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空军这几年动作频频,各种新装备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突然间,一款代号歼-36的新型战机冒出来,立马成了全球军事圈的焦点。国外媒体议论纷纷,有人赞叹技术牛,有人则酸溜溜地挑刺。中国空军稳扎稳打,靠着自主创新一步步往前走,歼-36就是个典型例子。
中国空军这几年动作频频,各种新装备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突然间,一款代号歼-36的新型战机冒出来,立马成了全球军事圈的焦点。国外媒体议论纷纷,有人赞叹技术牛,有人则酸溜溜地挑刺。中国空军稳扎稳打,靠着自主创新一步步往前走,歼-36就是个典型例子。
歼-36这款战机,首飞时间是2024年12月26日,在成都黄田坝机场完成。那天正好是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很多军迷觉得选这天有讲究,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成飞集团负责研发,飞机采用无尾飞翼布局,三台发动机,长度约23米,翼展19米,重量估计45到60吨。首飞时有歼-20S双座版伴飞,机身编号以36011开头,所以外界管它叫歼-36。
首飞后没多久,2025年1月就有新动静。英国媒体报道说,歼-36强调隐身和长距离作战,内部武器舱大,能装大量导弹和炸弹,侧面小舱用于短程武器。3月17日又飞了一次,低空测试显示三发动机配置,用DSI进气道,尾部有分裂式方向舵。4月7日近距离照片流出,座舱是并排双座,一个飞行员管操纵,一个专攻情报处理和武器协调。这种设计在现代战机里少见,增加了些雷达反射,但也突出它的多功能性。
4月21日飞机做机动测试,4月23日后视照片显示发动机排气口藏在翼后缘。6月1日地面照片显示三个武器舱门打开,主舱长7.6米,侧舱装小武器。美媒像战区网站和国家利益杂志分析,这飞机混合了重型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特点,体积大,能当空中指挥中心,射程覆盖第二岛链,针对太平洋区域。5月31日正面照片确认大泡罩座舱,鼻部有红外搜索跟踪窗口,下方梯形进气道类似F-22。6月6日照片显示机身融合好,顶部进气道和DSI凸起连成一体,看起来更壮实。
其实中国第六代机预研从2019年开始,王海峰在成飞说预计2035年成熟,但进度超快。2018年成飞提交8个方案,4个在低速风洞测试。2021年10月成飞厂区拍到无尾机型,2022年珠海航展展示类似概念模型。2023年2月航空工业集团分享第六代概念,强调系统集成和AI僚机。歼-36用三台WS-10C发动机过渡,以后可能换变循环发动机,推力大,支持高超音速巡航和定向能武器供电。
而且测试频率高,歼-36多次编队飞行,与无人僚机协同。8月5日第三款原型机曝光,翼尖裁剪,W形后缘延伸。全球媒体热议,外交官杂志在2024年底说歼-36亮相像冷战回响。X平台用户分享视频,评论区争论中美空军差距。五角大楼发布会回应,强调美国NGAD项目基础稳固。从首飞到持续测试,歼-36逐步展现多功能性,每次测试后团队确保涂层完整。
而美媒观点源于冷战空军竞赛,将歼-36类比米格-23。米格-23是苏联1960年代末产品,米高扬设计局开发,针对美国F-4,1967年6月10日首飞,1970年服役。采用变后掠翼,翼面从16度到72度变,高速时后掠减阻力,低速展开加机动。苏联空军装备大量,出口中东和非洲。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叙利亚米格-23被以色列F-15击落82架,包括不少米格-23。叙利亚飞行员想近距格斗,但雷达落后锁定不了。
米格-23维护困难,故障多,技术差距让苏联在航电上吃亏。美媒拿歼-36比,说中国现在抢先,但像苏联当年领先却被美国反超。米格-23从1961年启动,两组并行设计,一个固定翼一个变翼。变翼方案1966年定型,原型1967年4月10日试飞,用R-27发动机推力10吨。1970年8月20日生产型首飞,空军接收后训练变翼切换。出口后在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边境冲突用,索马里内战中打地面目标。巴基斯坦空军收260架F-6变型,改装马丁贝克弹射座和AIM-9导弹,放在印巴战争中用。埃及空军从中国换40架F-6,用米格-23交换。伊朗收16到25架,伊拉克通过埃及和约旦收40架。阿尔巴尼亚收260架,但2005年后停飞。
美媒觉得歼-36和中国航空工业产量大,测试密,但航电如果落后,美国能避坑。但国家安全杂志发文,强调歼-36隐身突出,机体庞大,机动性或受限,类似于米格-23困境。国会听证会上空军官员提及,需加速本土项目。美媒推测,歼-362024年底首飞领先,但人工智能和无人协同或有短板,像米格-23近战依赖。
而米格-23失败根源在80年代苏联电子鸿沟,现在中国整体基础稳,高超音速风洞群领先,生产能力强。NGAD重启后,波音主导F-47,整合传感器和无人机,但公司深陷危机,F-15EX交付迟,工程信誉差。
未来胜负看谁先整合有人机、无人机、卫星和地面雷达成无缝网。歼-36定位像空中巡洋舰,集战斗轰炸预警指挥一体,美媒用老思维评判,忽略了时代变迁。
而中国空军采用成飞和沈飞并行研制,确保多方案备选,避免单一路径风险。歼-36侧重重型隐身,沈飞歼-50探索不同布局,双引擎箭形翼,2024年12月26日同日首飞。两家企业内部竞争活跃,利用国内低成本和高超风洞群加速迭代。相比,美国洛马和波音竞争激烈,但进度滞后,供应链问题频发。
美媒说美国有机会翻盘,通过F-47避陷阱,但波音需克服内部问题,修复信誉。歼-36出现,迫使美国加速,但时间差距已拉开。未来,谁高效构建作战网,谁就占上风。中国产能和执行效率,是关键砝码。
来源: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