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新牧歌:申格卡岗村振兴之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17:38 2

摘要:申格卡岗村坐落于藏北羌塘草原,平均海拔4880米,曾是中国五大牧区中最贫困的区域之一。如今,变化正在这里悄然发生。据青藏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12743元增至2024年的24592元,几乎翻了一番。这种增长不是偶然,它源于长达十余年的

申格卡岗村坐落于藏北羌塘草原,平均海拔4880米,曾是中国五大牧区中最贫困的区域之一。如今,变化正在这里悄然发生。据青藏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12743元增至2024年的24592元,几乎翻了一番。这种增长不是偶然,它源于长达十余年的系统性帮扶。

自2011年起,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派出6批驻村干部,总计17人,扎根于此。他们与当地政府协作,推动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中扎西的办公桌上,两份台账鲜明对比:左侧记录着脱贫攻坚时期的98户370人档案,右侧则是当前283户925人的动态监测表。这个数据库的建立,耗费了巨大心力。2021年,工作队耗时三个月,走遍全村三个自然组,最远的牧户距离村委会20多公里。在风雪交加中完成首轮摸排,之后确立了季度更新机制,结合党员和双联户长联动,实现对家庭状况的精准画像。

为了让牧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工作队创新了宣传方式。在草原上举办马背宣讲会,组建文艺队,制作科普短视频,将政策融入生活场景。每月议事会让村民提建议,诸如配备便携式制氧机和运输车等需求已落实。据驻村工作队介绍,截至目前已开展50余场政策宣讲,极大激发了村民积极性。针对返贫风险家庭,建立了监测-预警-帮扶闭环机制。每季度核实收入来源,包括生态岗位补贴、草场流转等,确保及时干预。副队长云丹提到一个案例:去年牧民曲布家的牦牛因病损失,三天内就完成了保险理赔,防止了家庭滑回贫困。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另一关键,牧民许罗感慨道,以前下雨时土路变泥沼,孩子上学得走一个多小时,现在水泥路和砂石路通到门口,坐车20分钟就能到县城,暴雪天还有铲雪车开路。青藏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资金超1288万元,用于修建桥梁、购置风光互补发电机、建设水井和净化系统,以及援建村委会办公楼。安全饮水、稳定供电、道路通畅和住房安全四项指标全部达标。暖冬行动持续多年,为困难户提供米面油、棉被等物资,例如仁朗一家收到捐款和救助金共1.8万元。这些投入切实提升了生活品质,村民塔规表示,好日子多亏了党的政策和工作队的帮助。

产业方面,纯净水厂成为村集体经济支柱。2018年投产以来,日销量从40桶跃升至110桶,总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为牧民分红70多万元,并解决5人稳定就业。52岁的巴珠在这里工作五年,从洗清员成长为生产员,月薪增长,且能兼顾家庭。2023年,工作队申请到乡村振兴衔接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扩产。据村负责人布琼介绍,新生产线将年产72万瓶水,预计年产值翻番至100多万元,带动12人就业,年分红增加至20余万元。新设备还支持二维码追溯,让消费者了解水源和生产过程,增强信任感。示范带动下,其他产业如集中养殖也逐步发展,释放劳动力。工作队还联系铁路单位,提供养护、安检等岗位,进一步保障家庭收入。

申格卡岗村已获评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乡村振兴成效显著。青藏铁路的风笛声,仿佛在草原上奏响新牧歌,象征希望与进步。作为记者,我认为这种企业主导的帮扶模式展示了多方协作的潜力,但高海拔环境的持续挑战不容忽视。帮扶需要长期承诺和适应性调整,而非一蹴而就。未来,关注点应转向如何维持产业动能和应对自然条件限制,确保振兴之路稳健前行。

来源:农村大婊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