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变“皮球联赛”?江苏省足协紧急辟谣:纯属子虚乌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4 18:26 2

摘要:近日,关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民间俗称“苏超”)更名的传闻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部分自媒体声称,赛事已更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甚至出现“皮球城市联赛”等荒诞名称。对此,江苏省足协副主席、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小湾于9月4日明

近日,关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民间俗称“苏超”)更名的传闻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部分自媒体声称,赛事已更名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甚至出现“皮球城市联赛”等荒诞名称。对此,江苏省足协副主席、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小湾于9月4日明确回应:“‘苏超’从未改名,也从未有过更名计划。”这场风波背后,既折射出公众对本土足球赛事的高度关注,也暴露了自媒体传播中的信息失真问题。

更名传闻从何而来?

事件的起因源于部分自媒体对赛事名称的“再创作”。有账号将“苏超”与江苏省近年来推动的“健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政策强行关联,甚至编造出“皮球城市联赛”等低级错误名称。这些不实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快速扩散,引发球迷和市民的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谣言并非孤立事件。此前,中国足协发布《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跨区域社会足球赛事需履行事前报备程序,部分自媒体便借此炒作“中国足协要收编苏超”的虚假信息。此次更名谣言,实为同一类信息失真现象的延续。

官方回应:品牌稳定,初心未改

针对更名传闻,王小湾在接受扬子晚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时强调:“‘苏超’是球迷对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昵称,体现了赛事的地域认同感和群众基础。从筹备到举办,我们从未考虑过更改这一名称。”

他进一步解释,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由江苏省体育局与13个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是江苏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单位、采用主客场制的专业足球联赛。赛事自5月开赛以来,13支代表队通过13轮常规赛和淘汰赛角逐冠军,南通队目前暂列积分榜首位。这一赛制设计既保证了竞技专业性,又通过城市间的对抗激发了地方荣誉感,正是“苏超”品牌价值的体现。

“苏超”为何能火爆出圈?

“苏超”的走红并非偶然。赛事的火爆源于三方面因素:

1. 竞技水平提升:516名注册球员中既有职业联赛退役选手,也有草根足球精英,赛事质量显著提高;

2. 城市文化融合:南京、苏州、徐州等13支代表队以城市命名,赛场上的对抗成为城市精神的缩影;

3. 文旅消费带动:据统计,赛事期间主客场城市的餐饮、住宿消费增长显著,南通等地的球场周边商圈客流量提升30%以上。

例如,常州队与无锡队的“太湖德比”单场吸引超5000名观众入场,赛后球迷自发组织的“城市美食交流会”更成为跨城互动的亮点。这种“足球+文旅”的模式,正是江苏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谣言背后的思考:如何守护本土赛事品牌?

此次更名谣言的快速传播,暴露出自媒体时代信息审核的漏洞。部分账号为追求流量,刻意歪曲政策文件或断章取义,导致公众对赛事产生误解。对此,江苏省足协表示将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协作,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同时呼吁球迷通过官方渠道获取赛事资讯。

王小湾特别提到:“‘苏超’不仅是足球比赛,更是江苏人凝聚力的象征。我们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但绝不容忍恶意造谣。”据悉,组委会已就“皮球城市联赛”等低俗名称的传播者向网信部门举报,维护赛事品牌尊严。

展望未来:苏超如何持续“出圈”?

随着常规赛进入尾声,淘汰赛阶段(10月4日开赛)的关注度持续攀升。组委会透露,决赛(11月2日)将开放更多观众入场,并计划与央视体育频道合作直播。此外,赛事周边产品开发、青少年足球训练营等延伸项目也在筹备中。

“苏超”的稳定发展,为中国区域足球联赛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在职业联赛与草根足球之间,“苏超”通过城市对抗、文旅融合、品牌运营的三重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足球发展之路。

一场虚惊,让公众再次聚焦“苏超”的品牌价值。从谣言四起到官方辟谣,这场风波最终以“苏超”品牌的坚守告终。足球是圆的,但‘苏超’的品牌根基是实的。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守护本土赛事品牌,需要每一位参与者的理性与热爱。

来源:都市彭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