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4日,A股商场又一次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剧情。 上证指数围绕3760点反复震动,终究收跌1.25%,而创业板指却大幅下挫4.25%,科创50指数更是重挫超越6%。
2025年9月4日,A股商场又一次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剧情。 上证指数围绕3760点反复震动,终究收跌1.25%,而创业板指却大幅下挫4.25%,科创50指数更是重挫超越6%。
收盘时,近3000只股票跌落,商场放量约2000亿元,科技板块遭受强烈兜售,CPO指数跌幅乃至超越10%,半导体板块多只个股跌停或跌超10%。
与此同时,零售、食品加工、饮料制作、美容护理等消费板块却逆势走强,多只个股涨停。 这种尖利的比照让人不由想问:商场的风格真的要彻底切换了吗?
这现已不是简单的商场波动,而是资金大规划调仓的明牌动作。 科技领域尤其是AI相关股票,在经过前期狂热追捧后,正面对严峻的泡沫质疑。
有经济学家正告,当时AI热潮比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更加浮夸。 分析师们将当时情况与千禧年头导致数万亿美元丢失的互联网泡沫幻灭相提并论,以为如今的商场过于依赖尚未得到证实的人工智能投资。
乃至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表示,尽管AI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但该技能或许正处于一个泡沫之中。
数据显现,做空AI相关股票的投资者在近期的商场回调中获利丰盛,仅过去两个交易日就狂赚56亿美元。
科技巨子们承压显着,Meta股价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中跌落了4%,芯片巨子英伟达的股价跌落了3.8%,微柔和苹果的股价均跌落近3%。
更令人担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Project NANDA的研究人员发布报告称,其研究的95%的公司没有从AI中取得任何回报。
与此构成鲜明比照的是,消费板块正在悄然走强。 零售板块中,汇嘉年代、国芳集团、百大集团等多只个股涨停;
美容护理板块震动走高,洁雅股份、依依股份等涨停或涨超10%。 这种板块间的剧烈分化,明晰地标明大资金正在从高位科技股向低位消费股进行切换。
银行股午后也出现回暖,农业银行一度涨超5%再创前史新高,邮储银行涨超3%相同创新高。
商场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802亿元,沪深两市成交总额达25443亿元,标明资金正在活跃调整仓位。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800亿元,半导体、软件开发等前期热门板块成为兜售重点,但小单资金却逆势净流入超1300亿元,显现部分投资者在调整中逢低布局。
两融余额突破2.2万亿元创前史新高,但融资交易占比升至23%,需求警惕杠杆资金波动对商场的冲击。
从技能面来看,沪指在3760点邻近取得支撑,但MACD红柱缩短与RSI超买构成共振,短期或面对震动整固。
若成交额萎缩至2.3万亿元以下,或许回踩3728点寻求支撑;反之,若量能有用放大至2.5万亿元以上,商场或许直接挑战3825点关键阻力位。 创业板指技能形态恶化,跌破2800点平台后加快下行,需求关注2750点支撑位有用性。
关于投资者而言,当时商场环境下需求分外警惕高位科技股的危险。 科技板块的高估值问题现已非常杰出,科创50指数的市盈率在2025年头已高达93.18,部分半导体、AI企业的估值乃至超越60倍,而同期大都企业的净利润增速难以匹配这一估值水平。
寒武纪年收入不足10亿元,市值却一度达到3000亿元,反映出商场对科技概念的非理性追捧。
资金驱动型行情往往脱离基本面,导致成交拥挤度挨近前史危险阈值。
2025年以来,科技主题ETF规划敏捷膨胀,如人工智能ETF和机器人ETF的规划在两个月内分别增长73%和147%,资金集中涌入推高了板块热度。
这种形式导致商场构成“击鼓传花”效应,投机特点明显。
相比之下,消费和金融板块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些板块估值相对合理,成绩稳定性强,加上方针层面推进内需复苏的预期,正在成为资金避险的新方向。
家电以旧换新方针正在拉动海尔智家等龙头估值修正。 食品饮料、医药等必选消费抗波动性强,在商场震动期具有较好的防护性。
高股息资产也在当时商场环境下展现出吸引力。 银行、电力、煤炭等高股息板块供给稳定收益,合适底仓配置。
贵州茅台股息率3.5%,抗周期特点强;长江电力股息率4.2%,水电龙头,未来3年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股息率有望提升至5%。 在商场不确定性添加的布景下,这类资产的防护价值正在凸显。
商场风格的切换往往不会一蹴而就,但这一次的信号似乎分外清晰。 科技股的泡沫质疑与消费股的悄然走强构成了鲜明比照,资金的大规划调仓现已明牌。
关于投资者来说,跟从趋势调整持仓结构,躲避高危险板块,寻觅低估值且有方针支持的领域,或许是当时商场环境下的理性挑选。
来源:欢欢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