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11.9%[1]。糖尿病患者在就诊时,常常会描述自己有口苦的症状。这和糖尿病有关联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口苦主要指口腔内出现苦味的症状。作为一类容易被患者因饮食习惯而忽略的症状,口苦常常有多种成因。通常认为,糖尿病患者的口苦可以由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多种病因引起,本文就口苦的发病原因与糖尿病之间的联系,详解糖尿病患者口苦的机制及治疗手段。
▌1、口腔疾病口腔疾病是导致口苦的最常见原因。在味觉系统中,口腔中的化学物质与位于口腔(主要在舌头)味蕾上的味觉受体结合,从而产生味觉[2]。与口苦味觉有关的受体主要是2型味觉受体(T2R)介导[3-4]。在发生口腔疾病时常有口腔内菌群的免疫失调,包括牙周炎、龋齿等口腔感染性疾病均有可能造成T2R受体的免疫应答,造成T2R受体的激活。无论是口腔内菌群的繁殖还是T2R受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过程,均有可能造成口腔苦味的发生[4-5]。另外,口腔粘膜病也有可能因为伴发味幻觉而造成口苦[5]。▌2、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常常由于胃肠反流,胆汁酸代谢等原因,容易造成胆汁酸进入唾液中,从而引起口苦[5]。其中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值得额外注意,Hp会定植口腔并影响口腔菌群[6],在破坏口腔正常微生物环境后,可进一步加重口苦。▌3、药物营养原因
多种药物均有可能是口苦的成因,抗生素类药物克林霉素[7]、莫西沙星[8-9]等都有多例关于口苦不良反应的报道,其成因主要与味觉异常有关。而部分抗代谢药物、心血管药物等也可因为唾液的减少[5]而造成口苦;另外微量元素锌的缺乏也和口苦相关,主要是因为缺锌可以导致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10],且缺锌还可造成味觉素合成减少,使得味觉灵敏度异常[11]。▌4、其它疾病
部分免疫、感染疾病也可造成口苦。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特殊的免疫系统疾病,有猖獗龋、口周炎、口干等多种口腔并发症,波及了大唾液腺、牙齿、唇、舌等器官[12],易引发口苦;而包括新冠病毒[13]在内的多种病毒感染,都可以引起味觉损伤或异常从而造成口苦。二、糖尿病与口苦相关疾病的关联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损害表现。糖尿病肾病进展后可出现电解质失衡和酸碱代谢紊乱等情况,唾液中电解质和尿素含量明显增高,易出现口苦等味觉障碍[14];另据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有味觉障碍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这与糖尿病患者对甜度敏感性降低,味嗅觉信号传导改变有关[13]。糖尿病患者味觉障碍有可能导致病患者出现异常苦味觉。▌2、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关联
▌3、糖尿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关联
糖尿病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糖尿病易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包括食管动力障碍[1]以及胃排空延迟[16];而高血糖既对小肠微绒毛运动节律有损害作用,也会影响小肠正常的节律蠕动。多因素作用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因患胃肠疾病而产生口苦。▌4、糖尿病与其他口苦因素的关联
糖尿病患者较常人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病毒都是糖尿病患者的易感病毒[1];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微量元素锌缺乏与内源性锌的丢失[18];此外,2型糖尿病的发病诱因胰岛素抵抗[1]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慢性炎症反应与免疫因子介导是造成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19]。由胰岛素抵抗并发的免疫疾病众多,如B型胰岛素抵抗(TBIR)即一种易并发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的特殊疾病[20]。三、糖尿病患者的口苦如何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必要前提。血糖的达标也有助于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口苦。目前,依靠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仍是长期控制血糖的首选[21]。▌2、生活习惯调整
生活习惯的调整主要分为饮食与运动两大方面。在饮食中,糖尿病患者需要食用以低碳水化合物与高蛋白为特征的营养餐[22],并做好微量元素补充;同时,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合理运动,以改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23],减少糖尿病并发症。▌3、改变药物用法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中,既有可能出现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造成食管黏膜损伤[24],诱发口苦;也有可能出现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造成口苦不良反应。因此,合理用药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苦后的必要措施。结合患者肝肾功能与发病情况,应主动调整药物剂量或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药物排泄[7]。▌4、对因防治
以影响最大的口腔疾病为例,糖尿病患者感染可能性大且并发的口腔疾病种类较多。勤刷牙、保持口腔卫生、控制感染等手段有助于防治口腔各类疾病。针对其余可能造成口苦的诱因,也需要通过治疗予以改善。
四、结语
糖尿病患者产生口苦的原因和机制多种多样,而在对糖尿病患者口苦的改善中,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做好血糖控制,缓解胰岛素抵抗始终是核心步骤。同时还应当适当对因治疗帮助患者缓解口苦症状。
