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播带货还没凉,明星又盯上知识付费这块蛋糕了!” 最近,向太陈岚推出的《向太向上闺蜜圈》知识付费课程,刚上线就引发热议 ——599 元定价券后 399 元,截至 8 月 31 日累计销售额接近 200 万元。不止向太,伊能静的《高能量女性成长课》、汪峰的 “
“直播带货还没凉,明星又盯上知识付费这块蛋糕了!” 最近,向太陈岚推出的《向太向上闺蜜圈》知识付费课程,刚上线就引发热议 ——599 元定价券后 399 元,截至 8 月 31 日累计销售额接近 200 万元。不止向太,伊能静的《高能量女性成长课》、汪峰的 “30 天音乐升维计划”、吴彦祖的口语课也接连上线,明星扎堆卖课的热潮,让知识付费领域瞬间变得 “星光熠熠”,可随之而来的争议也炸开了锅:“明星真懂知识付费吗?还是只想割粉丝韭菜?”#汪峰299元的音乐课为啥卖不动#
这场明星知识付费狂欢,从一开始就带着 “流量碾压” 的架势。伊能静的《高能量女性成长课》,主打原生家庭、婚恋育儿话题,30 个录播视频售价 399 元,没有直播互动,抖音店铺却卖出超 2500 件,销售额破百万;汪峰联合音乐人打造的音乐课程,299 元包含 30 节录播课 + 3 节直播课,宣传直播时就售出超 5600 套;最夸张的是吴彦祖,“带你学口语” 课程首发价 398 元,84 节课每节 8-10 分钟,5 天销售额超 500 万元,还带动合作方高途股价单日涨逾 30%。明星们靠着多年积累的粉丝基础和曝光度,几乎 “一入场就收割”,网友直呼 “这赚钱速度,比拍戏、上综艺快多了”。
可热度背后,质疑声也越来越大。首当其冲的是 “专业性” 争议:向太的课程主打 “向上社交”“豪门经验”,不少网友觉得 “她的生活离普通人太远,所谓的‘经验’根本不具备普适性,普通人学了也用不上”;伊能静讲心理成长、亲子教育,却被扒出没有相关专业资质,全靠个人经历支撑,“凭自己的婚姻、育儿经历就敢当‘导师’,这也太不严谨了”;就连相对贴合领域的汪峰,也有人质疑 “他是好歌手,但不一定是好老师,音乐教学需要系统的教学方法,不是会唱歌就能教得好”。有教育领域博主直言 “知识付费的核心是‘知识价值’,而明星课程更像是‘个人光环变现’,两者本质不一样”。
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 “货不对板” 和 “重营销轻内容” 的问题。有买了伊能静课程的网友吐槽 “内容全是网上能搜到的心灵鸡汤,399 元花得太冤”;还有人反映部分明星课程是 “公开信息拼凑而成”,甚至存在视频画质模糊、知识点错误的情况。反观运营团队,把更多精力放在宣传上 —— 用明星过往的高光时刻做噱头,靠粉丝群转发造势,却忽视了课程内容的打磨。有业内人士透露 “有些明星只是录个视频挂名,课程设计、后期制作全靠合作方,自己根本没花心思”,这种 “敷衍式卖课”,让不少人觉得 “明星是把知识付费当成了‘割韭菜’的新工具”。
从全球知识付费趋势来看,“专业度” 和 “内容价值” 始终是核心。欧美知识付费平台上,讲师多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比如 TED 演讲嘉宾、大学教授,课程设计注重体系化和实用性;韩国的知识付费更偏向 “技能培训”,讲师需提供相关资质证明。而国内明星扎堆卖课的现象,更像是 “流量经济” 的延伸 —— 消费者买的不是 “知识”,而是 “明星的陪伴感” 或 “对偶像的支持”。这种模式或许能短期盈利,但长期来看,很容易消耗明星口碑,就像早年明星直播带货 “翻车” 一样,一旦消费者觉得 “不值”,就会反噬。
争议还引发了对 “知识付费本质” 的讨论:有人觉得 “明星卖课没什么问题,只要内容真的有价值,愿意买是消费者的自由”;也有人反驳 “知识付费不该是‘粉丝经济’的附属品,明星不该用光环误导消费者,让真正有专业能力的讲师没机会出头”。还有人担心 “这种风气会让知识付费变味,从‘传递知识’变成‘明星圈钱’,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
如今,明星知识付费还在升温,越来越多的艺人正在筹备相关课程。但对消费者来说,理性变得尤为重要 —— 不能因为喜欢某个明星就盲目下单,而要仔细查看课程内容、讲师资质,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毕竟,知识付费的核心是 “学到东西”,而不是为明星的光环买单。你怎么看明星扎堆卖课?你会为明星的知识付费课程买单吗?
来源:小娱星探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