂等,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持续增收。

编辑:段海金

复审:李池

终审:杨强

来源:山西画报朔州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