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白虫”其实就是“白粉虱”,一种农业上常见的害虫,吸食植物的汁液危害,不论是大田作物,还是大棚作物,白粉虱都很常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怪象”:近期天空中的“小白虫”越来越多了。
如果说前段时间,天空中只有零星的一些“小白虫”,而进入9月份以后,“小白虫”呈密集爆发。
春天受棉絮、柳絮的影响不能出门,秋天又受“小白虫”的影响,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这样来看,没有一个季节适合出门了。
“小白虫”其实就是“白粉虱”,一种农业上常见的害虫,吸食植物的汁液危害,不论是大田作物,还是大棚作物,白粉虱都很常见。
网友视频截图
小帮手看到一些网友发的视频,傍晚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小白虫跟“下雪”一样,数量非常多。
以前还能够端着碗在外面吃饭,现在不行了,估计在外面吃饭,一顿饭吃完,能吃掉不少白粉虱。
还有一些家长说,下午接孩子放学时,都睁不开眼,天空中的小白虫往鼻子、嘴巴以及眼睛里钻,属实很难受。
如果是大人还好一些,抵抗力强。而对于孩子的话,这些“小白虫”多了之后,就有可能过敏,出现咳嗽等症状。
接完孩子回到家之后,脸上、头发里,甚至是耳朵眼里,都能发现白粉虱的身影,属实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本来一年之中,四五月份和九月份前后,温度适宜,适合一些室外的活动,前者是杨絮、柳絮,后者是白粉虱。
让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敢随意外出活动了,生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看,白粉虱不仅能自己危害,还是一些农业病害的携带体,传播一些农业病害,间接增加了病害的危害。
更重要的一点,常见的大田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等等,或多或少都会遭受白粉虱的危害,它危害范围广,基本上不挑作物。
白粉虱危害重以及难防治,和它自身的特点有关。 白粉虱体型特别小,如果是单个出现,基本上看不到。
观察受害的植物,会发现都是成群出现,喜欢聚集在一起,换句话说,一旦发现田间有白粉虱了,就不是少量,而是多量出现了。
还有一点,白粉虱喜欢聚集在叶片背部,当叶片出现褪绿等症状时,基本上危害就进入了中后期,而不是前期,这也是农户们难防治的原因之一。
据小帮手所观察,不止一位和几位朋友说,今年的“小白虫”变多了,而是来自多个地区的多个朋友都这样说。
我自己感觉,也是今年的“小白虫”变多了,前几年也有,但是没有今年这么密。
至于原因,有网友说是禁烧秸秆所导致的,严格意义上来说,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今年变多的原因。
因为禁烧秸秆已经好多年了,前些年也没有烧秸秆,“小白虫”就没有今年多。
那就从“小白虫”的生活习性来看,白粉虱喜欢相对高温的气候,今年多地高温频现,给了良好的繁殖条件,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今年白粉虱高发的原因之一。
另外,进入9月后“小白虫”又增多的原因,或许是田间的春播作物已开始收获,而夏播作物也进入生长末期,叶片变黄,能被白粉虱吸食汁液的地方越来越少。
农田中的白粉虱就会飞向其它地方,也就导致了农田以外的地方数量增多。
至于“小白虫”白粉虱对人体有没有危害这个问题,会引起部分人群的不适,比如出现过敏。当然,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和杨絮、柳絮类似,会给出行带来不便,直接的危害有限。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日常生活中,除了出门前做好防护以外,一旦飞入眼睛里,要及时用清水冲洗。
长久来看,还需要从农业方面来解决。对于种植田间农作物时,提前做好预防,可喷施噻虫嗪、啶虫脒、噻虫胺、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等药剂。
如果当地白粉虱比较严重,建议喷施复配药剂,间隔一周左右可再次喷施。
上述就是关于“小白虫”白粉虱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看完后有所收获。
问问大家,你们当地多吗?
来源:农民的小帮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