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下,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和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石”,是打破市场壁垒、规范竞争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焦作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标准河南”建设决策部署,以“标准赋能产业、标准链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培育标
本报讯(通讯员 李少军)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下,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和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石”,是打破市场壁垒、规范竞争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焦作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标准河南”建设决策部署,以“标准赋能产业、标准链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培育标杆企业、深化政策协同、推进标准国际化,构建起覆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标准化体系,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注入强劲动能,走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标准引领市场、市场反哺产业”发展路径。
“标准动态雷达”:织密产业链标准服务网,打通市场协同“堵点”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于“统一”,而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企业融入全国市场的重要瓶颈。焦作市市场监管局敏锐把握这一关键,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在全省率先推出“标准动态雷达”服务机制,印发《开展“标准动态雷达”服务全市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精准服务破解企业“找标准难、跟标准慢”的痛点,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扫清障碍。“标准动态雷达”机制聚焦焦作“3+13+N”重点产业链,即3条主导产业链、13条优势产业链及N条特色产业链,构建起“实时监测、精准推送、便捷获取”的全流程标准服务体系。一方面,工作组系统梳理国家、行业发布的产业链相关标准,逐链建立动态标准数据库,实时跟踪超过10%的年度标准更新频率,确保第一时间捕捉标准变化;另一方面,定期向企业推送标准动态报告,变“企业被动找标准”为“标准主动找企业”,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优化技术指标,规避因标准滞后引发的贸易风险与法律纠纷。
截至2025年上半年,“标准动态雷达”已累计搜集整理涉及13条产业链的100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覆盖全市1141家企业,推送标准动态信息1400余条。为进一步降低企业信息获取成本,焦作市还在市市场监管局官网首页开设“标准化服务与‘3+13+N’标准体系”专栏,免费提供行业标准更新信息及产业标准体系数据库,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取精准标准资源。这一机制不仅让焦作企业在全国市场竞争中“有据可依、有标可循”,更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统一技术规范,减少区域间标准差异导致的协同成本,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搭建起“标准桥梁”。
标杆企业领航:以标准创新突破产业瓶颈,筑牢市场竞争“根基”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标准落地的核心载体。焦作市聚焦氟基新材料、钛锆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内燃机核心部件等优势产业,培育出多氟多、龙佰集团、焦缆公司、中原内配等一批“标准引领型”龙头企业,以企业标准创新带动产业质量升级,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焦作样板”。
在氟基新材料领域,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践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创新路径,成为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的典范。公司深耕氟、锂、硅、硼元素研究,研发的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主持修订冰晶石国家标准消除贸易壁垒,填补国内技术与标准双重空白。截至目前,多氟多已申请专利1300余项、授权专利800余项,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14项,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企业标准“领跑者”等荣誉。2025年,其申报的“氟基新材料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成为全国76个试点项目之一,不仅推动自身跨入“百亿企业”行列,更带动国内氟基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完善,提升行业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在钛锆新材料领域,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循环经济标准化”为抓手,构建绿色发展新优势。作为全球钛白粉产能第一(151万吨/年)、海绵钛产能第一(5万吨/年)的龙头企业,龙佰集团参与制定实施52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23项,覆盖化工产品指标、检测方法、废弃物处理等关键领域。2024年,公司“钛锂耦合产业链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入选河南省唯一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通过将硫酸法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资源化利用,实现钛锂产业耦合发展,减少废酸废气排放的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统一绿色标准,为全国钛锆新材料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标准范式”。
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焦缆公司)以“数字化+标准化”赋能转型。作为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企业,焦缆公司从“自制设备”阶段跃升为“国际标准制定者”,累计主持或参与制定3项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13项铁道行业标准,拥有70余项专利。2025年,其“焦缆数通—5G智联协同工厂”入选河南省5G全连接工厂并位列第8位,通过5G、物联网、AI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标准化管控,生产周期缩短20%,产品一致性大幅提升,不仅支撑国内铁路“八纵八横”干线建设,更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转型的代表。
在内燃机核心部件领域,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全球规模+标准主导”抢占市场高地。作为全球最大内燃机气缸套制造商,中原内配是“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缸套工作组”组长单位,主持、参与制修订18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海外研发分中心,中高级研发人员达135人。其气缸套产品占据全球市场重要份额,不仅为国内内燃机产业提供统一技术标准,更通过标准输出提升“焦作制造”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为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基础。
政策协同发力:推动标准与科技深度融合,激活市场发展“动能”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创新要素与标准体系的深度耦合。焦作市率先突破政策壁垒,在全国地市中首家出台《关于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标准机制、推动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为企业参与全国市场竞争注入新动能。
该政策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推行“标准化专员+标准化总监”制度,为企业提供标准制修订专业指导,打通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最后一公里”。2025年上半年,焦作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成效显著,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项、团体标准3项,同比增幅达20%。这一成果不仅让焦作企业在全国行业标准制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更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减少创新与市场脱节的风险,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创新+标准”双轮驱动的“焦作方案”。
同时,焦作市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建设,以试点示范带动产业标准升级。除多氟多、龙佰集团的国家级试点外,全市还形成“试点培育—标准输出—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推动标准化从“单一企业实践”向“全产业链推广”延伸,让更多企业通过标准创新融入全国市场,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
迈向标准国际化:以全球视野链接市场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封闭市场”,而是“开放兼容”的市场。焦作市鼓励企业以国际标准为纽带,链接全球资源,提升“焦作标准”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进而反哺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多氟多作为ISO/TC226(氟化物)和ISO/TC333(锂电池材料)标准化组织的召集单位,2018年成功承办ISO/TC226第10次全体大会,彰显中国在氟基新材料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其牵头制定的氟化铝、冰晶石国际标准在全球广泛应用,带动相关国家标准样品出口,推动国内氟基新材料产品融入国际市场。目前,多氟多正牵头制定六氟磷酸锂国际标准,进一步拓宽新能源领域标准国际化路径,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标准支撑”。
龙佰集团、中原内配等企业也积极布局国际标准领域,凭借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与技术实力,正加快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与信息跟踪,为未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焦作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积蓄力量。这种“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标准战略,不仅提升了焦作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让“焦作标准”成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纽带,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开放型发展提供“焦作经验”。
从“标准动态雷达”的精准服务,到龙头企业的标准领航;从政策协同的创新驱动,到标准国际化的视野拓展,焦作市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清晰路径。未来,焦作市将继续深化“标准焦作”建设,以标准统一市场规则、以标准提升产业质量、以标准链接全球资源,让“焦作标准”成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焦作智慧”。
本文来自【河南市场监管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