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引领BC电池革命:光伏进入高效率与高颜值双赢时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17:37 2

摘要:BC(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电池正负两极的金属电极全部移到电池片的背面,从而使电池的正面完全无任何栅线遮挡。

BC(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电池正负两极的金属电极全部移到电池片的背面,从而使电池的正面完全无任何栅线遮挡。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

传统电池(PERC、TOPCon): 手机屏幕有巨大的“刘海”或“挖孔”,遮挡显示区域。BC电池: 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所有线路和元件都藏在屏幕玻璃之下,正面观感极佳。量产效率的极致突破:BC结构被认为是实现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29.4%)的最佳平台。隆基已经实现了27%以上的量产效率,并且未来提升空间巨大。效率每提升0.1%,都意味着巨大的度电成本下降。外观美学的革命性提升:由于正面无栅线,BC组件外观是全黑、均匀一致的,非常美观。这极大地满足了高端分布式市场(尤其是户用和工商业屋顶)对建筑美学的要求,具备了强大的溢价能力。技术平台的兼容性与融合:BC更像是一种“平台型”技术,它可以与现有的TOPCon、HJT等高效技术融合,形成HPBC(Hybrid Passivated Back Contact,复合钝化背接触,隆基采用)、HBC(HJT+BC)、TBC(TOPCon+BC)等更高效的技术路线,实现“强强联合”。龙头企业的战略定调:隆基作为全球光伏硅片和组件巨头,其明确将BC技术作为未来5-6年的绝对技术主流,并计划大规模扩产,这给了整个产业链一个强烈的信号,将加速BC技术的研发、降本和生态成熟。

尽管优势突出,但BC技术要全面替代当前主流的TOPCon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

制程复杂,成本更高:BC电池的制造需要更多的激光图形化和光刻步骤,工艺流程更复杂,初始投资和制造成本目前高于PERC和TOPCon。技术门槛高: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工艺水平和专利壁垒要求极高。目前仅有隆基、爱旭(ABC技术)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实现大规模量产。良率爬坡:任何新技术的量产初期都需要经历良率爬升的过程,这会直接影响成本和产能。技术路线之争明朗化:在PERC之后,行业一度在TOPCon和HJT之间徘徊。隆基的这次表态,使得 “X+BC” 路线(即其他技术与BC融合)成为新的高端竞争焦点。分布式市场格局改变:BC电池凭借其美观和高效的特点,将在分布式市场(尤其是欧美高端市场)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可能重塑该领域的竞争格局。产业链配套升级:BC技术的发展将带动上游设备(如激光设备)、材料和下游封装技术的迭代升级。强者恒强:高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可能会使龙头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BC电池确实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转折点。 这不仅仅是实验室技术的进步,更是行业巨头将其推向大规模产业化前台的战略宣言。

虽然短期内由于其成本因素,可能主要应用于高端分布式市场,与主流地面电站用的TOPCon技术并存。但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BC技术及其融合路线(如HPBC, TBC)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推动光伏产业的效率和价值迈向新的高度。

对于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趋势。

来源:V丁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