审核专家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01):16-139.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2]Xi R, Zheng X, Tizzano M. Role of Taste Receptors in Innate Immunity and Oral Health. J Dent Res. 2022 Jul;101(7):759-768. doi: 10.1177/00220345221077989. Epub 2022 Feb 22. PMID: 35191336; PMCID: PMC9218499.
[3]Philippe Devillier, Emmanuel Naline, Stanislas Grassin-Delyle,The pharmacology of bitter taste receptors and their role in human airways,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Volume 155,2015,Pages 11-21,ISSN 0163-7258,
[4] 周佳佳.苦味受体T2R38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发生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22.DOI:10.27342/d.cnki.gscdu.2022.006060.
[5]杨治鑫,王冏珂,明婕妤,等.口苦病因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24,44(08):609-616.DOI:10.13591/j.cnki.kqyx.2024.08.010.
[6]李晓岚,曾振宇,邓欣怡.幽门螺旋杆菌口腔内定植与菌群共存研究[C]//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17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摘要集.牙体牙髓病科,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2024:170-171.DOI:10.26914/c.cnkihy.2024.071637.
[7]范晋春.克林霉素引起口苦不良反应184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152.
[8]李艳玲,邱志丽.莫西沙星致味觉异常1例[J].护理研究,2013,27(25):2807-2808.
[9]许世伟.莫西沙星致味觉异常1例[J].药品评价,2013,10(02):32+34.
[10]李虹.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8,(04):68-70.
[11]黄炎东,毛燕宁,陈妙玲.老年人缺锌致味觉减退及食欲缺乏1例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1,38(04):79-81.
[12]邢海霞,王琳,乔迪,等.干燥综合征口腔疾病的治疗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5(05):929-933.DOI:10.19723/j.issn.1671-167X.2023.05.023.
[13]魏晓伟,赵婕,王斌,等.2型糖尿病患者味觉障碍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4,32(08):608-612.
[14] Brennan F, Stevenson J, Brown M.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aste Chang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Review. J Ren Nutr. 2020 Sep;30(5):368-379. doi: 10.1053/j.jrn.2019.11.004. Epub 2020 Jan 24. PMID: 31983590.
[15]王立娜.自制保湿凝胶在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口干症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2):1930-1932.
[16]张瑞星,张浩.糖尿病性胃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1,(06):356-357.
[17]刘欣.糖尿病是消化系统的“破坏高手”[J].糖尿病之友,2025,(02):42-43.
[18]赵世杰,王文荣,安惠霞.锌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08):1836-1839.
[19]孙丽.糖尿病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5,36(15):3362-3364.
[20]赵琳琳,赵艳艳,宋志强,等.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糖尿病合并干燥综合征一例报道[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11):866-869.
[21]李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与病情控制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5):721-722.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0.05.030.
[22]王蕾蕾.社区教育场景下糖尿病营养餐制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J].现代食品,2025,(04):48-50.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5.4.016.
[23]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05):388-391.DOI: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23.005.002.
[24]周明华,郑世华,樊发超.糖尿病与常见食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12):859-861.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