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份带孩子去日照玩了两天,没有写原创文章,不过手机里还是攒了一点图片素材,后续陆陆续续给大家分享。
文丨心珠漫漫 排版丨心珠漫漫
8月份带孩子去日照玩了两天,没有写原创文章,不过手机里还是攒了一点图片素材,后续陆陆续续给大家分享。
去森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时,还没进门呢,就在停车场旁边的草丛中,看到一种像芝麻的植物。
只见它植株直立,有的长成一大丛,叶腋处的小果实紧贴茎秆,错落有致,像极了芝麻秆,但是它却开着黄色花。
花虽然没有完全打开,但跟芝麻花却相差很远。
旁边路过的小朋友,在那里嘀咕,是不是迎春花?想来他印象中,开黄色花的就是迎春花吧。
其实它是「月见草」。
01
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俗称山芝麻、夜来香等,柳叶菜科月见草属直立二年生粗壮草本。
它植株直立,长得较为高大,草丛中这些月见草,随便一棵,基本都有一两米高。
它也会有分枝,分枝的直立性也挺好。比如下面这一棵,看起来就是一大丛。
▲月见草,图片来源:春风送暖
虽然的它的小黄花比较引人注目,但在灿烂的阳光下,总有些不怎么舒展的样子。
反倒是它的“身形”,给人特别熟悉的感觉。
嗯,是的,像芝麻秆。
它的绿色的小果子,贴着茎秆,直立往上。嫩果长度有二三厘米,圆柱形,从下往上,“筒”逐步变细。
不过它不是很圆润的圆柱形,侧面有很清晰的纵棱。
最上面,开着个小小的口子。
中国植物志中描述它的形状,是“锥状圆柱形”,比较贴切。这小嫩果长在叶腋处,叶片叶子护着一枚小嫩果。
跟农村乡野的芝麻,还真的很像,不过它有分枝,而且挺立的身形中,多了一点点柔和的性子。
02
看下它的花儿。
它是月见草,看名字也能揣测,应该是喜欢在月下开花的植物。不过很可惜,我没见过它在月下绽开的样子。
上午的阳光下,它的花,羞羞答答的,半开半闭的模样。
不过,也还能从这些花中,看到它的形状。
它的花蕾,跟果实有点儿像,也是锥状长圆形,不过它的顶端,有个小小的尖儿。
它的萼片是绿色,紧紧包裹着它的花儿,等到花开时,这些花萼就会从基部朝下反折。
但是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于是乎,到萼片中部,又开始努力往上拐了。
▲月见草,图片来源:春风送暖
它的花瓣是黄色,4瓣,宽倒卵形,在前面的中间,有个豁口,凹下去好大一块儿,小小的花瓣,倒像展翅的小蛾子。
据说它的花开时有清香,不浓不淡的,很舒适。可惜,我没有闻到。
▲月见草,图片来源:春风送暖
说是月下开花,但其实,它的花开时间,跟农村乡野的紫茉莉有点儿像。
大约在傍晚6点多绽放,第二天太阳出现时闭合。
03
瞅下它的叶子。
它的茎生叶,一般为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锐尖到短渐尖。总之会有一个尖儿。
“长7-20厘米,宽1-5厘米”,看起来是较为细长的。叶片边缘还有一些稀疏的钝齿。
据说它的叶片正反面都有长毛或柔毛,时间匆匆,我来不及细看它的叶子。
手机摄像头也坏了,总是拍不清晰。希望有机会再见时,好好拍一拍吧。
说实话,在见到月见草实物之前的前几天,我已经见过它的图片了。
是一位粉丝朋友春风送暖发过来的,当时看到开黄色花的月见草,有些惊喜,竟然还有这样的月见草。
▲月见草,图片来源:春风送暖
朋友们可能会记得,我写过一种栽培的月见草,是美丽月见草。
就在我前几天发的狭叶珍珠菜的文章后面,有位朋友留言,说跟月见草的很像。
当时我却给他发了美丽月见草的链接,后来才恍然大悟,他说的,应该就是今天的月见草。
04
月见草不是我国本土植物,它原产北美,早期引入欧洲,后来在温带和亚热带迅速传播。
不知它是何时传入我国的,据《中国植物志》,月见草:
“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含台湾)、西南(四川、贵州)有栽培,并早已沦为逸生,常生开旷荒坡路旁。”
月见草的适应能力很强,耐寒耐旱、耐贫瘠的土壤类型,不过不怎么耐涝,不适宜有土壤积水多的地方。
除了观赏之外,大家可能会更关注它的别的用处,比如有没有药用价值呀。
据说在它的原产地,古老的部落人用它的叶子泡茶,或是作为草药用,不过我没有找到比较权威的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25.1%,其中含Y-亚麻酸达8.1%”。
查了下,Y-亚麻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多重益处。
以上是我对「月见草」的一点小认知。匆匆一见的植物,芝麻的形体,羞答答半开半闭的小黄花,着实让人惦念。
作者简介
心珠漫漫:中级农艺师,植物爱好者。欢迎来到“漫行草木间”,这是我在草木间行走的笔记。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来源:漫行草木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