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福州市鼓屏路一段绿意掩映的街边,“片仔癀国药堂”静静地矗立。它不只是一间“片仔癀国药堂”,更像是一处安顿身心、传递信念的所在。这里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一扇窗,也承载了一位中年人重新出发的理想与温度。更承载了一个人从辉煌转身至沉淀、从追逐成就到回归初心的生命轨迹
在福州市鼓屏路一段绿意掩映的街边,“片仔癀国药堂”静静地矗立。它不只是一间“片仔癀国药堂”,更像是一处安顿身心、传递信念的所在。这里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一扇窗,也承载了一位中年人重新出发的理想与温度。更承载了一个人从辉煌转身至沉淀、从追逐成就到回归初心的生命轨迹——它的主人,叫王荣琪。
他曾是厦门大学自动化系的才俊,是“数字福建”建设中闪耀的技术专家,是银行业中沉稳从容的管理者。而现在,他选择褪去这些光环,以“健康守护者”自称。笔者应邀前往片仔癀国药堂(华屏店)(福州市鼓楼区华屏路金冠花园47-48号),走进店内,药香清幽,王荣琪迎上前来,笑容温和,目光明澈。落座后谈起过往,他语调平静,仿佛叙述的是他人的故事:留校工作、跨界金融、银行行长、福建省电子商务专家委员、政协委员……那是一张写满荣光的履历。
但他轻轻一转,如是说:“那都是昨天的事了。人到某个年纪,总该静下来,为自己、也为他人,实实在在做点事。”他口中那件“实在的事”,正是推广片仔癀,传播中医药文化。
2022年,45岁的王荣琪毅然离开金融行业。“科技十二年,金融十四年,太忙太累,身体发出了警讯。”他微微笑起,语气中没有惆怅,只有释然。“我想,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不少。中年之后才明白,健康,才是人最该经营的事业。”
他是一位有原则的守药人。曾有人想将家中的片仔癀礼盒以半价“回收”给他,他一律婉拒。“我不收,回收药品是犯法的,”他语气坚定,“一来来源说不清,二来保存不当会影响药效。做药,就是做良心。”这份责任,不仅源于他对家乡漳州深沉的情感,更来自于他对中医药文化的敬仰与信念。在他眼中,片仔癀不仅是“中华老字号”,是非遗瑰宝,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健康生活态度的媒介。
2024年11月,王荣琪当选福州市龙文商会会长。他在就职时承诺:要整合资源、服务会员、回馈桑梓。很快,他把语言化作行动——在福州华屏路开设首家片仔癀国药堂,随后,第二家店落子河南安阳殷墟之侧。
创业维艰,跨界更不易。那段时间,他日夜奔走,春节无休,联络、拜访、沟通,如一个永不停转的陀螺。但他从不叫苦:“自己选的创业路,辛苦也是甜的。能为家乡做点实事,一切都值得。”
令他欣慰的是,认可与回头客日渐增多。北京、上海、湖北、河南……外地客户纷纷慕名而来。“这不只是信任我,更是信任片仔癀这块金字招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辜负每一份期待。”
如今,他的门店不仅是生意之地,更是龙文商会的“文化客厅”,是漳州在省会的一扇窗口。他说,他要搭建的不只是销售网络,更是一座桥——连接传统与现代、健康与生活、游子与故乡。
从科技专家到银行行长,再到片仔癀品牌守护人,王荣琪的人生,有如一场不断跨越的栏赛。栏有高低,步履未停。他奔跑的身影始终明朗坦荡,他选择的道路始终朝向有光的地方。
而他最深的心愿,朴素如药香,温暖如归途——愿更多人关注健康、信赖中医药,也让片仔癀这味国之珍宝,照亮更多平凡人生的日常。
来源:作家何琼