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4年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人选斯蒂芬·米兰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公开表示,将致力于维护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然而,这一表态并未掩盖其背后的政治操作。特朗普团队以极快的速度推进米兰的提名流程,目标是在9月16日美联储即将召开
特朗普急重组美联储,白宫干预央行独立性或掀起全球经济风暴!噱头在于总统公然操控百年央行,爆论直指此举或引发美元信任危机,中国智慧早已预警此荒诞。
当地时间2024年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人选斯蒂芬·米兰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公开表示,将致力于维护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然而,这一表态并未掩盖其背后的政治操作。特朗普团队以极快的速度推进米兰的提名流程,目标是在9月16日美联储即将召开的议息会议前完成任命。与此同时,特朗普此前对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解雇争议仍在持续,相关诉讼尚未有明确结果。这标志着美联储成立111年来首次面临总统直接干预的挑战。面对这一局势,94位经济学家联合发出警告,认为若美联储失去独立性,可能重蹈土耳其央行被政治操控后引发通胀失控的覆辙。这场听证会不仅关乎美国国内政策走向,更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成为重塑美国权力结构的重要节点。
2024年8月,特朗普以“抵押欺诈”为由解雇了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而她原本的任期要持续到2038年。库克随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这一决定,但案件仍在审理中,结果尚不明朗。与此同时,特朗普迅速提名了自己的亲信斯蒂芬·米兰接替此前因意外辞职的理事库格勒,并暗示可能将米兰调至一个更长期的席位。此举被外界视为在为即将到来的9月议息会议做准备,意图通过人事调整影响货币政策方向,确保更多支持降息的声音出现在决策层。特朗普的举动看似为了短期政治目标,实则可能埋下更大的隐患。
米兰在9月4日的听证会上强调“货币独立是关键”,但他的言论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作为特朗普的经济顾问,他曾在2024年3月发表论文,主张缩短美联储理事的任期,并增加总统对央行的监督权力,这与他当前表态形成鲜明对比。民主党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等多次呼吁延迟审议,认为此举可能损害美联储的独立性,但共和党主导的委员会仍加快了进程。回顾历史,尼克松曾试图干预美联储政策,最终导致主席辞职以示抵制。如今,美联储的独立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若不能及时防范,后果或将难以挽回。
德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雷默近期指出,若美联储被政治力量左右,其后果或将如土耳其央行在埃尔多安施压下陷入通胀失控、里拉暴跌的困境。据一项针对94位经济学家的调查,89%的人认为美联储的独立性一旦受损,将严重削弱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公信力。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印度和巴西等国也出现过类似现象,政府对央行施加压力,试图影响货币政策走向,结果往往导致经济波动加剧。
如果美联储的独立性被削弱,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受到冲击,进而推高中国进出口成本,影响外贸链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美元信心波动,中国已逐步调整对外贸易策略,增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尽管市场对白宫的干预表现出一定“脱敏”,但9月非农数据仍被视为判断美元走势的关键指标,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短期来看,美国政治博弈可能带来市场震荡,但从长期看,唯有坚持理性决策,才能在复杂环境中把握主动权。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历经数十年积累的制度成果,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石,绝非任由政治力量随意操控的工具。这种做法不仅可能破坏美国自身的经济信誉,更会波及全球市场,加剧金融动荡。
来源:牛顿顿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